12月7日,海航物流集团举行首次资产转让推介会,以约9亿元的价格出售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新盛支付100%股权。至于转让原因,海航称希望聚焦航空运输主业,剥离与主业不相关的资产。
转让新盛支付,海航其实是“忍痛割爱”。支付对于金融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是行业基础设施,从商业模式来看,发展支付业务可以积累资金。比如预付卡业务,用户花钱买预付卡,相当于把资金提前交给公司,有了资金之后,再去寻找可投资资产,赚取利差。对于海航这样的大型产业集团来说,支付业务可以说是一盘必须布局的“棋局”。
据艾瑞咨询统计,除鑫盛支付外,海航还拥有国付宝、易盛支付、卡友支付三张支付牌照。
其中,新盛支付成立于200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易盛支付由海航旗下易盛金服全资拥有,海航金服是海航旅游集团旗下旅游金融服务板块,包括旅游金融、旅游支付和旅游增值服务等。嘉友支付原为中国银联旗下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为其第二大股东。国付宝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与海航商业控股共同发起设立,为海航集团四级子公司。
这4张支付牌照涵盖的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手机支付等,业务覆盖范围遍布全国。
事实上,自2017年6月,海航与万达、安邦、复星等一起被原银监会“点名”接受银行信贷和风险检查后,海航开始遭遇“股票和债券的双重打击”,旗下支付机构频频被曝光违规、受到处罚。
2018年1月,易盛支付因违反相关反洗钱法律法规被罚款25万元;7月,卡友支付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合计逾2500万元,并被责令退出25个省市的银行卡收单业务;8月,国付宝因违反清算管理条例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被罚款逾4600万元。这笔罚款是2018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收到的最大一笔罚款。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国付宝还涉嫌通过“借贷转贷”等违规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
随着金融监管不断完善和趋严,合规与风控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为满足监管要求,海航频频释放“剥离金融资产、聚焦主业”的信号。
今年以来,海航集团相继转让所持安徽江金租赁、广州农商银行、永安保险等金融机构股权,同时还内转持有渤海信托股权。11月,海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渤海金控”也更名为“渤海租赁”。
海航集团官网显示,目前公司产业布局由旅游、实业、资本、现代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新媒体七大板块,压缩为航空、物流、资本、科技四大板块。
今年4月,海航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海航集团将通过多种手段优化与主业相关度不高、盈利能力较低、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资产,坚定不移地去杠杆、降低资产负债率。
海航一方面继续转移、变现资产,另一方面又面临监管机构的持续高压,公司经营状况有些难以恢复。
11月2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中,海航再度被点名。报告称,民营企业、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逐步控制多家各类金融机构,事实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如明天集团、海航集团、复星国际、恒大集团等,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系统性风险。
截至发稿,海航控股总市值为337.8亿元,中国国航总市值为1188.13亿元,南方航空总市值为885.69亿元,东方航空总市值为746.53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白鹤翔曾表示,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金融机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机构股权多元化、增强了资本实力,但由于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境经营,严重缺乏相应的金融监管,暴露出重大风险。
毕马威中国银行业主管合伙人、金融科技合伙人王利鹏在接受亿欧专访时也指出,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下,持有多张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或者类金融控股集团,很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必须接受监管。
从这个角度来看,海航可能必须加快业务去融资化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