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让我们告别零钱时代!
几年前,手机的主要功能就是打电话、发短信,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支付宝、微信、各种手机APP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移动支付为大家开辟了全新的消费模式,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包、不用带卡包,只要手里有手机,不管是吃饭、逛街、坐公交、看电影,一切都能轻松搞定。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在手机逐渐取代钱包给大家带来便利的同时,手机安全也不容忽视。
趋势
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
如今,移动支付不仅能用于网络购物,还能用于交话费、水电费、交通罚款、彩票等。在线下实体消费中,移动支付也让购物更加便捷。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超市发现,除了便利店、大型超市、餐饮行业外,服装店、蛋糕店等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加入了移动支付大军,消费者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即可完成消费。
据工行晋城支行理财人员介绍,目前最主流的手机支付方式有四种:微信支付应用广泛,在手机上使用微信支付方便快捷。只要微信钱包里有零钱或者绑定银行卡,就可以支付;支付宝支付对于经常用手机上淘宝购物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手机上安装支付宝APP后,只需要输入支付密码,就能快速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手机云支付是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只要在手机上安装相应软件,就会在手机中生成一张虚拟的借记卡或信用卡,以非接触式的方式完成支付,方便安全;还有手机银行快捷支付,如工行推出的工银e支付,支付限额在5000元(含)以下,并可随时调整限额,不仅方便快捷,还便于查账。
“记得我第一次接触移动支付是除夕红包大战,当时全家参加春晚红包摇一摇活动,以前很少用微信的我,居然摇了一摇红包,收到了女儿们发的新年红包。当时,我的微信零钱账户突然多出了余额,女儿告诉我,这笔余额可以随时通过微信打车、购物、发微信红包、转账等,功能很强大,如果要提现还要绑定银行卡。就这样,我学会了用微信进行一些简单的支付。”61岁的退休教师张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微信已经接入了很多熟人,现在像话费这样的小额支付都可以用微信办理了。
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性已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根据普华永道过去四年完整零售报告的数据,2012年全球有30%的受访者表示曾通过手机购物,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54%,同年中国这一比例为88%。移动支付功能的普及度也快速增长,2015年,32%的中国受访者首选移动支付,较上一年(2014年为16%)增长了一倍。
消费者
消除支付障碍,让消费过程更加便捷
“手机银行、支付宝手机钱包、微信支付、手机淘宝……各种能让生活变得简单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生活早已融入我的生活!就拿上周末陪妈妈逛街为例,一整天,遇到能通过手机完成的支付,我都没用现金。”30岁的乔女士是移动支付的支持者,谈及移动互联网给她生活带来的改变,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周日的生活。
周日,乔女士和母亲约好去万达逛逛。上午10点半,她通过专业打车APP预订了一辆别克轿车,在小区门口等候。到达万达后,手机APP上自动扣除了打车费,这一趟的打车费平时是12元,因参加了打车APP本月推出的现金抵现金等值打车券活动,实际支付的金额只有6元。天气炎热,她用电子积分卡里的积分在万达百货兑换了两瓶矿泉水。午餐,她通过美团手机APP购买了一份蜀江烤鱼双人套餐,这顿饭在门店标价191元,实际花费138元,省了53元。期间,她接到快递员的电话,通知她到小区门口取快递。 乔女士在家里通过APP选择了快递收件选项,填写了送货上门的时间,然后悠闲地吃了顿饭。吃完午饭,她在华润万家买了洗衣粉、洗发水、尿布等生活用品。超市柜台支持支付宝支付,她果断拿出手机,整个支付时间不到一分钟。“支付宝经常推出各种促销活动,去肯德基或者超市购物,还会有随机扣款,感觉不错。”乔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就连家里的蔬菜水果,都是通过各种相关微信平台或者APP订购,如果赶上活动,很划算。
记者了解到,使用手机支付的人群以年轻人居多,而一些保守的消费者和老年人对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并不感兴趣。一位肯德基店员告诉记者,真正点餐后通过手机支付的顾客中,年轻人居多。市民刘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同事之间都会使用手机软件中的转账功能互相还款。虽然很方便,不用见面,随时都可以支付,但他还是认为刷卡、现金支付更靠谱。“现在的打车软件、支付宝等对于我们一些年轻人来说,操作有点复杂,总被潜在的风险所困扰,更何况,对于老年人来说,要熟练掌握和操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刘先生说。
“移动支付是支付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商户来说,提供了不受空间、时间障碍限制的便捷支付体系,不仅提高了支付效率,在降低目标用户群体消费门槛的同时,还降低了运营成本,有助于进一步构建多元化营销模式,提升整体营销效果。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移动支付带来的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让支付资金携带更加方便,消费过程更加便捷简单。消除了支付障碍后,可以更好地尝试很多新的消费模式。”中国农业银行省级分行营业部一位金融经理说。
商家
节省结账时间,再也不用担心收到假币
面对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环境,任何可能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因素都会受到商家的高度重视。记者在华润万家超市进行了体验。使用移动支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在支付宝界面打开“支付码”,收银员扫描所购商品的二维码,再扫描消费者的“支付码”即可结账,款项瞬间到账。相比刷银行卡,无需输入密码、签名确认,十分便捷。这里的收银员告诉记者,相比传统现金、银联卡支付,整个支付过程仅需3秒左右,大大缩短了支付时间,让市民超市购物更加高效便捷。
在与众多商户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大家对移动支付都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拥抱的过程。兰亭序茶艺馆老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大家对移动支付不信任,因为没有实体货币、实物的交易。后来随着淘宝、支付宝、微信等平台被大家接受,移动支付不受时间、金额限制,它的便捷性得到认可。现在人人都有一部手机,有的甚至有两部手机,这为移动支付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户可以根据顾客消费情况,做出自己的大数据,未来实时调整经营思路,主要在销售、产品设计等方面。
“其实,跟来我们店里购物的人建立联系非常困难。虽然我们平时办会员卡都会留下顾客的手机号,推荐店里促销活动时也会群发消息,但这样的消息很有可能被当成垃圾信息屏蔽。去年,有一位销售人员上门推荐移动支付,我一开始并不感兴趣,后来发现同事很多都有移动支付,怕客户流失,就跟风采用了移动支付。对账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不习惯,以前每天只要看看收银机里的现金,现在结账后还要逐项计算。现在用手机支付的顾客越来越多,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收到假币了。”做服装生意的顾女士说。
业内人士表示,线上支付与实体销售良好结合,可以节省商家结账时间,减少使用现金带来的假币等麻烦。移动支付平台还能帮助商家推广电子会员卡服务。通过支付与顾客建立联系对商家来说很有诱惑力,他们可以分析特定顾客的消费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消费推荐、信用管理等项目,既为消费者提供了实惠,也为自己增加了消费黏性。
提醒
采取日常预防措施,避免移动支付风险
移动支付逐渐解放了钱包和持卡人,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用户也担心手机安全。对此,工行晋城支行相关人员提醒消费者,账户被盗主要源于个人身份信息和手机验证码的泄露。如果用户手机日常不守护,常常给他人留下查看短信的机会,又不注意保护银行卡号、身份证信息等,而这些关键信息如果被不法分子截获,就会导致银行卡资金被盗的风险。个人诈骗常发生在冒充网友、假冒客服、中奖兼职等诈骗行为中,这些诈骗手段通过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手机验证码或植入木马,最终盗取账户资金,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作为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防范:不泄露自己的银行卡、支付账户和身份证信息,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手机验证码;银行及支付平台客服绝不会向用户索要账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在手机上安装防护软件,不随意接收他人在社交平台上的图片、二维码、链接、APP等,防止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在可靠的WiFi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如手机号突然过期,立即联系电信运营商续卡;网购时不要轻易相信卖家,不要随意点击卖家发送的链接进行购买、支付。安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没有人能做到100%安全。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网上支付安全可以做到更加极致,用户只要日常做好防范,就完全可以规避风险。
记者薛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