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苗毅伟
在中国跨境支付平台纷纷出海、获得欧美多国金融牌照的同时,地球另一端巴西的一家电子支付公司也在中国设立了跨境支付运营团队,并分享了其在拉美、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发展经验。
中国区业务负责人余翔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与多数中国跨境支付机构相比,支付宝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的跨境支付机构往往服务于中国商家,希望通过电商平台将商品卖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至于支付宝,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服务中国、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
因此与国内跨境支付机构形成了互补合作关系,可以填补中国跨境支付平台在新兴市场拓展的一些盲区。
他表示,早在2013年,他就开始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提供巴西支付解决方案。当时,巴西数字经济才刚刚兴起,通过帮助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整合信用卡、代金券、电子钱包、即时支付等本地支付方式,拓展了电商平台的用户支付渠道。
经过10年的发展,在中国,已服务近百家中国商户,业务范围涵盖线上零售、数字游戏、社交媒体、旅游及SaaS。自2019年起,在亚太区组建了完整的团队,包括产品、技术整合、支付运营及市场营销等专家团队,服务中国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商户。
如今,在拉美地区,已上线整合上百种支付方式的支付平台,解决拉美地区支付结构碎片化问题;同时配备售后服务团队,为合作的跨境企业提供售后服务支持。
今年10月,中国在“一带一路”峰会上首次提出“丝路电商”,并批准在上海打造“丝路电商”合作试验区的方案。作为总部位于巴西的跨境支付平台,其业务已覆盖拉美、非洲等地区29个国家,其中22个国家已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区业务负责人余翔对界面新闻表示,在新兴市场国家,支付方式更加多元且碎片化,非信用卡支付方式占据重要地位。这意味着,中国商家若想进入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国家,需要拥有“全光谱”的支付解决方案,如信用卡支付、电子钱包支付,甚至现金支付,以便当地市场用户灵活选择,触达不同的目标群体和消费者。总体来看,新兴市场拥有全新的支付格局,为全球企业提供巨大的数字商务潜力,仍是典型的蓝海市场。
阿里巴巴首席营销官在近日的分享会上也表示,在拉美,电商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拉美地区跨境支付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4%。
她表示,近年来拉美地区涌现出一批新型支付工具,包括巴西的Pix,哥伦比亚的PSE,墨西哥的SPEI和CoDi,哥斯达黎加的Móvil,以及玻利维亚和多米尼加的Al等,服务当地数字经济发展。
尤其是巴西央行推出的Pix支付系统,已成为巴西普惠金融支付的典型,目前超过80%的巴西人使用Pix,累计处理交易金额超过4.5万亿美元,为巴西数字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阿里巴巴集团非洲市场开发总监维扎表示,在非洲,虽然电商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电商渗透率仅为12.3%,但非洲同样具有明显的市场潜力——拥有13亿多人口的非洲,电商买家增速为全球最快,年复合增长率高达8.2%。
他表示,在非洲支付市场,替代支付方式在非洲至关重要。预计到2025年,移动支付和电子钱包将占非洲在线交易总量的近70%,而信用卡的份额将不到28%。该地区移动支付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
维扎指出,目前,一种名为“移动货币”( )的支付方式已在非洲悄然兴起。按照非洲开发银行的定义,“移动货币”是指储存在用户识别卡(SIM卡)上的货币,SIM卡取代银行账号作为用户的身份识别码。移动货币的功能已覆盖汇款、小额支付等多种业务。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移动货币是高达30%成年人口的唯一支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