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主打女性用户,涵盖服饰、手机数码、美妆三大品类的闲鱼,转转在手机数码领域占据优势。近年来,以手机为主的3C平台因客均价高、标准化程度高,成为二手电商抢手货。
此前,转转曾尝试全品类布局,但在失败后,转转决定收购招良记,并迅速转移战场,全力押注二手手机赛道,在这个市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目前,手机和数码产品是转转交易量最大的品类。
目前,闲鱼和转转的市场天花板尚未触及,随着一二线城市用户对闲置物品交易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这部分消费者已经成为二手电商的核心用户,也是各大电商争夺的焦点。不过,根据易观数据显示,目前闲鱼和转转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分别为65.3%和60%,差距并不大。
除了综合性二手电商平台外,近年来依托京东流量崛起的垂直二手电商爱回收也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此外,一则震动二手电商行业的新消息是,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加入二手电商大战。据Tech星球报道,抖音悄然将平台二手奢侈品交易规模的KPI从2020年的30亿提升至2021年的50亿。与此同时,快手也宣布进入二手电商赛道,扬言要用直播重塑二手电商。
抖音、快手的活跃用户数据,不是闲鱼这样的二手电商能做到的。另外,随着近几年直播电商的兴起,抖音、快手早已涉足二手商品品类,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它们也进行了一定的市场教育,用户也开始习惯在这些平台上交易二手商品。
拍拍严选负责人华少和赖芳晓在卖二手手机。图片来源:快手APP
除了外忧外,内部也有困难。
相较于传统电商,闲鱼门槛较低、环境宽松,吸引了不少专业卖家入驻。但与此同时,盗版、禁毒、色情等违禁物品也充斥了闲鱼社区。尽管闲鱼不断完善审核机制、管理社区,但老玩家早已心存不满,质疑闲鱼是否已经失去二手商品分享的初衷,社区氛围已然被利益所笼罩。
二手电商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闲鱼目前采用的是第三方外包质检服务,但平台整体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导致当用户之间发生纠纷,平台不能合理解决时,会导致用户评价下降,甚至用户流失。
在即将到来的二手电商领域排位赛中,闲鱼依然稳坐老大宝座,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环境,服务设施、监管等还有待完善。接下来,闲鱼需要进一步提升线上用户的渗透率,深耕细作。
微信小程序会成为闲鱼的“垫脚石”吗?
卖二手货从来都不是闲鱼的核心使命,陈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阿里巴巴体系内,闲鱼的定位是流量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2014年,闲鱼上线“鱼池”功能,让兴趣相同的用户聚集在同一个品类中,营造出一种社区氛围,加深了用户对闲鱼的好感度。至今,“鱼池”被认为是闲鱼社交基因的重要代表。
很多年前马云在亚布力论坛就提到腾讯做社交,阿里巴巴做社区,后来马云投资一个亿开发闲鱼,也算是阿里巴巴社区梦想的重要产品。
闲鱼不负阿里期望,大力培养“闲鱼玩家”(KOL)、邀请明星加盟、鼓励玩家社交,走出了一条与其他二手电商完全不同的道路。
通过强化线上线下交易场景,闲鱼在做大用户规模的同时,不需要阿里太多的流量池支持,而是可以反哺其他生态产品,这也是闲鱼需要完成的使命。
2020年9月,阿里巴巴副总裁平畴在接受采访时提到,闲鱼过去一年GMV突破2000亿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9000万。
但无论与快手、抖音等当下最火爆的新兴流量平台,还是与淘宝特价版等其他新兴电商平台(月活跃用户过亿)相比,闲鱼的规模都显得太小了。
现阶段,闲鱼乃至整个移动互联网都面临着流量红利消失的境地,为了保证自身的增速,不得不调整方向。
为增加线上流量,闲鱼正寻求与微信小程序合作,4月7日财联社报道称,继淘宝特价版之后,闲鱼也向微信提交了小程序申请。
若申请通过,用户可直接在小程序内购买闲置商品,也方便用户分享商品链接,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购物分享体验。
自张小龙提出小程序以来,支付宝、抖音、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效仿,目前微信小程序已经成为微信继公众号、支付之后又一渗透到线下零售的产品。
闲鱼已经纳入支付宝小程序,但因为更偏向商业、生活服务,更容易带动闲鱼的交易,而微信小程序则更具社交性,可以促进二次传播。
目前,用户若想将闲鱼上的商品分享到微信好友,只能通过“淘宝密码”、“复制链接”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分享,繁琐的分享流程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也阻碍了闲鱼的二次传播速度。
在闲鱼向社区化转型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私域流量的开发,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唐星曾提到“闲鱼的私域流量能不能开发出来,关系到闲鱼能不能做大”。
爱回收、转转两家二手电商均已入局小程序
不过,虽然闲鱼目前是国内最大的二手电商平台,无疑需要微信的流量,但由于阿里和腾讯一直保持着互相封闭的关系,外界一度猜测此次合作的可能性。目前,闲鱼能否成功入驻微信小程序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瞄准微信小程序线上流量的同时,闲鱼也在积累线下流量池。
2020年,闲鱼召开品牌战略升级新闻发布会,推出“新线下”发展方向,包括未来将在全国20个城市建立闲鱼基地,在50多个城市布局闲鱼站,闲鱼市场也将推进到30个城市。
寻求流量增长一直是闲鱼的战略诉求,无论是寻求与微信小程序的合作,还是专注线下运营,都是为了寻求未来发展的突破。
阿里巴巴觊觎微信流量已久
腾讯和阿里目前的规模都不容小觑,但双方都有可能从对方的流量池中获得一定的增长。
腾讯财报显示,2020年微信及APP合并月活跃账户数约12.25亿。阿里巴巴财报显示,2020年中国零售市场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为9.02亿。
阿里巴巴需要从腾讯的流量池中获取流量增长,助力电商、支付等业务,而微信小程序作为腾讯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业务,尤为重要。
移动支付之后,阿里和腾讯最重要的战场之一就是小程序。2017年,张小龙开发小程序时,其商业化的野心并不明显,体现在小程序刚上线时并没有打开流量入口。
2018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小程序开放了很多功能组件,包括视频插件,电商小程序可以获得关系链功能,吸引了不少品牌和商家加入。
阿里巴巴也大力推广支付宝小程序,但面对微信12亿的月活跃用户,支付宝小程序在流量上并不占优势。
这也让微信小程序和支付宝小程序各有优势,前者更利于冷启动和社交裂变,并因此催生了拼多多等新兴巨头;后者商业转化率高,擅长金融服务,能帮助品牌运营和增长。
不过,随着阿里伸出橄榄枝,可以看出在流量争夺战中,微信小程序还是占上风的,如果闲鱼、淘宝特价版真的入局微信小程序,阿里也不得不开放微信支付。
图片来源:阿里巴巴集团官网
不过相比这个成本,微信流量显然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阿里巴巴急需平衡其他玩家的情况下。
阿里巴巴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为9.02亿,年度活跃消费者数为7.79亿;拼多多平均月活跃用户数为7.199亿,年度活跃买家数为7.884亿。
而正在崛起的拼多多也正密切关注着,看着它与淘宝的差距不断缩小。
阿里电商正在加速向拼多多占领的领地挺进,从淘宝发力下沉市场到推广淘宝特价版,这个被阿里忽视多年的市场正在成为其最重要的板块。
微信作为国民应用,在下沉市场积累了大量用户,并借助各类政务小程序不断扩张,微信小程序所拥有的流量和用户正是阿里巴巴所需要的。
除了流量之外,虽然微信小程序近年来面临不少商业化的质疑,但在腾讯的强势推动下,其电商潜力也在慢慢释放。
2020年10月,正当阿里、京东推出年终大促之际,腾讯电商也携小程序入局。
在主推广现场,小程序以推广链接和各类推广活动为落地页,这是微信小程序电商成果初现的信号。
腾讯财报显示,微信小程序日活跃用户超过4亿,截止2020年底其交易额已达1.6万亿元。作为参考,阿里巴巴2020财年交易额突破万亿美元,拼多多2020财年交易额为1.46万亿元。
微信小程序不仅代表着阿里巴巴的流量,也代表着电商业务的增长。
如今,阿里巴巴虽然放低了姿态,但腾讯对阿里巴巴的“封锁”也并非牢不可破。
近年来,为了争夺微信流量端口,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菜鸟、饿了么、菜鸟GOGO等平台均纷纷推出微信小程序。
虽然腾讯电商野心日渐凸显,近年亦扶持京东、拼多多与阿里竞争,但腾讯电商生态目前仍需完成更多业务闭环,或可借与阿里合作,开发更多电商接口,持续拉高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
阿里与腾讯两大巨头对峙多年,此次涉足电商关键领域,又恰逢反垄断浪潮,两家能否握手言和?
点击上图查看
《36氪企服评测》中国商业智能BI金榜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