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苗毅炜
数字收藏品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受到广泛关注,一些缺乏风控的平台也开始造成局部混乱,多家头部互联网平台正在加强数字收藏品领域的自律。
6月30日,在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的牵头下,蚂蚁集团、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科技企业等近30家机构在京联合发起《数字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反对二级交易和投机,提高准入标准。
这是继6月20日微信平台封禁与虚拟货币发行、交易、融资相关的内容,以及与数字收藏品二级交易相关的内容或服务后,各大平台第二次采取自律行动,规范NFT领域乱象。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数字收藏品行业自律发展倡议》共有14条,具体内容包括平台应依法具备相应资质、确保区块链技术安全可控、坚持实名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坚决抵制和防范金融化和恶意炒作、倡导理性消费等。
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金鹏表示,数字文创局部乱象暴露出“四无”问题:部分平台未真正采用区块链技术、无明确知识产权授权环节、未采取措施防范投机炒作、未尽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义务。加强监管、明确准入资格刻不容缓。行业自律也将是数字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来,NFT平台藏品出现了价值大幅下跌、网站崩溃、支付渠道不畅等现象,这些NFT背后的多家持牌支付机构逐渐浮出水面。
支付机构屡屡卷入数字收款纠纷
今年6月6日,一张署名“天琼管理团”的公告截图在网络上流传,截图背景与天琼数采APP首页十分相似,截图上写着:“出于人道主义,特发布最后公告,因管理不当跑路,实在可惜。各位韭菜们,保重身体,感谢你们一个月的努力,我已财务自由,以后在美丽的江山再见——天琼管理团公告”。
虽然“天琼”数字收藏平台APP随后澄清,该图片是经过处理过的,但该平台的实际运营公司多航(海南)艺术品贸易有限公司,因“通过注册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到”,其实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天琼”的第三方支付及快捷支付渠道目前采用的是尚德支付,平台用户若提现,一般会在24小时后到账。
除天琼平台外,善德还接入了另一家数字收藏平台广益数字收藏。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有广益数字收藏用户反映,该平台存在收藏价格暴跌、提现困难、银行卡交易异常等问题。
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易宝支付已接入火币旗下NFT交易平台iBox,宝付支付已接入“Only Art”。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宝付支付还陷入了NFT平台“Only Art”倒闭风波。今年3月10日,“Only Art”官网一度无法打开,不少用户甚至认为该平台有跑路风险。
对于多家支付机构参与 NFT 平台二级交易的问题,世辉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晖表示,NFT 交易的匿名性和频繁性会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例如,NFT 作品天然的加密机制可能被用于洗钱,NFT 可能被用于涉嫌非法集资。NFT 作品二级交易的金融属性也可能导致涉嫌非法经营。总体而言,从事 NFT 二级交易的人士面临较大的合规风险,应谨慎考虑其商业模式。
多家支付机构探索自营数字化收款平台
除了作为NFT平台的第三方支付渠道外,2022年以来,中国电信的翼支付、银联闪付、拉卡拉等也纷纷上线了自己的NFT平台。
今年3月,拉卡拉投资成立了一家名为“恩酷收藏”的数字科技公司。天眼查信息显示,恩酷收藏(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旭宁,拉卡拉持股20%,为第二大股东。
4月21日,中国电信“盈支付”上线“林艺数字艺术专区”,该专区内的数字艺术品均实名持有,采用商家“定向邀请+资质审核”入驻模式,从授权、制作、发行、运营等各个环节为IP提供商、创作者、出版者、C端用户提供版权保护。平台用户需经过实名认证后,方可在平台上购买、持有、收藏、分享数字艺术品。
银联还在云闪付APP上线“数字财富”小程序,推出“太空财富”“筹码财富”等数字财富。
博通咨询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表示,数字资产作为NFT在中国本土化的有益尝试,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多家机构入驻或许是支付机构业务布局多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机构顺应转型潮流、吸引年轻客户的突破点,可以提高用户粘性。未来支付机构仍需注意坚守合规底线和行为红线,严格遵守信息技术、数据治理、隐私保护、业务监管、金融监管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