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水旺和郑杰上海报道
“光搞支付肯定不行,银联的方向也不明确,有时候是二维码支付,有时候是NFC。”赵毅进一步分析,目前在支付上不太可能闯出名堂。
3月10日,在央行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回答了有关移动支付的提问,并介绍了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当天,银联员工纷纷转发此消息。
范一飞介绍,人民银行自2017年起协调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多方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2018年将这一工程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全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便民工程初步建立了云闪付,目前已覆盖公交、地铁、菜市场、超市等十大便民场景。
近年来,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支付宝、微信依托二维码支付崛起,实现“降维攻击”,支付行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银联所受压力可想而知。
因此,2017年12月,在央行的指导下,银联与商业银行共同探讨打造的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高调上线,试图在移动支付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18年9月,时任银联董事长的葛华勇坦言,银联面临三大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来自第三方支付的挑战。接替葛华勇出任银联董事长的原央行办公厅主任邵福军强调,要以云闪付为重点加快发展移动支付,积极应用金融科技,优化产品体验,以学习者和跟随者的身份做好市场推广。
那么,如今财付通(微信支付可视为其支付产品)和支付宝的双支付格局已然形成,含着“金钥匙”诞生的银联闪付能否突围而出,拿下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呢?
云闪付正在成长
多位熟悉银联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移动支付便民项目主要依托云闪付来实现。
自云闪付推出以来,央行领导多次出席重要场合,不遗余力。
例如,2017年12月11日,银联云闪付正式上线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中国铁路总公司总会计师于邦利、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负责人、14家区域性银行负责人悉数到场,阵容强大,声势浩大。
央行为何力推云闪付?业内也有同样的看法。一位央行分支机构人士近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个人认为,更多是从金融基础、金融安全的角度考虑,希望引入竞争,防止寡头垄断,提供更多支付工具服务于老百姓,更好地促进移动支付发展。”
“支付宝、财付通已经形成寡头垄断,市场份额结构不是很合理。需要推动移动支付体系优化,推动向合理的市场结构转变,进行良性竞争。央行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以银联为首的一方,银行业共同参与,希望三分天下。”一位银行业资深人士认为。
2018年11月16日,第七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举行,上任后首次公开亮相的邵福军提到,将以云闪付产品推广、便捷移动支付示范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支付服务在各类场景的覆盖率和渗透率,将支付产品和服务推广至二线城市、县域、农村市场,填补传统金融服务空白,降低金融服务门槛。
在银联闪付推出一周年之际,也就是2018年11月26日,银联官方宣布银联闪付APP用户数突破1亿。银联闪付不仅融合了支付、卡管、理财等基础金融功能,还深入到便民示范工程“十大场景”。
记者在银联闪付刚上线时就下载了,但当时很多商户还不支持,APP技术问题较多,用了几次之后就放到了一边。
近日,为体验产品,记者更新了云闪付APP。3月7日,记者使用云闪付在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太平洋咖啡店购买了一杯咖啡,消费34元,优惠2.45元,获红包奖励0.12元;3月13日,记者在浦东社区附近的联合超市购买商品,消费19.64元,优惠1.8元,获红包奖励0.14元。
记者还在云闪付上成功开通了上海银行三类账户;为体验理财功能,又开通了广发银行电子账户,并成功购买了货币基金产品。
可以说,云闪付目前的功能已经十分丰富,包括支持在线信用卡申请、信用卡账单查询及免费还款、借记卡余额查询、移动支付、投资理财,以及手机充值、公共缴费、商城购物等服务。
“这几年做的挺好的,比如APP功能、体验、活动等。”谈及云闪付,一位城商行网银部人士如此表示。
如何留住客户是个问题
毫无疑问,移动支付是银联闪付的主打功能,打开银联闪付APP,首页的标语就是“支付先查银联闪付”。
对于用户来说,银联最吸引人的就是优惠活动。“银联舍得花钱”,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但并不清楚具体的投入情况。
问题在于,用户已经习惯使用支付宝和微信。多位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不少用户使用银联闪付是为了获得“一折一勾”的优惠。甚至不少受访银行业内人士只知道银联闪付这个名字,虽然下载过,但很少使用。
不少银联用户坦言,自己是在得知“一分钱公交优惠”后开始使用银联,但优惠结束后就不再使用,甚至卸载了。“家人朋友都不知道这个,转账发红包也不方便,就继续用支付宝、微信。”一位银联用户近日评论道。

“如何留住客户,确实是个难题。”多位熟悉银联的人士表示,近期,云闪付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注重用户量和用户活跃度,会对每个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识别用户,并进行交叉营销,希望为客户提供常用的账户和支付服务。商户也愿意贡献资源,不只是银联来支付。
“现在受理环境确实好多了,在大型超市也比较普遍,好的受理环境对顾客有积极的影响。”一位银行人士近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经常使用银联闪付去超市购物,可以享受优惠折扣。
福建省一家大型超市市场部人士近日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与云闪付有一些合作,双方各占一半资金,目的是拉动超市销量,但银联的投入相对较少。
比如去年有两次优惠活动,每消费100元可优惠50元,但优惠名额只有几千个,全省超市太多,顾客太多,优惠名额很快就用完了。他还表示,在技术层面,银联目前还无法实现单品补贴,这也是未来的机会,要看双方的合作。
没有王牌?
“以前我们去商场,每家银行都有POS机,总共十几台。后来央行牵头成立银联,不用重复建设,一台POS机就够了,而且互联互通做得不错。近几年,支付宝、微信崛起,二维码支付一举打败银行卡。”上述央行分行人士坦言,阿里、腾讯的市场开拓能力太强,虽然云闪付有不少补贴,还是二维码支付,但用户已经习惯了支付宝、微信,这必然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对此,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持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移动支付格局已定,难以改变,云闪付尚未探索成功;也有人认为,只要有时间和决心,云闪付仍有机会崛起,市场也将从两强竞争走向多强并存的局面。
“现在还没有一个杀手级的功能,就是为什么用户要用云闪付,不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我觉得银联还没找到出路。”某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高层人士赵毅(化名)近日对记者表示。
“只做支付肯定不行,银联的方向不明确,有时候是二维码支付,有时候是NFC。”赵毅进一步分析,现在在支付上不太可能有所突破,由于缺乏流量、生态、增量价值,云闪付很难做,要想办法差异化,最好是在其他业务上找到用户的痛点,如果做得好,有了装机量和活跃度,做支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当然不可能改变大局。
赵毅认为,银联可以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优势,做一些对客户有附加值的事情,可以打造一个超级网上银行门户,比如围绕银行卡,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查询每张银行卡的余额、转账、购买金融产品等。
事实上,银联已在上述领域有所发力,如已有330多家银行开通借记卡余额查询功能,“享优惠”频道开设理财信贷页面,展示银行相关产品,目前主要展示广发银行、上海银行等中小银行的基金产品、理财产品,以及新网银行的信用贷产品等。
“从用户角度看,云闪付目前的优势有:第一,由于银联与银行关系紧密,可以进行卡管理,解决用户多卡痛点,转账也比较方便;第二,它囊括了所有信用卡产品的优惠信息,在APP里就能直接使用,这是其他APP做不到的;第三,还有服务费优势,比如信用卡还款免费。”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说。
联盟党的“思想”
除了“外患”,云闪付运营还面临“内患”。
虽然在云闪付诞生之初,银联总裁时文朝就表示,云闪付是商业银行、中国银联等产业各方共建共享的移动支付产品,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银联和银行却各有“心思”。
“云闪付APP相当于一个统一入口,管理各个银行的账户,可以开立三类银行账户。”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主要起到辅助作用,比如在营销活动中。
不过,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地方央行对云闪付的推广有指导性考核,虽然不是强制要求,但也有银行业内人士直言,这并非市场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银联也利用手中的权力,直接给银行布置任务,让银行支付营销费用,但随着银联客户越来越多,银行并不满意。
不过,某城商行总行人士表示,可能是地区差异,当地央行没有考核,只是帮忙宣传,不是强制要求,银行也可以基于自愿原则不支付营销费用。
无论有没有评估,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对自身产品的推广积极性不高是事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询问了上海、广州多家银行网点的人士,对方均表示没有推广云闪付的任务。“我们推广自己的手机银行、聚合支付,反正没人管云闪付,云闪付对银行没什么好处,银行只会拼命推广自己的产品。”广州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网点的一位人士坦言,虽然安装了云闪付,但很少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作推广云闪付的更多是银行总行层面。某城商行总行人士表示,银行的积极性确实不高,也有自己的考虑,银行不会单独推广云闪付,而是会在银行自身的营销活动中帮忙推广。
“银行也有私心,在宣传上强调自家产品的优惠,对于让客户下载银联闪付的积极性并不高。比如我们的信用卡有满100元立减40元的活动,而其他银行的信用卡有满100元立减50元的活动,都在银联闪付上显示,所以客户就用其他银行的产品。总之,我们银行的积极性不高。”上述城商行总行人士坦言。
上述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也表示,银行在一定的压力下要付出营销费用,银行推广的积极性也不高,联盟无法形成合力,甚至互相对立,可能会变成一盘散沙。我们希望打破现有的模式,把云闪付作为一个功能嵌入到各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中,用云闪付帮助银行吸引客户,同时把云闪付APP保留下来。等全国那么多银行都推广云闪付,相信会有更好的未来。
“但可能比较难,我们之前也跟银联提过这个想法,但是银联没有接受。”上述城商行总行人士表示。
据益普索最新报告显示,当前移动支付市场财付通和支付宝合并渗透率为93.3%,接近整体移动支付用户渗透率94.7%。财付通和支付宝用户规模分别达到9.1亿和7.4亿,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6.4%和70.9%。而对于云闪付而言,实现“三分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