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10个小时刷电商的人,或许算不上购物狂,但却找到了一片可以无忧无虑刷剧的“净土”。
热衷网购的北京女白领陈敏(化名)像往常一样在某电商平台“逛街”,却发现一个直播间正在播放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以全屏播放,清晰度够高,界面右侧还有滚动的实时讨论。更重要的是,在直播间看电视剧完全免费,不用花钱办视频会员,也不用看广告。
陈敏狠狠击中了痛点。谁没有在视频网站上消化不良的经历?想边吃饭边看剧,但广告开头结尾各100秒,中间好几条,时不时以小窗口的形式散落在角落里。即便买了会员,有一点“威风”,但也不至于太多,广告还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咧嘴笑着。
陈敏一口气看了一个多小时的《你知道吗》,根本停不下来,看得她都忘了自己是在“逛街”。
在电商平台上,有不少直播影视剧的直播间,他们昼夜不停地重复播放那些经典电视剧,堪称是劳模。
“这部剧至少播了六遍。”正在播放《嫁错郎》的直播间里,一名用户说。早上洗漱时,陈敏会把电视剧直播间当做背景音乐,晚上,她还能用同一个直播间助眠。
和陈敏一样,在电商平台直播间看电视剧的人也不少。合帆财经发现,即便是工作日上午,一些播放电视剧的直播间也有上万观众,有的直播间观众人数超过40万。
吸引数万人到直播间看电视剧的关键词是“免费”,有的直播间在主页上明确打出“免费”二字,介绍上写着“免费看经典悬疑片”“免费看经典韩剧”“免费看四大经典小说”。
它们多播经典老剧,如《编辑部的故事》《红楼梦》《雍正王朝》等,也有《长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近年来的热播剧。
其实,在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之外看电视剧并非新鲜事,去年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就出现了一批专门直播电视剧的账号。
不过,在电商平台看电视剧却是一件罕见的事情。今年5月,爱奇艺起诉某电商平台涉嫌侵犯电视剧播出权,“电商平台看电视剧”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电商和电视剧乍一看像是一对强强联手,但细看之下其实还挺般配的。和内容平台类似,电视剧和电影能进入电商平台的直播间,也是因为流量:个人账号需要流量来获得收益,电商平台急需内容流量。电视剧和电影的天然优势是能大幅增加用户时长。共同的目标让电商和电视剧走到了一起。
但这种模式存在着侵犯版权的风险。隆安律师事务所创始人许嘉莉律师表示,电视剧、电影如果未经版权人授权,在直播间播放,就涉及侵权,属于违法行为。个人可以获得版权,但仅限于个人合理使用,如果超出合理范围,商业使用必须付费,不付费则构成违法。
某电商平台上,“先锋剧放映厅”24小时不间断播放电视剧《嫁错郎》,页面标注有“正确版权”字样。但合帆财经发现,《嫁错郎》为爱奇艺独播剧集,用户需开通会员才能观看内容。
爱奇艺方面向合帆财经回应称,爱奇艺对《嫁错郎》拥有网络独家传播权,并未授权任何个人或其他平台对内容进行直播。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定良律师也表示,一般情况下电视剧不会单独授权给不特定的小主播,如果主播既没有取得电视剧的授权,也没有支付在直播间播放电视剧的授权费,就会面临侵权的风险。
在电商平台为内容焦虑的同时,影视剧直播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灰色地带业务。
据了解,目前电视剧直播的变现方式主要有自己直播和教别人直播。这些量产账号通过电视剧直播获得流量,在电商平台通过卖货变现;另一方面则在其他社交平台发文,通过售卖“电视剧无人直播”相关课程来收取费用,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显然,渗透进各大内容平台的灰色产业,已经蔓延到了渴求内容流量的电商平台。
一
在某电商直播板块搜索“追剧”,就能找到多个直播电视剧的账号,有的账号粉丝只有四五百,有的则有近十万粉丝。
一位在某平台做电影直播的主播告诉合帆财经,直播内容(电影、电视剧)源需要自己下载,最好是高清的,下载好电影、电视剧后可以在多个直播平台播放。不能出现水印、品牌商标如“爱奇艺”,“不能出现其他平台的图标”,这位主播反复强调。这位主播还称,偶尔会有人反馈直播会断线,过一会儿就能恢复,反馈的大多是同行。
如果你想做电视剧、电影直播,相关教程随处可见,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上,搜索关键词“电视剧、电影直播”,搭配“0粉丝直播电影”、“无人电影直播教程,一场直播赚6000元”等诱人的文案,就能轻松买到相关的电视剧资源和直播教程。
合帆财经下单购买了一套售价29.9元的“无人影视直播教程”,卖家很快发来了资源获取方式,包括几十部电影,以及如何进行无人直播的指导,包括如何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直播等。开播通知显示,如果影视剧播出过程中出现违规提醒,“可以停播,等几个小时,第二天再播”。
通过直播电视剧,这些电视剧电影主播收获了流量和粉丝。相比内容平台,在直播间做电视剧电影主播似乎更容易实现电商变现。直播间里的一些主播已经上线了宝贝口袋。
这个名为“追剧先锋、古装偶像类代表”的直播间,粉丝有8.8万,直播间右下角有商品链接,用户可直接在直播间购物。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版权合法,在影视剧直播间售卖商品也存在法律风险。陆定良律师表示,是否有权在直播间放置小黄车,仍取决于主播与影视剧版权方的许可协议范围:如果版权方允许主播在特定时段、特定直播频道进行二次销售,则售卖行为合规;如果未经授权进行售卖,则涉及侵权。
但没关系,除了直接在直播间发布商品链接带货变现,直播主播更常见的变现方式是卖课程——也就是教别人直播电视剧。这种课程可不像29.9元的教程那么“便宜”。
合帆财经联系到一位专门做“无人直播”的商家,该商家表示,“只需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实现无人直播。”当然,前提是需要缴纳学费。
在对方组织的几个“进群拿版权”等社区里,很多新成员都在问“怎么拿影视版权”,对方会让所有需要“影视版权及授权”的人加微信。合帆财经也加了微信。对方发来的几份文件显示,全额授课费为6980元,签订担保合同的选项为1000元。
我不知道直播能不能赚钱,但是只要你付费,卖课程的人一定能赚钱。
购买过类似课程的用户表示,这是在收智商税,纯粹的韭菜钱。上述做电影直播的主播也表示,不要相信收费几千元的课程,“除非你想当韭菜”。
二
不管是内容平台还是电商平台,影视剧直播的最大坎依然是版权。
平台之间的合作或许会为此提供便利。一位行业律师分析称,长短视频平台达成合作协议,短视频平台可以合理使用长视频平台的内容,这是合法合规的,部分账号有可能已经获得授权播放影视作品。
一位影视行业人士表示,短视频平台能否直播电视剧,取决于该短视频平台是否获得了制作方整体的授权(类似版权),如果获得了授权,则平台允许相应平台的个人用户以任何形式展示这些受版权保护的内容。
一位在短视频平台播电视剧的主播表示,获取版权的途径一是通过正规渠道,向版权中心提交材料,审核后缴纳费用,版权中心受理申请并发出受理通知书,进行登记,发放登记证书,并公布。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找没有版权限制的电影,“这样就不会有因为版权问题被封杀的风险。”
和帆财经发现,在直播间里,还能看到一些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长视频平台不拥有版权的版权剧。比如,一位主播在某电商平台的直播间里播放的是韩剧《蓝色生死恋》,另一位主播在直播间里播放的是电视剧《如懿传》。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电商平台上,部分电视剧直播间标注有“版权合规”字样。不过,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炜表示,直播间是否标注“合法合规”,并不影响电视剧是否真的合法合规。即便标注了“版权合规”,但如果视频来源为盗版,依然属于侵权行为。
在直播间直播影视剧并不是新鲜事,此前包括抖音、快手、视频号、虎牙等平台都曾出现过直播影视剧的账号,类似的情况时至今日依然存在。
除了平台间的合作,“视而不见”的态度似乎也为影视直播留了后路。Tech星球曾在报道中提到,一位直播影视剧的主播表示,平台对此类内容的态度是“默许”,什么剧都可以直播。另一位主播则表示,平台允许直播影视剧,但有时会收到警告,“遇到警告就停播再重新开播就行。”虽然按照规定,主播不能直播没有版权的影视剧,但多数情况下,此类内容还是可以正常播出的。
长视频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之间因“视频外链”而起的纠纷屡见不鲜。去年,一位主播在虎牙直播电视剧《琅琊榜》,仅直播间粉丝就超过28万。爱奇艺起诉虎牙,指控该主播侵犯版权及不正当竞争。
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行为为主播通过虎牙平台以直播的方式将涉案作品呈现给公众,由于本案并无证据证明主播已取得相关授权播出涉案作品,因此主播的行为直接侵犯了爱奇艺对涉案作品享有的著作权。
最终,虎牙逃脱了不正当竞争的指控,但被要求向爱奇艺支付23万元的侵权赔偿金。
由于影视版权问题,长短视频平台一度水火不容。但近两年,在营收、版权合规等压力下,长短视频平台已达成休战,并就评论、混音、脱片等短视频二次创作形式做出具体约定,双方合作正走向规范化。
不过,此次合作并未延伸至“直播”的范畴,爱奇艺方面也表示,爱奇艺并未授权短视频平台及其账号直播爱奇艺平台内容。
总体来说,还能播并不代表没有隐患,不少影视剧直播间都面临风险。
电视剧电影直播作为流量宝藏,引来了不少水货商家,也感染了电商平台。虽然在电商平台看电视剧还不是主流,但客观上,电商平台已经将触角伸向了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平台。
三
影视剧灰市的猖獗,当然也与电商平台的流量焦虑、内容焦虑有关。
为了挖掘流量,电商平台纷纷构建自己的内容生态,直播、短视频、小说等原本只出现在内容平台上的版块,逐渐成为电商等交易平台的“标配”。
电视剧、电影直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对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带来用户,又能延长用户时长。年度活跃买家已经到达天花板,电商平台急需新的“钩子”,电商平台跨界进军长视频领域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
从电商平台的种种举措也可以看出,在这种内容至上的趋势下,为了增加日活跃用户和用户使用时长,它们不想错过“影视剧”这座流量金矿。
正是因为电商平台的这种焦虑,才导致大量灰市商家在流量和现金的激励下被“喂养”,毕竟电商平台也为内容创作付出过真金白银。
然而,在缓解内容焦虑的同时,电商平台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灰品业务带来的隐患?
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成为版权战的幸存者,它们通过大举投入内容,维持领先地位。为了保护版权,长视频和短视频平台也经历了不少版权官司。如今同样的问题又被留给了电商平台。在缓解内容焦虑的同时,电商平台或许也要经历短视频平台所经历的诸多版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