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讯:文/卢思野 编辑/庄毅)遭供应商指责拖欠货款后,国美宣布裁员40%,近两个月来,国美陷入困境。
如今,距离黄光裕提出的“18个月内恢复原有市场地位”的目标仅剩3个月,国美的处境却不容乐观:线上转型举步维艰,线下拓展不顺利,5年亏损已累积至193亿元,股价下跌了80%。
十余年来,国美从家电零售行业龙头位置跌落,早已失去第一阵营的地位。黄光裕将交出怎样的答卷,又将如何带领国美重回巅峰?市场静待国美的表现和答案。
裁员、减薪、欠款,国美缺钱吗?
2021年2月,刚刚出狱的国美创始人黄光裕高调宣布:“争取在未来18个月内恢复公司原有的市场地位。”昔日首富的豪言壮语,一时间让市场兴奋不已。如今,距离原定的18个月期限仅剩3个多月,国美仍未“重回巅峰”,并饱受负面消息困扰。
据Tech星球5月13日报道,国美集团将裁员约40%,旗下7家子公司中,国美零售、真快乐APP、大班仔均将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员。
日前还有消息称,国美从4月份开始就推行“减员”,多名国美员工反映工资、奖金被削减,有员工称,今年1、2月份的绩效工资被减半,直到4月份才发。
近期裁员降薪传闻不断,5月9日有消息称,受疫情影响,国美集团旗下7家公司员工住房公积金缴纳被延期。随后,国美回应称,公司确实在响应国家出台的援企纾困相关政策,申请延期缴纳住房公积金,但目前还在申请过程中。目前全公司社保、公积金均正常缴纳。
除了内部传言,供应商合作也频频出现问题,4月中旬,国美电器被曝“殴打美的员工”,美的济南分公司发函要求其撤回所有品类并暂停供货。
事件平息后不久,4月25日,供应商惠而浦发布通知,指控国美拖欠货款共计8000余万元,并终止与国美的业务合作。惠而浦中国称,“自2022年以来,国美的贷款拖欠情况愈发严重,惠而浦中国已两次发函要求国美支付逾期贷款,但对方至今未付款。”
次日,国美电器回应称,公司不存在任何货款拖欠问题,而是“惠而浦尚欠国美电器约1000万元各项费用及2000多万元未售出的不良品”,并暗示是惠而浦中国控股股东格兰仕故意制造事端,迫使国美电器以不合理费用进行补贴。
双方各执一词,至今没有定论,纠纷仍在酝酿之中。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6日报道,惠而浦中国已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起诉国美电器拖欠货款一案,目前该案已受理。
裁员、降薪、拖欠货款……这些传言都指向一个信号:国美资金紧张。财报显示,2021年,国美零售经营性现金流为6.49亿元,不到2020年18.51亿元现金流的三分之一。业绩方面,国美自2017年起已连续5年亏损,累计归母净亏损193亿元。
国美2017-2021年归母净利润
负债率也居高不下,2017年国美零售资产负债率为72%,随后飙升,2018年至2020年,该数字分别为82%、89%、98%。
近两年家电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依赖线下门店为核心销售网络的国美遭受严重冲击。2020年国美关店110家,集团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5%,全年亏损69.94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170%。
2021年,黄光裕回归后,国美零售营业收入实现2017年以来首次年度正增长,达464.84亿元,同比增长5%;资产负债率收窄至78%。但亏损仍在继续,净亏损44.02亿元。
国美解释亏损是战略投资。“这几年大家都看到国美处于亏损状态,但其实,经历转型之痛后,国美已经从一家家电零售商,变成了‘居家生活’的全零售商。”国美零售副总裁方伟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6年到现在,国美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
不过,市场对国美零售却不那么看好。自黄光裕回归之时股价巅峰以来,国美零售股价一路暴跌。5月18日午间,国美零售股价报0.39港元,较去年2月最高点下跌近85%,市值仅为131亿港元。
“真喜力”转型不顺利,国美缺流量
在“18个月”计划中,国美对于线下门店的目标是“力争在18个月内通过自营和加盟的方式,将门店数量从3000家增加到6000家”。然而,截至2021年末,国美线下门店总数仅有4159家,距离6000家门店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当线下业务遭受重创时,黄光裕押注“真悦”APP帮助国美东山再起。2021年1月,国美宣布全面启动零售娱乐战略,国美APP更名为“真悦”,定位为娱乐电商门户,宣称要打造娱乐化、社交化的购物体验。
回归之后,黄光裕对国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网络零售发展的排头兵,真悦APP承担起了追赶互联网步伐的重任。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国美要求门店员工引导顾客通过APP下单,并全力线下引流线上流量。同年,国美还上线“国美打折上折”APP,通过优惠折扣、补贴等方式为真悦APP引流。
黄光裕还斥巨资招募互联网团队,近两年来,国美相继挖来前百度高管向海龙出任国美在线CEO;三位阿里巴巴高管曹承志、胡冠中、丁伟分别担任国美零售控股商业战略与执行中心副总裁、国美集团CMO、真悦COO。
然而,向海龙入职不到一年就离开了国美,而阿里巴巴三位高管中,就只有丁伟一个人留下。据了解,一位在国美担任中层管理职位的员工称,集团招了不少新人,但大部分人都不能适应当地的环境,能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很多有能力的人,三个月内就会走人。”
另一个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的APP是真悦APP。2021年,国美在“真悦”的推广营销上投入了巨额资金,广告支出从上年的3.09亿元飙升至9.62亿元,但引流效果并不理想。至今,真悦在电商平台上几乎没有话语权。
2021年,真快乐年度活跃买家数仅为1684万,国美零售总GMV仅为1468亿元。相比其他用户规模过亿、GMV过万亿元的头部电商平台,真快乐还处于队伍末端,想象中的“线上突破”并未实现。
互联网流量红利期已过,即便进行大量营销也难以换来足够的流量。且从产品端来看,真快乐APP与其他电商并无独特之处。
真快乐主打的“娱乐社交”,其实对应的是直播电商、短视频娱乐、内容分享社区,融合了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玩法,但都不算新鲜玩意,对用户的吸引力也不大。
与此同时,国美的优势品类家电、数码产品复购率较低,用户粘性不足。据媒体报道,一位国美前中层管理人员透露,去年10月之前,真快乐在新增用户高峰期日活跃用户可达60万,但一旦停止新增用户投入,用户数就会迅速跌至20万以下。
真开心APP页面
电商发展多年,老玩家早已在供应链等环节进入深度竞争,相比2011年才开始发展的老对手苏宁易购,真快乐进入市场太晚,想要力挽狂澜难度很大。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在家电销售渠道方面,京东以32.5%的份额排名第一,苏宁易购、天猫分别以16.3%、14.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第三位,国美的市场份额仅为5.0%。
“流量”是国美现在最需要的,2021年国美提出打造“线上线下、供应链、物流、大数据/云及共享共建的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的目标,但由于线上流量增长不佳,导致全渠道打通受阻。
今年5月,国美先后与腾讯、华为签约,此前国美曾与拼多多、京东有过合作,但均以采购合作为主,此次与腾讯的合作则聚焦数字化和营销两大方向。
据官方信息显示,国美与腾讯的合作主要在大数据/云、互联网技术、广告营销、智慧门店等领域,在推进数字化的同时,国美更迫切的需求是获取流量。
方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了国美频繁合作的目的:“提升国美在流量、精准营销、供应链、物流、门店等环节的数字化运营能力,让大数据&云平台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在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中,国美的筹码是多年积累的供应链资源和全国4000余家线下门店。据今年2月的数据显示,国美零售SKU数量已达近200万,拥有4200家厂商、6000家经销商。
国美希望依托自身长期积累的零售能力,与各大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互补,引流成熟的互联网平台流量,打造自己的“全零售生态共享平台”,但这能否取得成效仍是一个未知数。
据媒体报道,黄光裕目前仍在一线工作,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他回归的一年里,国美确实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营收增长、亏损收窄、现金流为正。但18个月重回巅峰并不现实,国美更需要关注的是,在赶上时代步伐时,方向是否正确。零售市场瞬息万变,国美还有很长的马拉松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