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盒子信息科技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涉嫌违约遭仲裁

2024-07-10
来源:网络整理

相关部门的专项整治、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供需矛盾的加剧,让第三方支付牌照愈发受到青睐。

去年,以手机读卡器产品制造起家的深圳市盒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斥资2.475亿元,收购了世纪信息旗下迅富信息22.5%的股份。但盒子信息很快被指在牌照获取过程中未按时履约、未按时支付中介服务费,涉嫌恶意“跳单”,并被中介公司深圳市永泰商贸有限公司提起仲裁。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深圳国际仲裁院近日认定《中介服务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合法有效的协议,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认定其合法、有效。永泰商业按照协议履行了相应合同义务,盒子信息应当向其支付未缴付首期中介服务费的违约金30万元,每逾期一天按未缴付金额的万分之五计算;同时,盒子信息需承担相关律师费及仲裁费用13万余元。

永泰商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仲裁结果目前已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进入强制执行阶段。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禾子信息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称需要与法务部沟通,法务部正在出差或开会,截至发稿,尚未对此事做出澄清。

盒子信息承担违约责任

2018年6月22日,上市公司石基信息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北海石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盒子信息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迅富信息22.5%的股权以2.475亿元转让给盒子信息。

此前,2017年7月23日,永泰商贸与盒子信息签署《中介服务协议》,约定永泰商贸向盒子信息推荐有股权出售意向的目标公司或目标公司股东,永泰商贸促成盒子信息与目标公司股东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并完成工商变更,视为永泰商贸已全面完成中介服务。可识别的并购标的为“上海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

永泰商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盒子信息获得支付牌照的谈判成果,主要得益于中介机构永泰商业和咨询机构深圳市东方瑞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关键经纪及咨询服务。然而,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作为委托人的盒子信息未能按时履行合同并支付经纪服务费,故于2018年底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相关仲裁程序。

深圳国际仲裁院的仲裁结果显示,永泰商贸已履行了协议项下的相应合同义务,盒子信息应自2018年6月28日起向其支付未存入首期经纪服务费的违约金30万元,每逾期一日按未存入金额的万分之五计算;同时,盒子信息需承担相关律师费及仲裁费用13万余元。

但仲裁庭同时在裁决书中表示,对于要求盒子信息与永泰商贸开设联名银行账户并要求盒子信息向该联名银行账户存入300万元人民币的请求,由于仲裁庭无法强制当事人开设联名银行账户,因此要求盒子信息向该联名银行账户存入300万元人民币的裁决也无法执行,故仲裁庭驳回了永泰商贸的请求。

此外,一位熟悉交易顾问业务流程的法律人士获悉,盒子信息的违约不仅针对中介机构,在收购过程中担任财务顾问的东方瑞悦目前也处于“违约”状态。

获取车牌或保存变量

深圳市盒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市盒子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作为一家以线下收单为主营业务的聚合支付服务提供商,其始终没有自己的支付牌照。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网站曾公布过盒子科技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信息。2015年6月,因媒体报道该公司有二次清算POS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删除了申请支付许可证的公开信息,至今未恢复。

自2015年起,央行暂停发放新的支付牌照,盒子信息在业务拓展和进一步资本运作等方面受到多重掣肘,通过股权收购或重组并购等方式引入牌照资源成为盒子信息的唯一选择,盒子信息开始了“绕路拿牌”之路。

据了解,迅付信息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之一,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首批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不过,盒子信息的拿牌之路或将存在一些变数。按照规定,相关股权转让交易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批准,但截至目前,央行尚未批准本次股权转让。若央行最终不批准或无法批准本次股权转让的行政审批,则转让协议将自动终止。即便股权转让完成,若不满足控股条件,盒子科技也将无法获得这份支付牌照。

世纪信息最新年报还显示,北海世纪向禾子信息出售其持有的迅富信息22.5%股权尚需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的批准,目前尚未完成交割手续,因此,批准时间的不确定性导致交割时间无法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迅富信息本身也遭遇了一些“麻烦”。

7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迅付信息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警告,没收其违法所得968.68万元,并处罚款4970.72万元,罚没总额达5939.41万元。同时,对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及罚款。此次处罚成为第三方支付领域单笔最大额处罚。

同时,7月,公益投诉平台聚投速发布2019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行业投诉数据,迅付信息位列投诉榜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