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岁退休语文老师直播教拼音和汉字,助力成年人提升文化水平

2024-07-11
来源:网络整理

去年12月底,杨维云因糖尿病住院检查换药,打点滴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输氧,“头两天连眼睛都睁不开。”

第三天,杨维云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她让丈夫回家拿来粉笔和小黑板,在病房里开始直播。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努力时,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每次到了那个时间点,就应该做这件事情。”

雪白的短发、抑扬顿挫的声音、偶尔的笑声,是杨维云在镜头前的标志性形象。她今年73岁,家住安徽淮南,是一名退休语文教师。

自去年五月起,她开始通过直播的方式教授拼音和汉字。

进入直播间听课的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成年人,有的甚至不认识拼音和基本的汉字。他们小时候多年没上学,长大后又忙于家庭和生计,再加上成人扫盲班少之又少,直到他们发现了杨伟云的直播间,才有机会弥补长久以来的遗憾。

刚开始,直播间只有三五个人,两三个月后,观看人数经常超过万人。今年下半年,抖音官方、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平台和媒体逐渐关注到杨薇云,她也被更多人熟知。目前,杨薇云已有近36万粉丝,成为新晋“网红老师”。

微博用户分享了杨伟云的故事,转发量近3万次|微博截图

直播间位于客厅一角,镜头正对着一块小黑板,黑板后面是一块紫色的布帘,下方是一个长方形的鱼缸,几条锦鲤悠闲地吐着泡泡,游来游去。

杨维云喜欢宠物,早年养过很多只猫猫狗狗,每当它们生病或去世,她都会伤心好久。为了不让自己受到太大的伤害,在最后一只宠物狗去世后,她就不再养这些黏人的动物了。

但这么大两室两厅的房子,却只有杨维云和丈夫两人居住,为了增添一些“热闹”,她还买了几条鱼在家里养。

直播过程中,余女士也与她一同出现在镜头中。

11月25日,杨维云身穿白色裤子、红色内衬、无袖连帽运动衫出现在镜头前,“我倚在小椅子上,扬起舌头,zhi、chi、shi。小树发芽了,ri。”

杨伟云正在直播|截图

直播间里有很多“爷爷奶奶”观众,经常是“奶奶带孙子来学”。父母工作忙,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自然就落在了老人身上。但很多老人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杨伟云的直播间帮了大忙。

余光是一名照顾孩子的奶奶,刚进直播间的时候,她没有留言,没有点赞,更没有加入直播。

上午11点15分,杨薇云已经直播了两个多小时,此时,她的丈夫已经做好了午饭,打电话叫她结束直播。

还没想好怎么接通的余光有些着急,她语音询问直播间的网友,恳求杨薇云推迟结束直播。

看到公屏上的评论,杨薇云主动和余光连线,她指着黑板上的每一个字母反复念诵,听到孩子发音不标准,杨薇云便凑近屏幕,一遍遍示范唇形。

“小宝贝,你好可爱,好勇敢,分明是个好孩子,加油,再来一次。”​​杨伟云总喜欢用鼓励的方式教学,他以前上课、直播时都这样,“你骂他,他就不敢读书了。”

杨伟云确认对面的孩子没有再读错话后,才和大家告别。这场直播持续了近3个小时,比预想的时间多了41分钟。

除了学习拼音的小孩子,直播间里还有一大批“特殊”的学生,不识字的中老年妇女。

杨伟云从未想过,自己会赢得一群老同学的青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不同,职业身份各异,怀着共同的求知欲望走进“喜洋洋拼音课堂”。

西洋洋原本是杨薇云的孙子给她起的小名。当时十岁左右的孙子觉得奶奶整天开朗活泼,又恰好姓杨,就随口叫了她“西洋洋”。杨薇云用它注册了QQ和微信,上网课也用这个名字。

杨维云爱笑是大家公认的,她在哪里,哪里就有笑声。她和老姐妹们聚在一起,笑得最开心的肯定是她。她丈夫这样形容:“如果远远地听到一阵长长的笑声,那一定是我们家的‘大傻瓜’回来了。”

她也给课堂带来了欢笑。

杨薇云有着孩子气的心态,当名为“走吧……去流浪”的网友进入直播间时,她调侃道:“我们要去哪里流浪?还不如别走,留下来。”

过了十几分钟,这位网友突然在公屏上说话,杨薇云被逗乐了,一边笑一边对镜头外的丈夫说:“我让她留下来,别再流浪了,她真的留下来了。”

很多时候,直播间里都是经常来报道的“老熟人”。

方美章是杨维云的师兄师姐之一,今年72岁,家住江西九江,性格开朗活泼,喜欢交朋友,经常和一帮姐妹出去旅游。

年轻时候的方美章就很喜欢打扮,如今这个年纪,她依然时尚,穿花衬衫,白裤子,红色长裙,戴着渔夫帽,身材也保持的很好。

方美章在抖音上发布的内容 | 截图

她很有能力,退休前在一家运输公司工作,业绩很出色。退休后,家里种了葡萄园,开了茶馆。唯一让方美章自卑的是,小时候拼音没学好,不会用手机打字,只能手写,普通话说得也不好。

这给她带来了很多困扰:公司派她出差时,浓重的口音常常成为双方交流的障碍;退休后,她上网“冲浪”时,总是打错字。一个经常和她互动的网友昵称“小姑娘”,她却经常打成“小Y头”。

为了克服社交“障碍”,方美章每天坚持在杨伟云的直播间学习拼音和汉字。半年后,她的进步很明显。“以前我听不懂她说话,现在我教她的拼音她都能读得很清楚,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不少。”杨伟云说。

杨伟云上传的教学视频 | 截图

35岁的张小梅因不识字,也面临困难。

张小梅有两个哥哥,家里重男轻女,哥哥们都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张小梅却没有上过学,小时候她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每天跟着父母干农活。

后来,同龄的女孩子也出去打工,她也跟着出去打工,但由于她不识字,又不会填表,所以没被用人单位录用,张小梅只好失落的回了家。

到了适婚年龄,她就匆匆结婚,婚后夫妻俩关系并不融洽,直到第一个孩子出生,两人关系才有所缓和。张晓梅一直想学文化,以便能外出工作。在网上关注杨维云后,她每天跟着老太太读拼音、写汉字。

了解了张晓梅的经历后,杨伟云便一笔一划地教她书法。“后来她生了二胎,因为经常在家照顾孩子,抽不出时间练书法。”杨伟云有些遗憾地说。

直播间里像张晓梅、方美章这样的女学生还有很多,有的30出头,有的即将步入老年,有的和杨伟云年龄相仿。她们也有着相似的经历:小时候家里穷,或者父母重男轻女,导致自己没有机会上学。

认识杨伟云后,大家对生活都充满了新的期待,一有空就跟着短视频内容,在纸上练习写汉字,到了直播间就轮流连上杨伟云的直播间,让他看看有没有进步。

他们也感到不可思议,没想到自己步入中老年,竟然成了学生,有的人一辈子都没上过学,现在却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认识了更多的汉字。

杨维云从事表音汉字工作近五十年。

她年轻时在小学当过语文老师,后来又开办了幼儿园,当了十几年的园长,到了六十多岁该退休的时候,她又到学校任教,干了七八年,终于告别了校园。

杨维云对教书育人的热爱,与他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

她的父亲是煤矿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由于她不识字,母亲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照顾家庭。或许是她知道自己文化程度的局限性,所以母亲经常告诉她要好好学习,努力改变命运。

“男孩可以不上学,但女孩必须上学,不然就没有未来。”杨伟云母亲的忠告时常在耳边回响。她也十分上进,毕业后被分配到学校教语文,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教过一个又一个学生。

杨伟云事业心强,注重公平。

抖音沈老师家庭教育必修课_抖音沈老师是怎么回事_沈老师抖音

丈夫在工地上班,两人一两个月才见一次面,家里所有事都由她一个人打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缺过一节课,同事们也经常夸她上课认真。

双胞胎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她特意安排他们去同学的班上,“跟我同班不合适,别的孩子会尴尬,要是再发生摩擦,我该站在谁那边?”

年近七旬时,杨维云仍在一所学校任教,但身体状况大不如前。三四年前,她终于听从家人的建议,正式从学校退休。

踢琴键、摇马鞭、打腰鼓,“老年三件套”构成了她悠闲的日常生活。

令家人没有想到的是,几经波折之后,杨维云又一次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老路”。

杨伟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在家失业后,她效仿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注册账号,不时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有和丈夫一起旅行的照片,也有和老姐妹们一起跳舞的视频。

杨伟云早期的抖音内容 | 截屏

“别人都年轻、漂亮、有才华,有的还会讲笑话。我擅长什么?我只能教。”

无论是做语文老师,还是教幼儿园的小朋友,杨伟云接触的都是拼音、汉字,这是她最熟悉的内容。多年前,当地教育部门组织听课活动,她发音标准,受到其他老师的夸奖。杨伟云毫不犹豫地决定教这个。

两个儿子听了她的想法后,一致表示反对,他们不明白刚从前线退下来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更何况她还有糖尿病,“身体受不了怎么办?”

最终,儿子再也劝不住她,主动买了粉笔、小黑板、直播架等设备。

接下来是漫长的摸索过程,平时干练的杨维云终于显露出了些许与他年龄相符的笨拙。

不懂如何与网友互动的她,点进别人的直播间,观察每个博主的言行,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直接在评论区问。她笑着补充道:“我只找个位数的直播间,人太多了,我一开口就被淹没了。”

第一次直播,杨伟云印象非常深刻。

那是一个夏日,她一个人,举着手机对着屏幕说话,根本没注意进来了多少人,更没跟他们互动。聊了一个多小时,她准备结束直播,却找不到关闭直播的界面。有好心的网友在弹幕里提醒她,可以先试试关掉电源。到现在,她都是通过关掉电源来结束直播的。

逐渐熟悉操作流程后,杨伟云每天都会在镜头前讲课,只要有人愿意听,她就愿意一直讲下去。

在“喜洋洋拼音教室”里,年龄最大的学生已81岁,最小的仅有三四岁。

杨维云与这位81岁老太太并没有直接接触,是她的曾孙女给杨维云留言称,她的曾祖母从未受过任何教育,但在这里上课后,学会了不少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文盲人口比2010年减少约1690.64万人,文盲率由4.08%下降到2.67%,但仍有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3775万人,其中女性占75%。

这些从小没有接受过正常教育的妇女,即使有学习的愿望,也常常受限于生活的琐事和家庭责任,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林青青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已经40岁了。杨伟云解释说,她只能断断续续地学习,“因为她没有时间。”

早上起床后,林青青要送两个孩子去不同的学校,然后去上班,她总是错过每天早上9点的直播拼音课。

晚上八点半,杨维云教大家读三字经、认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林青青总是迟到,下班后还要给家人做饭、洗碗,还要看着孩子们写作业。

杨维云总是在直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看见林青青加入直播。

开网课一年多来,杨伟云体谅大家的苦衷,为了帮助大家多学拼音或汉字,一次次延长直播时间,最长的一次直播长达四五个小时,凌晨一点多才结束。

因为拖延,她经常引起丈夫的不满。有时直播还没结束,丈夫就会过来跟她吵架,杨伟云也会生气地跟丈夫对峙。但她也理解丈夫的好意,“他每天都会做午饭,他担心我的身体,让我停播。”

一位名叫“云云”的女子三天前进入直播间讲述自己的情况,发来语音求助,称自己今年57岁了,不识字。杨伟云见状后,笑着鼓励她:“云云,你真可爱,你才57岁,在我面前还是个孩子。”

她告诉《云云》,她手下最年长的学生是81岁,其次是72岁和71岁,60多岁的也不少。“他们能学会,你一定也能学会。”

评论区表情“暴露”学生年龄 | 截图

最近“云云”经常来直播间听课,积极和大家互动。

一些年轻人也关注了这位教读书的网红老师,他们在视频下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一个女孩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感激:“奶奶,谢谢你,早点认识你真好。我的奶奶已经去世了,我的曾奶奶因为重男轻女,所以她不识字,也不识字。希望来世大家都有机会识字,接受公平的教育。”

昵称“流浪孔子”的用户留言:“我家里有老人因为各种原因没能上学,识字不太好,可能只能写出自己的名字。能有这样的平台和机会学识字,真是太好了。谢谢老师。”

有的人还在视频下面@自己的家人,或者分享账号给自己的妈妈、奶奶、曾祖母,邀请她们来这里学习。

杨伟云发布视频下方年轻人的评论 | 截图

看到大家都有收获,杨伟云心里有种满足感。“这让我觉得自己对社会还是有用的,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就会继续播音、教书,直到不能再播为止。”

去年12月底,杨维云因糖尿病住院检查换药,打点滴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输氧,“头两天连眼睛都睁不开。”

第三天,杨维云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她让丈夫回家拿来粉笔和小黑板,在病房里开始直播。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努力时,她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每次到了那个时间点,就应该做这件事情。”

那是杨薇云缺席直播的仅有的两天,直到现在,她的学生们还不知道,杨薇云缺席两天直播后,接下来的几天都在医院上课。

这几年,杨维云明显感觉自己老了,牙齿一颗颗脱落,只剩下前排的牙齿,有的还松动着,影响进食。

但犹豫再三后,杨薇云还是决定暂时不拔牙,她担心拔牙之后说话会漏气,导致发音不准。

“再等一下。”

杨伟云说,她想趁还有精力的时候抓紧时间“把直播(教学)做好”。

(除杨伟云、方美章外,其余均为化名)

生产

就像生活一样

编辑

丨桑桑

作者

梁国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