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上线,能否颠覆 APP 应用市场?

2024-07-14
来源:网络整理

1月9日,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首批上线的小程序引发了用户的热议,甚至有人扬言要“卸载手机上的所有应用”。业内各路“大神”也摩拳擦掌,想着小程序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如何带来流量、新的商业模式……小程序到底是干什么的,又能干什么?

在小程序正式推出之前,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透露,小程序旨在让应用无处不在、随手可得。消息一出,业界认为这将颠覆APP应用市场。要知道,仅2016年苹果的营收就达到280亿美元,而开发者从中分得了200亿美元的“蛋糕”。

技术的革新会带来商业模式的颠覆,意味着一批旧有业态将面临洗牌甚至淘汰。因此,随着小程序的诞生,互联网行业不乏“哀嚎”。

不过微信本身似乎没有这个意图,或者它的野心还不在这里。

张小龙在揭开小程序神秘面纱时举的例子是两个线下连接的场景:一是在公交车站扫码查到站时间;二是在公交车站扫码买票。

微信开发团队的KINK告诉记者,这两个场景的共同特点是弱连接,用户下次使用可能要等到一周甚至一个月之后;二是与线下紧密连接。

微信团队表示,这背后传递的深层信息是:当用户想不起你是谁、你在哪儿时,请不要出现。

微信这次推出小程序到底想做什么?

马化腾对于互联网未来的描述是“连接在一起”,微信、小程序显然与这个目标相关。

在连接人、人与服务、人与企业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但人与物的连接还比较慢。如何连接还没有数字化的物?最实惠、最便捷的切入点就是二维码,小程序就是做这个连接的。

9日凌晨,不少微信用户不知为何发现自己被邀请加入N个新群,原来是小程序。

与沿用多年的互联网规则不同,小程序人为地对线上引流设置了限制,用户只能离线扫码、搜索,或者与好友点对点、群组分享。

微信上做一个小程序_微信小程序能做什么_能微信程序做小程序吗

有些用户尝试之后,表示没什么区别!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首先,对于“乞丐版手机”来说是个好消息,16G内存空间的用户有“救场”了。爱范儿的评测人员表示,一些不常用的APP可以卸载,节省存储空间。至于高频APP能否被替换,还有待观察。

目前,去哪儿、携程、摩拜等APP均已上线首批小程序,记者发现,这些小程序的功能有所“缩减”,并不能完全取代APP。

不过,这并不是小程序的缺陷,而是小程序与背后公司刻意的区分。毕竟,互联网是一个流量竞争的时代,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入口。对于用户来说,小程序的到来显然又多了一个渠道或入口。

想象一下,如果卸载所有应用,你打开一个应用订餐或者听音乐,需要打开微信-发现-小程序,然后才能看到你之前用过的小程序。原本一步完成的操作变成了四步。显然,这并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但在行业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产品。

从目前来看,一些订餐、出行、交通等服务类APP都争相上线小程序。然而小程序没有粉丝逻辑、没有群发、没有应用排序、没有收藏,只有浏览历史,虽然方便了用户,但对于很多依赖微信生态生存的小企业和商家来说,简直就是“致命伤”。

目前来说,还只是“人有我有”,走个形式而已。

而线上方面,微信团队明确表示小程序更适合低频应用,尤其是工具类应用,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程序更像是服务号的“升级版”,即连接内容以外的东西。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应用开发。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MM市场负责人表示,过去随着APP的发展,程序外包公司大量涌现。小程序会改变这个行业的规则,当然会带来新一波的高峰,这个生态肯定会被改变。

目前苹果还不支持像安卓那样直接将小程序“钉”在桌面,因此短期内iOS生态的APP开发者受到的影响较小,而安卓生态无疑将发生重大变化。

最大的变化将发生在线下。正如张小龙所描述的,小程序希望成为线下弱连接的入口。业内人士预测,线下商家短期内可以降低获客和开发成本,但将自己的渠道交到另一家渠道商手中,也是一个“掌心疼背心”的困境。

坐拥7亿活跃用户,无论小程序未来走向何方,行业势必掀起新一轮“赌战”。业内人士表示,对线下、弱连接的关注,表明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已从疯狂走向理性,行业将越来越注重细微的应用和服务,从过去的高频刚需竞争转向低频刚需竞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