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互联网公司老字号的业务“定制开发”,包括网站定制、APP定制、微信定制等,这里不是为了宣传我们自己的业务,主要想跟大家聊聊这个业务其他同行是怎么玩出新花样的。
我从2002年刚接触互联网开始就一直做定制开发,最开始是网站建设,后来是PC商城定制开发,然后是APP开发,现在是微信定制开发、微信小程序开发。一路走来,感觉越来越难做,技术成本和订单量不成正比。不过通过和一些同行的交流,发现他们中有很多做的都不错,所以今天就把他们的做法分享一下。
无论做什么生意,主要有三个考量:订单来源、交付落实、福利拓展。接下来我就从这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订单来源
过去定制开发订单来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百度竞价,一个是朋友推荐。时间长了之后,朋友推荐的订单比例可能会变高。现在获取订单的渠道变多了,包括猪八戒这样的任务网站,还有一些众包平台。但这些渠道的订单供应稳定性不高,交易成本也在上升。那么成功的同行们是怎么做的呢?
免费驾驶付费
这是一个非常互联网化的模式,通过为一些知名系统如、、等以及平台化系统(比如有赞、淘宝天猫、阿里云等)提供免费插件,然后通过免费插件获得相应需求的定制服务来实现。但个人在这方面通常比公司做得更好,也是很多小工作室创业时的主要订单来源。
当然,也有很多网站设计公司靠提供主流系统的免费模板,获得大量定制设计业务。毕竟很多资源平台网站都喜欢收录甚至推荐免费的东西,相当于花最低的推广成本,获得最精准的目标用户。我朋友的网站建设公司就是靠这个,不做其他推广,一直做的不错。
最先进的做法是免费提供整个系统的源代码,然后接受定制开发业务。通常越多的人基于你的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就越有可能帮助你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你的系统和品牌。例如前段时间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尚派,主要提供免费下载和源代码。在获得广泛知名度后,尚派通过定制业务获得了不错的利润。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搭建云平台,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基于平台的扩展。
自有平台背书
有一位我10年前认识的程序员,现在在职,他们主要提供代码托管服务。他们在推广平台的时候,无形中提升了自己团队的技术品牌地位,吸引了不少有定制开发需求的公司找他们合作。而且这样的平台对于他们谈定制开发服务的价格非常有利,所以他们通常能接到利润更高的定制开发订单。因为订单太多,无法一一承接,所以他们创建了一个叫“代码市场”的平台,把一些定制开发订单放到代码市场上,让其他个人程序员或者工作室承接。
互补业务合作
过去,互联网营销业务通常是由网站建设公司或定制开发公司来做。毕竟那时的营销非常粗暴,就是到处发小广告,靠信息覆盖来获取客户。那时候信息量不大,所以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所以只要对互联网有点了解的人都会去做。
但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信息量太大,单纯依靠信息覆盖已经无法覆盖。再加上微博、微信把信息选择权交给了用户,僵硬的小广告很难触达用户。这时候就诞生了专业的网络营销公司,很多都是广告公司转型或者自媒体,所以他们的人员以文案为主,几乎不介入技术层面,技术通常会外包给第三方定制开发公司,这就产生了合作的空间。
特别是微信营销公司,他们的营销活动很多都是基于微信的定制开发功能,所以在洽谈营销服务的时候,也会根据业务需求洽谈定制开发业务。所以,如果能和几家微信营销公司长期合作,订单量就会比较稳定。
查询工具
凡是接触互联网几年的人,都会熟悉使用各种查询工具,比如爱站、ASO查询平台等。很多人以为这类平台是用来积累流量、赚广告费的,但其实广告费只占他们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他们最主要的是提供服务,比如SEO优化、ASO优化服务,或者这些服务的付费培训课程,甚至获得不少网站建设、APP开发订单。因此,使用一些在线查询工具,对获取精准订单也是很有帮助的。
实施与交付
谈完订单来源,我们再来讨论如何消化订单,这一步一般叫实施交付部分。现在互联网行业服务要跟很多家公司比,所以竞争极其激烈,尤其是技术好的,可能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开个工作室接单,成本很难占据绝对优势,所以如何高效协同开发,降低成本是我们当务之急。这里我暂时只分享其中三点,其他的我会整理成一篇独立的文章,单独发布。
统一技术框架
很多定制开发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各自技术独立,技术框架不统一。例如项目A采用Yii框架,项目B采用Yii框架,项目C采用Yii框架。这样维护成本非常大。另外代码编写方式和命名方式都不一样,不同框架的学习成本和技术交接成本很高。因此需要统一使用指定的框架、代码编写方式、命名规则,方便后续客户系统维护,减少团队内部技术内耗成本。
组织技术库
技术总监应该为公司整理一个技术库,让其他程序员可以统一使用。比如文章编辑用百度编辑器,支付用PING++等等。统一之后,后续的升级和维护就会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