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科技引领新经济|
如果把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比喻成一条信息高速流通的隧道,那么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等越来越成为隧道里的交通工具,腾讯为企业构建的信息网络运营体系越来越高效便捷,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钛媒体编辑:王克月
20岁的腾讯又迎来了新一轮战略升级。
2018年10月31日,马化腾在《致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指出,随着数字化的进程,移动互联网的主战场正走向产业互联网的下半场,腾讯将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
此前,腾讯已进行了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并决心全面聚焦B2B。随着腾讯连接人的使命已经完成,如何更好地连接“人与物、人与服务”,实现“消费端”的智能连接,推动“供给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小程序和企业微信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顾客小张在沃尔玛选好商品,正要去收银台付款时,工作人员提醒他:“用微信扫码就可以自行结账,不用在收银台排队。”
小张遭遇的并不是沃尔玛的任何特殊待遇,而是沃尔玛联合微信小程序今年推出的一项重要客户体验创新——“扫一扫,购物即走”。
“扫一扫”应用可以让顾客自助完成支付,无需下载其他应用。他们只需在手机上打开微信,扫描商品条形码,省去了在收银台排队的时间。“‘扫一扫’上线后,平均结账时间从几分钟缩短到几秒钟。”沃尔玛中国电子商务高级总监霍泰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关注小程序
据沃尔玛官方发布的消息,自今年4月正式上线以来,“扫一扫”已推广至180多个城市近400家沃尔玛门店,截至11月用户数已超过1700万,门店扫描普及率最高达到38%。
“扫一扫”成为沃尔玛引以为豪的数字化转型成功实践,坚定了沃尔玛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并进一步开发了“找商品”小程序优化购物路径,让顾客通过“找商品”快速找到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就像开车时使用导航一样。
几乎与沃尔玛布局“扫一扫,走一趟”战略同时,餐饮巨头麦当劳今年也开始借助小程序升级顾客体验,推出微信小程序“i麦当劳”。
麦当劳在全国拥有2400多家餐厅,顾客现在可以在柜台用手机支付时使用这个微信小程序。
仔细观察“智能麦当劳”就会发现,麦当劳根据顾客的购买心理,将线下门店服务线上化,拆分成点餐、外带、聚餐、积分、聚会等更多场景,顾客不再只是经历简单的买菜、卖菜的支付流程,而是可以享受到点餐、支付、取餐、就餐的完整体验。
“麦当劳正在用‘互联网+’赋能餐饮新格局,全面升级顾客体验。比如,通过外卖,顾客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麦当劳美食;通过微信小程序,麦当劳可以认识、理解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麦当劳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许聪女士在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小程序论坛演讲中提到。
面对国内每年数十万亿的消费市场,无论商业模式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企业主都愿意做点什么来大大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如今,无处不在的社交场景占据了企业与客户连接的新风口,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小程序保持着密切的合作。除了沃尔玛、麦当劳,美团、饿了么、拼多多、58同城、肯德基、星巴克、摩拜、滴滴出行、腾讯视频、爱奇艺、京东、每日优鲜……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开始拥有自己的小程序。
自2017年初张小龙宣布正式推出小程序以来,近两年来,小程序作为微信未来服务能力的延伸,随着面向服务商、商家、开发者的功能快速迭代和生态的不断完善,已经覆盖了酒店、旅游、出行、票务、餐饮、交通、医疗等多个场景的连接。
截至2018年11月7日,微信小程序数量突破100万,开发者规模达150万。微信开放平台基础架构部胡人杰在2018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透露,平均每人使用微信小程序数量超过20个,政务服务使用量已达6.5亿。商业服务方面,小程序日均交易额较半年前增长了142%。
数字流量红利
日前,腾讯公布了今年“名品堂”奖项,小程序占据了显眼位置。不过,马化腾早已表达了小程序在腾讯产品体系中的战略意义。
2018年4月,马化腾在中国“互联网+”数字峰会上,将腾讯的定位描述为“一个目标、三个角色、五个领域、七种工具”。其中,一个目标是指腾讯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助手”,帮助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三个角色是指腾讯重点做三件事:连接、工具、生态;而腾讯重点打造的七种数字工具则包括小程序、企业微信等。
微信小程序的蓬勃发展也成为多家外资投行维持对腾讯未来业绩看好评级的主要原因,例如大和资本、招商银行、中金公司等国内外机构均对腾讯控股维持买入或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