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与狭义第三方支付结算的定义及相关内容介绍

2024-07-15
来源:网络整理

广义上,第三方支付结算又称为非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是指由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为付款人和收款人提供支付、结算和资金划转的一种支付结算方式。狭义上,第三方支付结算又称为网络支付结算、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结算或电商第三方结算,是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第三方支付结算机构。接下来,公网宝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具体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商务法》第三方支付结算定义概述

1. 第三方支付结算的广义定义

广义上,第三方支付结算又称非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为收款人与收款人之间提供支付、结算和资金划转的一种支付结算方式,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业务的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划转服务等。其中。网络支付是指基于公用或专用网络,在收款人与收款人之间进行的货币资金转移行为,包括货币代金券、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话支付等。支付是指以盈利为目的发行的卡的预付价值,用于购买发行机构以外的商品和服务,包括以卡、国码形式发行的技术卡。银行卡收单是通过销售点(POS)终端等方式,代银行卡持卡人收取货币资金的行为。但预付卡不包括:仅限于发行社保基金的预付卡。 仅限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预付卡、仅限于支付电话费等通讯费用的预付卡以及发行机构和签约商户为同一法人的滑动支付卡。

2. 第三方支付结算定义狭义

狭义的第三方支付结算。又称网上支付结算、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结算或电子商务第三方结算,是由依法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第三方支付结算机构开展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网上支付业务的支付结算方式。

三方结算协议书范本_第三方支付结算_三方付款

网络支付业务是指收付款人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远程发起支付指令的活动。依托公众网络信息系统,且付款人电子设备不与收款人特定的第三方支付设备交互。支付机构为收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划转服务。收款人特定专用设备是指专门用于交易收款的电子设备,在交易过程中与支付机构业务系统交互,参与支付指令的生成、传输和处理(《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二款、第四款)。

【法规简介】

《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并于2015年12月28日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43号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共七章46条,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客户管理、第三章业务管理、第四章风险管理与客户权益保护、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

以上就是公司宝小编整理的关于《电子商务法中第三方支付结算定义概述》的全部相关内容。如果您需要代办EDI牌照、ICP牌照等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可以到公司宝点击在线客服了解,也可以直接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一对一咨询服务。我们将有专业的团队为您提供最快捷的业务办理。公司宝历史悠久,专业高效,值得您的信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