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无论是银行卡、微信、支付宝
或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
只要您的付款金额
超过一定数额
有可能被调查
甚至账户被冻结!
个人账户收入高于此金额
当心!
2023年10月,一家公司因未将收到的款项汇入个人账户而被发现偷税,仅罚款就高达300万元。
那么个人账户里有多少钱可以轻易查询呢?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曾给出明确答案:
这三种情况将成为监管重点
1.任一账户现金交易金额超过人民币5万元;
2.对公账户转账金额超过200万元人民币;
3.个人账户转账金额超过20万元人民币(境外汇款)或50万元人民币(境内外汇款)。
15宗可疑交易纳入重点监管
1、短期内,资金分散转入或集中转出,或者集中转入或分散转出;
2.资金收付频次、金额与企业经营规模明显不匹配;
3.资金收付款流向与企业经营范围明显不符;
4.企业日常收付款业务与企业经营特点明显不符;
5.周期性大额资金收付款与企业性质、业务特点明显不符;
6.同一付款人和收款人在短时间内频繁收付款项;
7、长期闲置的账户因不明原因突然被激活,短时间内发生大量资金收付款;
8.短时间内频繁接受与其经营业务明显无关的个人汇款;
9.存取现金的金额、频率、用途与正常的现金收支明显不符;
10.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短期内累计现金收付款金额超过100万元人民币;
11.与贩毒、走私、恐怖活动严重地区客户的业务往来大幅增加,短时间内资金支付现象频繁发生;
12.频繁开户、销户,销户前有大量资金收付款;
13.故意将大额支付拆分成小额支付,逃避大额支付交易监控;
14.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可疑支付交易;
15.金融机构认为可疑的其他支付交易。
央行125号文件提到,非银行支付机构也需提交大额交易报告,这意味着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的大额交易,也将受到审计!
“双高”人群监管更加严格!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
①建立完善“信用+风险”监管新机制……依法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个人的纳税服务和监管;
②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和监管,对偷税漏税问题多发的行业、地区和群体,根据税收风险特点,适当增加“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
③加强预防体系建设,对隐瞒收入、夸大成本、转移利润以及利用“避税天堂”“阴阳合同”、关联交易等偷税行为,依法加大防范、控制和监督力度。
2、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
①重点关注高收入行业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特别是奖金、补贴、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等各类激励措施;
②推进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管理常态化,不断提高申报数据质量,强化申报、补缴税款管理;
③对利用各种发票抵扣个人收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④对投资者及其家庭成员在法人企业的消费支出及借款,应认真做好日常税源管理和检查,并依法核算其相关收入税费;涉及金额较大的,应核查支出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
⑤加强税务机关与公安、工商、银行、证券、房管、外汇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享涉税信息,完善配套措施。
最后提醒大家:
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参与非法交易!
1、遵守法律法规,不从事非法交易、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
2、使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转账或收款时,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泄露给他人;
3.转移或收款金额超过规定数额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接受审核。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