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微信上都有许多群。
上班时间,工作群消息最多;休息时间,家庭群响个不停;聚会前,同学群、朋友群又活跃起来。
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不管是什么样的群,总有那么几个人不说话,几百条、几千条信息他们都不参与。
也许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许他工作忙,没有时间;又或许他打开了静音功能,没时间看。
其实不然,那些很少发言却不脱群的,往往就是这三类人。
01
喜欢独处
作家蒋小英曾说过:
“当你孤身一人的时候,你看似失去了很多,但你也会得到很多。”
独处是一种很高尚的精神境界,它不是孤独,不是凄凉,而是一种内心的富足。
我以前总以为不喜欢聊天的人,是对群里的话题不感兴趣,或者群里有他们不喜欢的人。
现在我明白了,相比于在群体中聊天开玩笑,他们更喜欢独处的感觉。
正如梭罗所说:
“即使和最优秀的人在一起也会很累,而当我独自一人时,我就是我自己。”
在不受干扰的时间空间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如何度过这段时间,是一种极大的“自由”。
同时,也只有在无人在身边的时候,才能看清自己的脆弱,自己的渴望,自己的未来的方向……
每时每刻都是对自己的折磨。与自己对话,原谅自己,关心自己,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忠于自己。
静下心来做自己,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
02
有分寸感的人
周国平先生曾说过:
有分寸感是成熟的爱情的标志,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这种距离意味着尊重对方作为独立人格。
分享的欲望真的很神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在静谧的夜晚,当你即将入睡时,突然被连续响起的“嘟嘟嘟”通知音惊醒。
看着群里的消息,你会感到很疑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的分享欲望这么强烈,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别人愿不愿意看,他们就是发消息。
分寸感强的人永远不会过多地干涉别人的生活。
礼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距离,是人与人交往的界限,更是一种难得的修养与尊重。
有分寸感的人,担心自己发出去的信息打扰到别人;更担心说错话让别人尴尬,让双方都陷入尴尬的境地。
所以,他们选择沉默而不是聊天。
如果你有幸遇见这样的人,请记住,他一定珍惜你们之间的感情,所以你也一定要珍惜。
03
不断完善自我的人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为什么总是没有时间学习?”
下面最热门的回复之一说道:“因为你花了很多时间社交。”
仔细想想,也的确如此。
闲暇之余,泡一壶茶,享受香气,拿起一本好书细细阅读。就在我即将进入状态时,突然的群消息提醒打断了我。
我忍不住拿起手机加入聊天,给大家讲世界各地的趣事。聊完,茶都凉了,我才翻了一页书。
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人,并不讨厌与所有人交谈,但他们知道此刻需要保持冷静,不能被琐事所干扰。
这世上勤奋的人很多,即便是天才也不会懈怠一天。
因为他们明白,今天懈怠,明天就会被淘汰。时间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延长或暂停,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来提高自己。
微信群里那些“沉默”的人很清楚这一点。
他们并不是不喜欢在群里聊天,而是他们深知世事难料,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此他们花时间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让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让生活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
我非常同意电视剧《好女孩》里的一句台词:
“朋友,不能整天把他们像小孩手里的玩具一样捧在手里,这就是珍惜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生活,要尊重彼此的空间。”
长期在微信群里“沉默”的人,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关注群里的朋友,也不代表他们不在乎群里那些曾经和自己一起欢笑过的朋友。
相反,他们只是喜欢独处,在喧嚣的世界中为自己寻找一片净土;
他们比较有分寸感,在各种利益冲突中,不去打扰别人,也是一种修养。
他们只是在不懈努力,提高自己,以期获得更好的未来。
时光荏苒,人生不过短短两万天。
希望你们微信里都有这三类“沉默”的朋友,也希望你们能更真切地做自己,不被世界所累,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点击下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