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媒大赛:科技创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助力大学生数字创新

2024-07-16
来源:网络整理

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创意大赛(简称“数字媒体大赛”)由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大赛组委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女科学家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业委员会协办,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创意大赛组委会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数字媒体大赛”已成功举办10届,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大学生学科竞赛名单。

一、大赛宗旨——科技引领未来创意变革时代

大赛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加速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协调发展,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改革创新;提高专业教师教学创新水平,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搭建校企政产学研产教融合平台,帮助大学生提升数字创意、设计实践、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能力。

2. 参与者

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高专)在校的各类学生均可参赛;毕业五年内的高校学生创业团队均可参赛,不限专业,任何人均可报名参赛。

3. 竞赛主题选定

大赛采用“自选专题”和“指定专题”两种选题方式,指定专题主办方及组委会将根据大赛进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指定专题包括:虚幻引擎(UE)作品创作、“科技+创意,讲好中国故事”专场、AIGC数字创意作品创作。自选专题包括:虚拟现实VR及游戏、移动应用开发、影视及动漫设计、智能产品设计、人居环境设计、数字艺术表达、数据可视化、电子书绘本设计、智能软硬件创意作品、微信小程序应用等。具体内容如下:

1. 指定主题

(1)虚幻引擎(UE)作品创作——参赛作品主题为“我的世界,我做主”。同时参赛团队需注意以下两点:(a)创作平台要求参赛团队必须使用虚幻引擎()完成作品创作,其他建模、贴图绘制等辅助软件不限,作品内所有音效素材及软件均须取得使用权。(b)参赛作品要求参赛团队根据主题要求,使用UE4/UE5创作素材、动画、可视化、特效、场景、蓝图、角色、道具、特效等虚幻资源素材及案例应用。

(二)“科技+创意,讲好中国故事”特别版——大赛主题要求 本届作品集主题为“青春演绎中国故事,创意传承中华文化”。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校、专业实践特色,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红色旅游等,创作参赛作品,进一步坚定爱国主义情怀、报国意识。该类作品创作平台无特殊要求,但须围绕主题进行创作。

(3)AIGC数字艺术创作——参赛平台要求该类别要求参赛团队使用国内AIGC平台如:、模型、文心模型、混元模型、统一模型、盘古模型等智能数字艺术创作工具进行作品创作,体现作品的创意性、科技感、智能化。该类别作品要求对AI生成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和设计表达,需提供生成的AI内容生成平台及关键词。

2. 选择你自己的主题

参赛团队可自主选择开发平台及作品主要内容主题,但作品须围绕“智能改变生活”和“创意提升品质”两大主题,自选作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

(1)虚拟现实VR与游戏——该类别作品对创作平台无特殊要求(虚幻引擎作品除外),创作的虚拟现实作品需采用VR、AR、MR、XR等多种虚拟交互技术完成,作品需具有较强的视觉沉浸感、用户体验感和互动性。游戏类型、游戏平台、游戏大小不限,但作品主题和核心内容需积极向上。

编程游戏开发_程序员游戏开发学什么_大学生怎么开发游戏小程序

(2)移动应用开发——该类别主要包括:Web应用及开发、APP移动应用开发(非游戏)、算法设计及应用等,不涉及原型设计或UI界面设计。参赛团队需运用合适的移动开发技术完成以上类型作品的开发。提交的作品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包括智能手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上的软件,提供信息管理、信息服务、移动应用、算法设计等功能或服务。

(3)影视动画设计类——本类别参赛作品包括:微电影、短视频、数字影像、纪录片、动画(2D或3D)、新媒体漫画等。参赛作品创作平台、主题内容无严格限制或要求,但主题须为“弘扬主旋律、讲述正能量”。自选作品主题及核心价值观须积极向上、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4)智能化产品设计——该类别参赛作品利用一定的设计软件,实现具有一定智能或功能的产品设计(功能设计或外观设计),设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居、医疗健康、运动健身等。参赛作品须提供作品创意草图、技术原理图,并通过效果图、实物模型照片等形式客观真实地表达设计效果和设计意图,版面须图文并茂、内容齐全、表达清晰。

(5)人居环境设计——本类别包括:城市景观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人居环境设计。完成的作品应能体现对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的关怀,能清晰地表达设计分析思路和设计思维过程。提交的参赛材料除应符合规定的参赛说明外,还须包括符合国家相关专业标准要求的完整设计图,并通过效果图、实物模型照片等形式客观真实地表达设计效果和设计创意。版式要求图文并茂、内容完整、表达清晰。

(6)数字艺术表达——该类别要求参赛队伍运用各种数字技术、设计软件和计算机程序,在二维和三维数字场景中创作平面设计、广告海报、3D场景、视频特效、数字角色等数字艺术作品。

(7)数据可视化 - 该类别指作品利用开源框架或编程,将数据以图表、图形和可视化设计元素的形式呈现给用户,以方便用户交互和了解数据本质。作品使用的数据源须可靠,呈现方式须合乎逻辑且易于用户交互。

(8)电子书及绘本设计 - 本类别作品须利用适当的图书设计平台和技术,完成电子书及绘本内容的策划、设计、排版及输出,实现图片、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类型的电子书设计,且作品可实现PC、手机或网络等跨平台交互展示。

(9)智能软硬件创意作品——本类别参赛作品须使用适当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和工具,创作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数字媒体技术作品,包括智能机器人、交互装置艺术、智能汽车、自动驾驶、交互影像等。

(10)微信小程序应用 - 该类别要求团队基于腾讯微信小程序平台,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开发小程序应用软件,完成的作品须遵守微信小程序设计指南、开发标准、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等相关协议及规定。

(11)其他——其他作品。此类别指参赛团队提交的无法明确归类为自行设计作品类型的作品;各类型作品内容须符合《2023年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技术作品与创意大赛参赛指南》的要求。

四、奖项

根据比赛安排,本次大赛设置“省赛(区域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级别奖项,每个级别均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全国总决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队指导老师将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等奖励;大赛组织工作优秀的单位将获得“优秀组织奖”。

5.大赛官方网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