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一对年轻情侣坐在扬琴前,弹奏着《超级玛丽》、《青花瓷》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网友感叹扬琴被称为民乐中的钢琴“太贴切”、“让大家知道中国音乐原来这么美”,也有人表示“这是势均力敌的爱情”。
这对95后夫妻今年6月在抖音注册了“扬琴CP”账号,两个月内,他们或一起自弹自唱,或邀请其他乐器演奏者同台演出,每周开播3场,观众已突破10万人次。“扬琴CP”还发布了11个视频,收获网友18.9万点赞,播放量超过300万次。
“扬琴CP”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玉琴CP”里的男孩叫叶宇钊,今年26岁,出生在香港,弹奏扬琴已有17年。叶宇钊9岁开始学习扬琴,后辗转马来西亚、香港、北京等地。2015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扬琴专业,连续7年攻读本、硕学位。该专业每年只招收一到两个人。
他的女友周婷婷今年27岁,专业学习扬琴23年,出生于广东,4岁开始学习扬琴,后从深圳艺术学校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扬琴专业,两人相识于本科、硕士7年学习期间。
叶玉昭(受访者供图)
两人都是专业院校毕业,曾在多个国家演出,毕业后分别加入中国民族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但由于疫情反复,线下演出受到一定影响。经常刷抖音的他们决定组建“扬琴CP”,发布扬琴演奏短视频、进行现场演出,以便更好地传播扬琴文化。
“其实第一场直播只有五个人看,但我们保持着平和的心态,观众逐渐多了起来。”叶玉昭说,看到这么多人喜欢扬琴,他们俩都很高兴。有的观众是特意过来听演奏的,也有家长和初学者过来咨询学习扬琴的事情,这成为他们继续直播的动力。
周婷婷(受访者供图)
历史上,扬琴于明末由波斯传入中国后,经过近四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传统民间乐器之一。在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等民间艺术表演以及粤剧、潮剧、汉剧等地方剧种中,扬琴都是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
但扬琴却是一种比较少见的乐器,它不像二胡、笛子那样特色鲜明、便于携带,虽然容易学,但要精通却比较困难,学扬琴的人很少,也很难找到专业的老师。
直播成为扬琴走向大众的新路径。随着演出越来越多,“扬琴CP”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也发生了变化。除了日常排练、公开音乐教学,他们还会创作新曲谱,或者排练网友想听的歌曲。在评论区,有网友希望听到热门流行音乐,也有人留言希望听到“凤凰于飞”“离骚”等专业音乐。
叶郁钊幼年时曾演奏乐器(受访者供图)
“我们其实都是院士。”周婷婷说,作为职业演员,两人从小就身处学术圈,习惯于追求“高端、前沿”的作品。要想演出大众喜爱的作品,就需要在专业美学与大众审美之间找到共同点。
直播过程中,有网友会对演员的精彩表演进行打赏。周婷婷表示,观众对演出的支持,是对演员们的极大激励。她希望未来专业能力和打赏收入能够相互匹配,让文化传承更加可持续。
与此同时,“扬琴CP”周边的很多人也加入到直播的行列。今年6月第40个国际乐器日,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与“扬琴CP”首次同台演出,就有超过20万观众点赞打赏。直播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刘月宁等很多人的认可。
周婷婷小时候会演奏乐器(受访者提供)
据抖音直播发布的《抖音2022民乐直播数据报告》显示,近一年来,抖音上民乐直播超过178万场,累计直播时长超过233万小时,87%的民乐主播获得打赏收入。截至今年6月,抖音上共播放87种民间乐器。
近日,抖音直播与中国民族乐团联合推出“DOU国乐计划”,由中国民族乐团提供专业演出指导,抖音直播提供产品和流量支持,共同打造民乐表演的第二舞台,帮助更多优秀民乐表演者在直播间收获新观众、新收入。未来一年,将帮助1000名民乐表演者月入过万元,让100名民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直播获得收入。中国民族乐团的100位艺术家也将入驻抖音,带来100场以上现场演出。
他们的 主页
“扬琴圈很小,大家彼此都认识或者听说过,直播让我们走出了这个圈子。”周婷婷说。无论哪个平台,音乐能吸引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唯一竞争优势就是好听。他们希望扬琴演奏能与时俱进,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更加贴近年轻一代,也希望大众的审美趣味更加多元化,真正把握音乐内核的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郭燕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