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北京华网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其中一项业务为:哔哩哔哩视频排名优化提升,和哔哩哔哩下拉词优化。
哔哩哔哩短视频排名优化,就是您发布的视频,在哔哩哔哩有排名,只要有排名,都可以进行优化到前3名。下拉词就是通过哔哩哔哩搜索时,能够让用户看到您的品牌名或者联系方式,也就是行业的热点搜索词,提升曝光度。您可以进入我们的公司官网或者联系商户经理微信ysfsyt1
哔哩哔哩负面搜索词顶掉【哔哩业务-合作愉快-请进】哔站下拉词B站 UP 主停更潮引发热议,原因竟是……
4月2日,#B站UP主发起停更风波#引发热议。
近期,不少哔哩哔哩用户发现,自己长期关注的多名UP主发布的视频均暂时停止更新,表示短期内不会再上传新内容。哔哩哔哩上的UP主为何停止更新了呢?
停播潮流来袭?UP主回应
4月2日,一位拥有近400万粉丝的B站主播表示,自己的账号被暂时封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他表示,目前整个团队都处于亏损状态,根本养不活一个团队。另一方面,目前的AI创作能力也是打压原创视频的一个原因。
仍在更新的B站高手表示,平台激励在逐渐减少,短视频的冲击也是部分原因。
此外,B站原有的个人账号数量在逐渐减少,而公司包装的账号数量在逐渐增多,视频制作成本也较低。
“今年B站的奖励机制做了较大调整。”一位在B站拥有数万粉丝的UP主告诉记者,一个数据与去年相差不大的视频内容,B站给创作者的收入可能只有去年的1/3到1/2。
这里的收入主要指的是哔哩哔哩在2018年1月推出的“bilibili创作激励计划”。该计划将根据视频播放量、点赞、金币、收藏等数据评估视频流量的价值,并按照规则给予UP主现金奖励。但随着哔哩哔哩近年来的持续亏损,来自哔哩哔哩的激励金额也持续下滑。
停更消息传出后,相关话题迅速引发网络热议,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其中,一位自称是哔哩哔哩小数码博主的网友称,之前哔哩哔哩上一个万播放量的视频售价在50-130元,但现在改革后,一个万播放量的视频售价只有0.01-3元。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身边并没有出现停更新的UP主,也有网友坦言直观的感受不是停更,而是优质内容太难找了。
据基金报了解,除少数百万粉丝的账号外,停更的UP主大多是粉丝数较少的账号。其中,一位粉丝数超过385万的UP主,在3月31日发布了一则视频。该UP主称,停更的原因之一是现在做视频不赚钱,甚至还赔钱,坚持下去有点困难。“可能很多人觉得,像我这样百万粉丝的大UP主,应该是很赚钱的团队,但其实不然。”该UP主坦言,幸亏自己起步早,在视频创作的红利期赚了一些钱,才能够坚持这么久。
随着话题持续发酵,另一位在哔哩哔哩拥有超过310万粉丝的UP主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被停职与经济形势无关,并强调“今年在哔哩哔哩的收入不比以前少”。对于哔哩打赏补贴政策的变化,该UP主表示并不清楚政策细节,“我只能说,奖励计划的钱不应该是全职频道收入的大头,如果是的话,可能说明现在还不是做全职频道的时机。”
此外,今天下午,前述拥有超385万粉丝的UP主也在微博澄清,称停播与否与哔哩哔哩无关,纯属个人问题。“另外,内容创作其实跟普通工作没什么区别,有人赚钱,有人亏钱,很正常,各行各业都有人来人往,没必要大惊小怪。”
UP主是怎么赚钱的?
对于B站UP主来说,B站内容变现主要通过平台激励和商业合作两个渠道实现。
平台激励主要是指对UP主创作内容的激励,即B站对UP主创作的自制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评价标准包括阅读量、粉丝量、粉丝币量、收藏量、点赞量等。
至于商业合作,评价标准就简单多了,就是看UP主能吸引多少商业品牌入驻平台,UP主吸引的合作越多,激励越大。
2021年5月,哔哩哔哩调整了创作激励方案,引入了播放渠道、用户转化后验证等多项考核指标,同时对不同指标的权重做了一定的调整。实质上是增加了商业合作的权重,减少了平台激励的权重。决定UP主收入的标准不再是视频质量,而是谁更能接广告。如此一来,就造就了“流量合并”现象。内容适合接广告、粉丝量巨大的头部UP主收入随着平台的投入不断上涨,而更多的中尾部UP主则根本难以在平台上谋生。
长期以来,哔哩哔哩UP主们出于自身兴趣爱好,自发制作上传视频内容,不以经济利益为第一要务的行为被形容为“用爱发电”。这也是哔哩哔哩能够维持内容量和社区活跃度的重要原因。但对于大多数个人UP主来说,长期“为爱发电”终究会耗尽电能。
“用爱发电”从来都无法支撑一个泛社区平台的“长治久安”,只有鼓励UP主通过商业合作扩大收入,才能真正留住创作者。
去年给UP主分发了91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年来随着哔哩哔哩政策的不断调整,UP主获得的视频收入持续减少,但哔哩哔哩分配给UP主的分红总额却逐年增加。
3月30日,哔哩哔哩(简称“B站”)公布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同一天,“哔哩哔哩去年给UP主分红91亿”登上微博热搜。
财报显示,2022年总净营业额为219亿元,上年为194亿元,同比增长13.0%。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5亿元,上年为68亿元,同比增长10.4%。2022年营业成本为180亿元,同比增长17.7%,收入分成成本(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91亿元,同比增长17.9%。
净亏损75亿元,UP主拿走91亿元,对于想要实现盈亏平衡的哔哩哔哩来说,这可谓是喜忧参半。
好消息是,创作者激励是哔哩哔哩内容生态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其巩固内容生态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收入分成有助于吸引优质创作者,通过内容吸引用户。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哔哩哔哩全年总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的一大推动力。
令人担忧的是,相较于2021年,哔哩哔哩去年的收入分成和运营成本增幅高达18%,超过了总收入13%的增幅。也就是说,哔哩哔哩要想实现盈亏平衡,成本控制只是一方面,最大的压力还是在增加收入上。
“为爱发电”还能持续多久?
从2019年跨年演唱会开始,哔哩哔哩就一直在尝试进一步扩大用户年龄层和兴趣群体。从2019年超过1亿的月活跃用户,到2022年第四季度的3.26亿,哔哩哔哩一步步的“破圈”,也意味着大量不同圈层人群的涌入,这必然会对原本“小而美”的社区氛围造成冲击。
对于平台来说,社区能够承载的商业内容足够多,也有潜力承载更多的商业内容,这也是其商业价值的体现,因此B站也在大力鼓励UP主承接广告。
虽然机制调整后内容创作的激励被大幅削弱,但哔哩哔哩也在不断完善升级商业基础设施,推出官方商业合作平台“花活”、直播、贴吧广告等,不断拓宽UP主的赚钱途径。但如何管理创作者的私域广告,如何掌控商业链条,是哔哩哔哩目前面临的难题。
对于今年的计划,陈睿表示:“今年我们公司的业务会更加专注,整个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两件:第一,增收减亏;第二,DAU健康增长。”
过去,创作氛围和内容是哔哩哔哩相较于其他平台最大的优势,现在,在实现收支平衡的小目标之前,哔哩哔哩首先要想办法留住优秀的UP主。
综合自央视网、中国基金报、第一财经日报、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