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移动支付越来越流行。大学生有多久没有用过现金了?他们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是多少?他们对移动支付了解多少?
近日,中国青年网对全国102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大学生将手机支付作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超七成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携带现金,超三成大学生记不清上次使用现金是什么时候,超七成大学生每天多次使用手机支付,超八成认为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增加,超五成大学生每月手机支付总额占其总消费的75%-99%。手机支付虽然方便、快捷、及时,但不少大学生认为存在“个人信息易泄露”、“安全性不高”等隐患。
移动支付是九成以上大学生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在接受调查的1021名大学生中,94.42%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支付作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其次是卡支付(4.02%),现金支付仅占1.47%。调查中,97.8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支付更加便捷,而只有2.15%的大学生认为现金支付更加便捷。
“感觉手机没电了就没饭吃了。”潍坊科技学院大二学生张曼仪经常使用手机支付。他说,手机支付已经渗透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吃穿住行,只要扫个二维码就能支付。“有时候家人会给我现金,但我也会把钱存到支付宝或微信里。”
西南石油大学大二学生兰兰告诉记者,手机支付比现金支付更加便捷。“使用手机支付,一来不用口袋里装钱,不容易丢失,还能免去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二来可以随时随地支付,而且没有金额限制,只要手机有电就可以;三来,手机支付节省时间,免去了商户找零,不会出错。”
超过 70% 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携带现金,超过 30% 的大学生不记得上次使用现金是什么时候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一部手机走遍天下”已经成为现实。那么,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多少人随身携带现金呢?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2.53%的大学生随身携带现金,77.47%的受访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携带现金。
你多久没用现金支付了?数据显示,31.54%的受访大学生记不清自己上次用现金支付是什么时候,14.79%的受访大学生三个月没用现金支付,其余大学生一个月、半个月、半年没用现金支付,占比分别为12.44%、11.46%、11.26%。
近半年来,宁波财经学院大三学生俊琪买东西基本都用手机支付,无论出去吃饭还是逛街,只要带上手机就可以,“一部手机就够了,不用带现金。”
安徽大学大四学生王博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他很少在钱包里带现金,一般都是用手机支付,很方便。“我已经快四个月没用过现金了,也不打算用现金了,太麻烦了。钱包里仅有的20元钱,是爸爸给的打车钱,到现在还在钱包里。”
超20%大学生钱包里没有现金,超70%每天多次使用移动支付
你的钱包里有多少现金?调查显示,30.36%的大学生钱包里现金少于50元,30.17%的大学生钱包里现金在50-100元之间,其次是15.67%在300元以上,2.15%在300元以上,1.57%在5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08%的大学生钱包里不放任何现金。
“我钱包里大概有30元,大部分都是硬币,有时候会用它们坐公交车回家,或者从学校去城里。”周口师范学院大三学生王梦瑶告诉记者,除了用校园卡吃饭,她每天还会用手机支付一些生活用品。“我觉得现在出门不带钱包也可以了,但充电宝一定要带。”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的频率是多少?调查数据显示,75.42%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多次,19.78%的大学生每天使用一次,3.53%的大学生每周使用一至两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三学生柴琪琪告诉记者,除了在校内使用校园卡外,她在校外基本都使用手机支付,“每天用两三次,感觉对手机支付已经形成依赖了,没有手机支付什么都做不了。”
超八成大学生使用移动支付频率增高
手机支付的使用次数在增加吗?调查显示,87.0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有所增加,9.6%认为没有太大变化,3.33%的受访者没有察觉到。那么,手机支付金额占总消费金额的比例到底有多大呢?数据显示,53.09%的大学生每月通过手机支付的消费金额占“总消费金额的75%-99%”,其次是“总消费金额的50%-75%”和“总消费金额的100%”。
“最近使用手机支付比较频繁了。”新乡学院大二学生陈果告诉记者,受近期天气转冷影响,自己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增多,主要用于增添衣物、购买保暖物品。
超九成大学生认为移动支付更便捷,超七成担心个人信息泄露
现阶段,手机支付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呢?调查显示,96.96%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支付的优势是“支付便捷”,其次是“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的风险”和“支付快捷及时”,选择这两项的大学生分别占比77.96%和65.23%。
“方便又快捷。”新乡学院大二学生石雅茹告诉记者,她在外地上学,父母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把钱转入她的账户,足不出户,几分钟就能完成操作。
与此同时,大学生对于手机支付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调查显示,76.89%的大学生认为手机支付的缺点是“个人信息易泄露”,其次是“安全性不高”,有44.56%的大学生选择了这一缺点。
高校教师提供确保大学生付款安全的建议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何奎奎认为,“无现金化”时代已经到来,手机支付方便快捷,可以避免携带大量现金的风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手机支付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此,何奎奎建议,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支付时,首先要注意个人信息安全,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提高鉴别能力,防范手机诈骗。其次,还要避免与手机支付相对应的网络信用,主动远离网络信用,学习网络信用相关的预防措施,如果遇到财务问题,一定要告诉家人、老师,避免落入骗子的圈套。第三,建议大学生保持理性消费,在自己的消费能力范围内消费,反对浪费、攀比等不健康现象,以性价比为准则,有计划、有节制地消费,做理性的消费者。
“近年来,大学生使用手机支付消费已经十分普遍。”南昌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夏雨生认为,在选择支付方式时,支付方式的安全性、操作流程的简便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对此,夏雨生建议,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盲目消费、过度消费,每次购物前尽量做好购物计划,理性消费。其次,购物时要三店比价,选择信誉度高的店铺。交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第三,当发生网购纠纷时,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主动了解退换货流程,必要时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