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从 ICU 转入普通病房,扭亏为盈曙光初现但仍面临挑战

2024-07-23
来源:网络整理

经过苏宁易购多方抢救、紧急输血、长时间休养、自我恢复,终于将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

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看到了扭亏为盈的一线希望,但这是非经常性损益助力的结果,公司主营业务仍未完全恢复。

更重要的是,公司资金紧张压力和流动性警报尚未完全解除。

盈利能力的曙光

随着ST易果(.SZ)半年业绩预告的披露,公司20多万股民终于看到了一线希望。

今年1-6月,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000万元至盈利4500万元,在此范围内,无论最终审计结果如何,与去年同期19.3亿元的亏损相比都将有明显改善。

事实上,今年年初,公司经营状况尚不明朗,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8亿元,同比下滑20.68%;归母净利润则亏损近亿元,并无明显好转。

二季度伊始,公司继续以降本增效为抓手,提升管理运营效率,带来人工效率、楼层效率的环比提升。在老旧小区,我们一方面围绕用户需求精准获客;另一方面借助直播、即时配送等本地生活平台,拓展门店获客渠道。

同时,公司适度加快核心商圈门店扩张升级,提升购物体验及单店规模,销售环比改善。

数据显示,Q2,公司中国大陆家电、3C及家居生活专业店可比店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约20.1%。

经上述调整后,公司二季度扭亏为盈,预计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4700万元至1.42亿元。

虽然只是单季度盈利预估,但对于苏宁易购这家持续大出血的公司来说,却是一个好兆头,自2020年以来,该公司已连续四年归母净利润巨额亏损,累计亏损额逾678亿元。

但需要指出的是,ST一果业绩明显好转并不意味着公司主营业务全面复苏,上半年处置子公司及债务重组带来约5-6亿元影响,本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预计仍为亏损5-6亿元。

事实上,自2014年起,苏宁易购已连续十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过857亿元。

苏宁易购之所以能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靠的就是高超的资本操作和对规则的极致运用。2015年,苏宁易购与阿里巴巴结盟换股,这是张近东为数不多的明智决定之一。多年来,阿里巴巴的股票曾多次救苏宁易购一命。

还不能放松

苏宁易购用什么支付_苏宁易购支付用什么支付_苏宁易购用什么支付方式

经过长期的失血,苏宁易购终于在2021年遭遇了流动性危机。

当时,由于无法按时向供应商付款,苏宁易购各渠道都出现了缺货、甚至无货可卖的情况,“五火宁”这个名字就是由此而来。

重压之下,作为公司创始人、掌门人的张近东已无法独自承受,公司总部所在地江苏省向张近东伸出了援手。

2021年7月,由江苏国资牵头的新零售基金二期以5.59元/股、总对价88.25亿元收购张近东等股东持有的苏宁易购16.96%股份,张近东失去对苏宁易购的控制权。张近东随即辞去董事长等所有职务,仅担任名誉董事长,继续为公司建言献策。

苏宁易购第一大股东阿里巴巴派出老将黄明端接手,黄明端长期执掌高鑫零售,拥有丰富的连锁零售行业经验。

黄明端一上任就对苏宁易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用一年多时间,果断关闭了亏损严重的红孩子母婴店、家乐福超市、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等,合计关闭门店超过1万家,其中,600家。2019年,苏宁易购收购了拥有200多家门店的家乐福中国,到2023年底,仅剩下4家门店。

在关闭门店的同时,公司正在其具有优势的家电、3C等领域加速开设新店。

2023年4月,苏宁易购董事会更换,时年68岁的黄明端卸任,将振兴苏宁的重任交给了更年轻的“苏宁人”。

1977年出生的任军当选新一任董事长,同时兼任总裁。他是苏宁的老员工,22岁就加入苏宁,曾是苏宁最年轻的副总裁,还担任过董事会秘书、董事等职务。这样的情况,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在任军的带领下,2023年,苏宁易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2.2亿元大幅收窄。

这是战略收缩、回归核心业务的结果。

剔除家乐福大型超市业务关闭的影响,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增加22.39亿元,同时公司注重特色化产品价值链建设,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由2022年的18.85%(剔除采购费用增加后的综合毛利率)提升至20.62%。

但从财务角度来看,苏宁易购还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

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仍高达91.70%,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408亿元,而同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38.1亿元,面临巨大的短期还款压力。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触发违约、提前还款事件的银行贷款本金及利息为人民币191.38亿元;截至今年3月31日,逾期应付款人民币327.89亿元。

今年以来,ST一果股价持续下跌,6月25日创下1.12元/股的历史新低,同日,公司召开董事会,紧急推出回购预案,拟在未来三个月内投入8000万元至1000万元人民币,以不超过2.04元/股的价格回购公司股票。

而在此之前几天,公司已有31名董事、高管及业务骨干人员提出增持计划,虽然增持总额500万元只是杯水车薪,但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态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