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信息
1、国务院“互联网+监察”官方小程序正式上线。国务院“互联网+监察”正式上线,这是国务院办公厅为配合监察工作推出的一款政务微信小程序,为公众留言、反馈意见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微信上提出监察建议。
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务民生小程序正在投入使用,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治安、便民、医疗、公共交通等领域,渗透到政务民生的各个环节,为微信用户提供各类便捷的政务民生服务。未来,小程序及城市服务将继续深化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实现政务民生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2、中国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超11亿,小程序影响力持续发酵。今年,腾讯微信“扫一扫买”服务荣获德国iF设计奖金奖。目前,该服务已惠及众多用户,应用场景最为集中的是在超市。以沃尔玛为例,小程序实现了线下结账无需排队,提升了线下购物场景的效率。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沃尔玛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已增长至16.7万,其小程序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增幅显著。在业内看来,未来小程序仍将扮演连接器、工具箱等角色,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小程序SEO时代到来。近日,微信更新了7.0.4版本,最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首屏“下拉使用小程序”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屏下拉微信信息页,可全屏展示“最近使用”小程序和“我的小程序”。底部新增删除按钮,长按可调整我的小程序位置,以及删除小程序。也可以长按最近使用的小程序,拖拽到我的小程序列表,将小程序添加到我的小程序中。
微信用户可以直接在小程序中搜索文字内容,例如用户在微信搜索小程序时输入“篮球”,就会出现微信小程序中相关的PS文章、视频、课件等,让用户获得更多、更精准的搜索流量,更加人性化。
4、百度与瑞士驻华大使馆签署联合意向书:首个国家级小程序上线。4月25日,首个国家级小程序“瑞士”在百度App正式上线。据介绍,“瑞士”国家级小程序不仅提供瑞士权威信息和旅游景点信息,还提供签证等出境相关信息。未来,这款智能小程序还将继续推出更多功能和服务。
5、手机淘宝支付宝小程序用户规模突破1亿。据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在3月份移动互联网App用户规模增速排名中,支付宝位列前十,同比增长24.3%。支付宝小程序为阿里巴巴电商业务板块拓展了用户渠道,手机淘宝支付宝小程序用户规模突破1亿。这表明在下沉市场表现亮眼的支付宝开始展现反哺阿里巴巴生态的能力。
6、百度智能小程序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多场景精准获客。百度智能小程序“不凡·智赢未来”主题巡展在郑州举行,为中小企业带来多重商业机会。企业通过升级为智能小程序,可以更轻量地展示内容和产品,并借助百度搜索和信息流的分发优势实现精准获客。
另一方面,百度智能小程序构建的开源联盟生态已逐步开放,多个垂直头部应用形成的流量矩阵帮助企业从多场景、多维度捕获长尾流量。找到合适的人还不够,留住合适的人更重要。智能小程序将流量变得更加精细化、运营化,有效帮助企业完成引流、转化、留存的闭环,最终帮助企业实现商业转型。
7、《复仇者联盟4》有多火?支付宝共享3D眼镜小程序访问量飙升。据支付宝今日公开数据显示,随着《复仇者联盟4》的热播,支付宝共享3D眼镜小程序访问量飙升,在日增率前十的支付宝小程序排行榜上占据了三席。其中,喵喵租眼镜、OYO共享眼镜、静享这三个支付宝小程序的日增率分别达到463.40%、459.20%、412.50%。在芝麻信用的加持下,支付宝小程序在新租房经济中表现亮眼。 租赁项目从早期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逐渐转向更为丰富的书籍、汽车、大家电、3C数码产品、服饰配饰等,并孵化了易而三、女神派等一批行业独角兽。
微信圈信息
8、顺丰速递员工偷拆客户包裹发微信炫耀、加微信骚扰 顺丰速递展开调查 4月22日下午,微博用户@双下嘴仙女沛金金发文称,顺丰速递员工偷拆客户包裹、加微信多次发信息骚扰。在她向顺丰速递投诉后,该快递员又发微信称,自己也曾用其他客户的东西发微信“忽悠朋友”,并不认为自己有错。
对于此次事件,4月22日晚,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官方微博@顺丰集团 对此作出回应,向涉事当事人致歉,并表示绝不容忍、绝不纵容任何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行为准则的不当行为,并已展开调查。
9、发布虚假信息将受处罚。中信保诚人寿保定中心支公司收到罚单。互联网的出现给保险营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家的自媒体既是业务拓展的渠道,也是工具。但由于信息审核薄弱,自媒体成为保险销售误导、虚假信息传播的高发区,目前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通过朋友圈、微信群、微博平台发送误导性信息推销保险的行为,目前已成为监管部门关注的领域。
10、“你的微信发现远程登录信息”?别点。近日,一条名为“微信账号远程登录短信提醒”的诈骗短信让不少人“中招”。这条短信其实是假基站发送的诈骗短信,一旦打开链接,很可能被诱导输入微信账号、微信密码、支付密码、验证码等,后果不堪设想……微信官方输入账号密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微信手机客户端登录页面,其他任何要求你输入账号密码的网站页面都是假的,官方不会通过短信通知你任何异常用户状态。
11.腾讯起诉“吹牛”抄袭微信红包界面,索赔500万元。因“吹牛App”采用了与微信类似的红包界面和聊天表情,腾讯起诉“吹牛App”的开发运营者北京清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庭审中,合议庭就微信红包聊天气泡、微信红包打开页面是否具有独创性、相关页面是否构成产品装潢并造成混淆误认、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是否适用于本案、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被告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等争议问题进行了详细审理。双方就案件争议问题进行了充分辩论。
12、微信官方警告:你手机里的“微信”可能是假的!近期,全国各地发生多起类似微信诈骗案件。使用微信时总是弹出广告,不小心点击了不知名的网站?微信官方客服表示,官方微信不会弹出广告。因为我们收到多起类似反馈,经核实,这些广告并非微信推送,而是加密网络传输协议被破解导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安装了一个假冒的微信。除了手机预装的APP外,网上还有不少商家在销售假冒微信及相关插件,通过层层分销代理,形成以软件开发商为利润链顶端的灰色产业链,把假冒微信传播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13、《复仇者联盟4》上映,看过的观众泪流满面,没看过的观众哀求“不要剧透”。《复仇者联盟4》首映首日预售票房就达到2.5亿,打破了此前《变形金刚3》保持了7年半的纪录,创下了中国电影史首映日票房新纪录。然而怀着激动的心情看首映的人太多,也造成了一个必然现象——剧透的观众和反对剧透的观众又打起了架。不少没来得及进影院的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强烈要求已经看过的观众“不要剧透”,也有不少人表示“不敢再看朋友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