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支付产业数字化发展必须坚守安全底线

2024-07-24
来源:网络整理

9月24日,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论坛上就数字化时代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发表看法。他表示,展望未来,从信息化、市场化到数字化的今天,支付行业有望在下一个黄金十年迎来跨越式发展。支付行业数字化是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加快提升数字化安全水平,支付行业数字化发展要坚守安全底线,从事金融业务的必须接受监管、必须持牌经营,持牌机构必须回归业务本源,聚焦支付核心业务。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互联网公司利用子公司将支付业务与信贷等其他金融服务交叉嵌套,形成业务闭环,业务流程难以打通,极易导致风险跨市场蔓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没有深刻领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内涵,没有充分理解和把握金融业务的风险性质和业务边界,希望此类机构改进定位,积极配合监管,切实整改超范围信贷业务,消除利用支付服务拓展跨金融业务的风险。

范一飞透露,下一步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建立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将互联网贷款业务纳入商业银行宏观审慎评估(MPA),对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实施监管防止个人过度负债,规范互联网贷款资金流和信息流向。根据数据重要性、安全事件影响范围等,实施严格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按照不同分类、不同层级实施不同程度的安全管控。

范一飞表示,支付行业数字化是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新世纪以来,支付行业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跨越式发展,第一次是2001年至2010年,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支付行业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紧密推动支付清算系统等业务系统建设,全面实现支付业务网络化处理,大幅提升了支付效率,特别是大额支付系统作为全社会的资金中心,在当今支付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互联网大额支付生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支付产业发展趋势_中国支付产业网_支付产业网

第二次是2011年至2020年,支付行业受益于市场化推动,解决了包括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个人账户分类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设、移动支付项目等诸多长期存在的问题,支付市场全面开放取得突破。在此期间,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零售支付充分竞争,场景化支付方式不断丰富,支付体验不断提升,移动支付异军突起。

范一飞认为,展望未来,在数字化的驱动下,电子支付服务将全面普及,服务便捷性将全面提升,多维度业务数据将充分丰富,而这伴随而来的是业务流程的完善、风控的优化、市场的拓展。随着新技术的深入应用,非接触式、智能化、一体化将成为数字支付行业的关键词。对于中国来说,数字支付服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数字货币、数字账户开立、数字账单、数字银行卡、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汇款、数字化网点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此外,数字化顶层设计加速推进,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数字化监管转型初显成效,数字化标准规范建立,成果丰硕。

“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数字人民币是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新技术对流通现金(M0)进行数字化,旨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通用的技术货币。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内部封闭测试。”范一飞说。

范一飞总结说,我国支付行业数字化起步早,目前正处于纵深发展的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新旧发展阶段交织、新老问题并存。比如,大部分持牌机构数字化转型力度不够,发展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采集到的数据不能有效利用,数据挖掘力度不够,造成数据资源的浪费;老问题还集中在利用数字化发展的成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比如,跨境赌博正加速从四面八方渗透到境内,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跨境赌博隐蔽性强,反侦察水平高,斩断跨境赌博资金链,遏制跨境赌博蔓延成为当前金融领域的重要任务。

因此,为加快支付行业数字化发展步伐,范一飞提出五点建议,包括前文提到的加快提升数字化安全水平等。具体来说,在加快数字化发展理念转变方面,要摆脱占有数据生产要素等传统惯性思维,解决“占而不用”等突出问题,让“数据矿产”大放异彩。在加快完善对新发展格局支撑方面,要加快实施移动支付便民化业务方案,解决境外游客使用移动支付的突出问题。在加快优化数字化协同治理方面,要重点大力整治跨境网络赌博,把打击跨境赌博违法行为作为重中之重;支付清算协会要利用支付清算数据加大对无证赌博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非法第四方支付平台的监控,采取全链条穿透分析手段,有效监控资金流转。 在加快数字化发展应用方面,做好数据治理是数字化监管的必由之路,要坚决推进数据共享。加快建设共享依托的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等基础设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