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手机卫士与银联合作,提升移动支付安全保障

2024-07-25
来源:网络整理

由于我在国外,没能参加16号360手机安全与银联合作签约仪式的媒体发布会,昨天看了齐总的演讲,对手机安全的分析很准确。

在移动互联网盛行的这几年,移动支付安全一直处于起步阶段。就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妈妈是淘宝的重度用户,由于她在家里地位最高,所以我不能跟她提这件事。她想买东西,你就买吧,但是记得要使用安全的网络环境,不要用乱设备买,不要在公共wifi下用手机支付,不要点击乱链接,不要随便下载一些软件……她一开始还有些担心,尤其是看到我转发给她的一些消息之后,但她还是忍不住在一些不安全的环境中买东西。这一切我完全不能理解,只能给她开一个专门的账户,里面保证长期余额不超过1万元,如果哪天真的出了事,损失也有限。

国内像我妈这样的用户还有很多,他们很难理解支付安全,也几乎没有人愿意为此放弃操作体验,让购买过程变得非常复杂。大部分人只能抱着侥幸的心态,希望自己不是那个倒霉蛋。所以这就给了黑产行业很大的可乘之机。GSM嗅探、MITM等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只要拿几个工具,扫街抢钱就行了。文章里多次谈到移动支付,在现阶段还是很不安全的,但用户只能忍受这种不安全的解决方案,这是不可接受的。

移动支付安全最大的难点在于,它并不是支付公司或者安全公司单方面能够解决的问题,从数字证书、设备、软件安全到风控、赔偿制度,都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做到安全发展、保护用户。不仅如此,相比PC安全,移动安全还具有更大的技术挑战。

从OS角度看,如今安卓手机的安全水平已经不如十年前了。至于安全性,你可以算一下每年需要从微软下载多少个补丁,除了这些补丁之外,漏洞还是非常多的,360著名安全专家袁戈发现的一些漏洞,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从应用角度看,手机APP和网页防御难度都很大,网站有URL可以验证真伪,而手机APP用户的判断基本都是看外表,模仿一个应用,很容易就能被钓鱼,盗取用户的重要隐私,比如登录、支付密码等。

相比PC端,移动设备更需要360手机安全这样的产品,能够在暗处拦截恶意链接,保护用户隐私。

如果说软件安全是一个平面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则是立体的。比如,移动设备的上网环境就不是固定的,你可能需要连接各种Wi-Fi网络,连接不安全的假SSID。即使在你认为安全的WiFi环境中,与你处于同一WiFi上的用户也可以轻易地进行ARP欺骗,劫持你的网络通讯数据。他特意派人住在竞争对手酒店隔壁的房间,由于共用同一个Wi-Fi,他可以利用中间人攻击获取重要数据,后来他直接拿到了竞争对手的投标,抢走了一个价值数千万元的项目,让竞争对手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另外一方面就是金融公司的数字证书和风控,由于移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用户可能比较复杂,授权体系和操作部分并不像PC那样固定在一个地方,而是很不规则的,上网地点固定也导致很难识别某项操作是否是设备主人本人执行的。这方面,360作为手机卫士的难度和挑战要远大于PC卫士。

支付安全在哪里找_360安全支付_支付安全风险怎么解除

可见,移动支付的安全需要海陆空的联防联防,并非一家公司能够做到,安全公司除了在路由器层面净化互联网环境、在应用层面保护用户免受欺诈侵害外,还要与金融公司合作,让其提供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行为分析,在末端层面强化风控能力,将渗透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360与银联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首次将移动支付安全防御体系做成立体化,具有历史意义。

去年我问过360首席隐私官谭晓生,为什么招募那么多业内顶尖的安全人才,他告诉我360是主打企业安全。我当时有点纳闷,觉得一家互联网公司从TOC转向B,是一件大事。从业务角度看,传统企业安全市场并不是最好的扩张路线,现在看来,360在BYOD、云安全、大数据行为分析等方面的扩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和企业合作,提供更安全的服务,服务最终用户。

除了安全公司、支付公司,整个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用户自身的安全意识。这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盗门,经不起你开门,不管安全产品有多好,还是有很多手机喜欢裸奔,用户数量大到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黑色产业链,用户的清白程度也是风控最难的一环,360率先推出网购首付补偿,一方面是为了增强业务数据分析、改善风控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用户宣传基本的安全意识。每当看到用户在公共wifi网络上使用支付,我就想,只要我打开,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劫持他的血汗钱(短信可以通过GSM嗅探抓取数据,技术上是无法防御的),心里就会担心又无助。

PC安全花了5-6年的时间发展起来,面对更大规模的移动终端,只有产业链的协同,以及对用户的不断教育,才能真正建立起安全的移动互联网。

人生是一场戏 李歌出品

【微信号】

人生就像一场戏,全看你的演技。

李哥开通了私人微信号: ,女生请加我,男生加我前请说明目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