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 日起银行账户分级,你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账户吗?

2024-07-25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规定,自12月1日起,个人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一类账户,如已拥有一类账户,则开立另一个一类账户时只能开立二类、三类账户。不同等级的账户意味着不同的功能和限额。

对账户进行分类,限制高安全账户数量后,我们该如何管理账户?账户类型变更是否方便?这些变化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简单介绍一下123类账户:

一类账户:就是“老婆账户”,功能齐全,就像大家手里的借记卡一样,想转多少钱就转多少钱!

二类账户:即“老公账户”,不可存取现金,只能转入“老婆账户”(一类账户),虽然不能对外转账,但是帮老婆理财、清空购物车还是可以的!

三类账户:为“儿童账户”,只能用于小额消费,余额不得超过1000元。

【上】央行五大新规详解

(1)转会有个“后悔药”

ATM 转账可在 24 小时内撤销

央行明确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支付机构在提供转账服务时应当执行以下规定,为储户提供即时到账、平日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储户作出选择后方可办理业务。

此外,除向本人银行账户划转外,个人通过ATM机进行资金划转的,发卡银行在受理申请后24小时内办理资金划转,在发卡银行受理申请后24小时内,个人可向发卡银行申请撤销划转,受理银行应在结果界面上明确该笔划转业务的处理时间和可撤销条款。

解释

在进行转账时,如果选择在银行柜台办理,则需要在安全性和时效性之间做出选择,比如是实时到账还是隔天到账。

如果您选择通过 ATM 转账,您将需要等待 24 小时才能让转账资金到达您的账户。不过,您也有在 24 小时内后悔的权利。如果您突然意识到自己将钱转错了账户,您可以向您的银行申请取消转账。

(2)开户限额

一个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I类帐户

央行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法人,下同)在同一家银行只能开立一个一类账户,已开立一类账户后再开立新账户的,必须另行开立。新规实施后,个人使用的银行结算账户将形成以一类账户为主,二类、三类账户为辅的账户体系。

一类账户为全功能账户,可用于存款、转账、消费缴费、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使用范围和金额不受限制。个人工资收入、大额转账、银证转账以及缴纳医保、社保、养老、公积金等业务应通过一类账户办理。二类、三类账户功能受限,需与一类账户绑定使用。

解释

2015年底,央行公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按照小额支付注重便捷、大额支付注重安全的思路,将个人互联网支付账户分为三类,一类账户无限制,二类账户每日支付限额为人民币1000元,三类账户每日支付限额为人民币1000元。

也就是说,I类账户是功能齐全的账户,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借记卡;II类账户的资金来源于I类账户,包括在直销银行和微众银行等互联网银行开立的账户,II类账户可以存款、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支付账单等。II类账户和I类账户最大的区别就是II类账户不能存取现金,不能向非绑定账户转账。III类账户主要用于线上支付和线下手机支付。III类账户和I类、II类账户最大的区别就是III类账户只能办理小额消费和账单支付,不能办理其他业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II类、III类账户只能办理小额消费和账单支付,没有实体卡,只能绑定借记卡。

央行新规对一级账户数量进行了限制,一人全国一个账户,银行管理起来更方便,你也更容易记住,防止骗子买卖银行卡信息或者冒充开卡人盗取你的钱财。

(3)银行取消“漫游费”

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

央行规定,银行对跨行现金存取、转账等服务收取远程办理费用的,应自9月30日起3个月内免费。

解释

由于一个人在全国范围内只能在一家银行开设一个可以存取现金的账户,央行还取消了跨行存取款和转账的手续费。

此举有点像手机运营商取消“漫游费”,这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一张卡就能走遍全国,不用担心异地取钱的手续费,也不用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了。

不过,我要提醒大家,这次央行的规定是针对跨行存取款和转账业务的,跨行服务费还是会照常收取,如果想跨行服务免费,就得用手机银行。

(4)转移的次数和金额必须“商定”

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机构受到限制

相较于银行柜台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支付机构网站等非柜台渠道无法与操作人员面对面沟通,难以确认账户实际操作人员是否为账户持有人。出台三项措施阻断异常交易,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

首先,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事先与客户约定支付限额和交易次数,超出限额和交易次数的,必须到银行柜台办理银行账户转账,不允许支付账户转账。

二是强化安全验证方式。除向同一银行账户转账外,银行为个人办理非柜台转账业务时,单日累计金额超过5万元的,应当使用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验证方式。

三是大额交易催缴。企业和个人银行账户每日非柜面转账金额分别超过100万元和30万元的,银行应出具大额交易催缴通知,经企业和个人确认后方可转账。

解释

根据央行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银行为储户开通非柜台转账服务时,应当与储户签订协议,约定非柜台渠道向不同银行账户、支付账户转账的每日累计限额、交易次数及年度累计限额等。如超出限额和交易次数,应到银行柜台办理。

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微信、支付宝等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支付工具在转账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大额资金转账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再次确认,在进行大额转账时,建议大家还是去银行办理吧。

(五)清理“僵尸户”

账户6个月无交易,将暂停非柜台服务

央行新规还规定,对自开户之日起6个月内无交易记录的账户,银行应暂停非柜面服务、支付机构应暂停一切服务,直至单位和个人向银行、支付机构重新登记、核实身份后方可恢复业务。

解释

据公安机关介绍,犯罪分子购买大量账户、以虚假名义开立账户后,部分账户并不会立即开通。正常情况下,个人账户开通后一般都会立即开通,长期不使用的账户应视为异常,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果监管严格,就不会再出现有人拿着一堆身份证去银行办卡、盗取“僵尸”账户成为电信诈骗“基地”账户的情况了。

央行的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个人身份被用于犯罪目的,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手上有很多张银行卡,但经常使用的只有一两张,因此出现很多“僵尸卡”。

虽然大部分银行都会清理没有余额、长期未使用的休眠卡,但是央行新规给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果需要激活一张长期未使用的银行卡,可以到银行重新确认身份即可。

[II] 影响你的消费!下个月开始,你应该这样管理你的银行账户

(1)“大金箱”与小额消费挂钩怎么办?

三类账户就像三个不同的钱包,I类账户就像“大钱箱”,主要资金存放于其中,对安全性要求较高,不需要每天出门携带;II类账户就像“钱包”,用于稍大额的日常开支;而III类账户则相当于“零钱包”,用于金额较小、频率较高的交易,比如手机支付、二维码支付等。

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主动管理自己的账户,对经常使用网上支付的账户进行降级,根据需要对不同的账户进行分类管理,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资金安全,还可以方便支付。

如果你的工资卡已绑定支付宝、微信,用于日常消费,可以将“大钱柜”卡变身“小钱包”,为自己家庭的“大收入大支出”办理新的工资卡,无需重新绑定。

(2)这些日常小额款项如何从工资卡转出?

工行个人金融部项目管理部总监张航宇表示,有的客户把重要的工资卡绑定在支付账户上,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客户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开立不同类型的账户,以降低风险。

具体方式上,客户可以在工资卡绑定的基础上,通过各银行渠道开立二类或三类账户,绑定支付账户,工资发放后,部分资金从工资卡转入二类或三类账户,用于网上小额消费支付,其他资金依然存放在工资卡中,这样通过二类、三类账户实现账户风险隔离,完全保证工资账户资金安全,支付有一定的限额,所以一旦出现风险,损失也能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3)不同账户类型之间如何调整、转换?

各家银行规定不尽相同,以工行为例,此前银行开户方式分为线下实体开户和线上电子开户两大类,线上开立的账户均属于二类。未来二类或三类账户将升级为一类账户,对客户身份核实的要求会更高,需要客户到网点现场核实身份。而一类账户将降级为二类或三类账户,开户方式相对简单,客户在基本身份确认后即可进行调整。

(4)二类账户、三类账户都是虚拟账户,请问可以在哪里申请?

据悉,目前个人足不出户就可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在线申请开立二类、三类账户。

(5)直接把钱转入支付账户安全吗?

支付账户转账认证级别与ATM转账类似,实名认证账户间转账需要经过多重认证,级别越高的账户间转账错误越少。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三类账户。

(六)专家解读:账户使用管理需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这么多账户该怎么记录?以后要是升级新卡,能不能更快一些?很多用户担心升级卡麻烦、耗时,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账户安全。

中国社科院支付结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耀表示,以前我们的账户管理不严格,一人有多个账户,很多账户都不是本人注册的。随着手机使用便利,大家对账户、支付越来越随意。但其实,基于账户支付是一种严肃的法律行为,应该认真对待。在欧美,开立账户有着严格的程序,银行要充分理解客户及其风险承受能力,也要符合反洗钱的监管要求。账户的使用和管理,就是要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之间寻找平衡点。

【三】央行261号文解读

不要忘记分享文章给你的朋友,让更多朋友浏览,点击蓝字“财经茶馆”关注本公众号,我们会及时向大家推荐最新最实用的资讯,也欢迎朋友们推送精彩文章或者提出宝贵建议,谢谢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