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财经出品 | 张凯静编辑 | 深海
“动动手指,一天就能赚300元?一妈妈被骗89万元”、“一学生想通过网络刷单赚钱,却被骗走8400元学费”、“一刚毕业大学生被骗3万元”……近日,平安武汉、安徽公安在线、央视等披露了多起“刷单”诈骗案件。
所谓“刷单”是电商的衍生词,主要是指店铺花钱雇人冒充顾客,采用虚假购物的方式获取销量和好评,从而吸引客户。
雷达财经发现,骗子们瞄准的是“刷单”人群。他们典型的诈骗手法是:在微博、QQ群、微信群发布虚假订单广告,吸引新客户,主要针对的是妈妈、学生、上班族等。之后骗子们冒充京东等平台诱导客户刷单。在刷单过程中,前几笔交易可以成功返利,但随后派单员就会以连单、抢单等理由诱导客户不断进行大额转账,将钱占为己有。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跨境刷单平台采用类似传销的手法,提出“零投资代理模式”,设置团队晋升规则,通过让会员发展下线来赚取佣金。
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闫闯告诉雷达财经,诈骗属于违法行为,受害者被骗后应尽快报警。同时,无论是刷单人员、电商平台还是商家,都应该意识到刷单行为的违法性。
冒充京东派单员 受害人称被骗20万元
8月7日,王鹏(化名)上班时间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发布兼职信息,便私加对方微信询问详情。
据该公关人士透露,自己是一名妈妈,需要照顾孩子,不常回复信息,所以让王鹏通过“云之家”APP联系自己。
紧接着,一名客服人员告诉王鹏,他是京东客服人员,需要王鹏填写详细信息,才能获得“官方”批准。
该客服还表示会帮忙抢单,并让王鹏用京东扫描她发来的二维码,提交订单后,将支付方式改为公司转账,然后把界面截图和生成的订单号发给她。
随后,客服给王鹏发了订单生成的截图,以及商户名称和银行卡账号,并让王鹏通过手机银行支付货款。支付完成后,王鹏很快就在支付宝中收到了支付的本金和佣金,第二笔订单也顺利完成。
在三次几百元的“小单”之后,客服给王鹏发了“三连单”,金额迅速增加。
第一笔1200多元的订单交付后,客服并没有像之前一样退款,而是表示三笔订单全部完成后才能结算。第二笔订单金额增加到3000多元,原本对此心存戒备的王鹏在收下宝妈推广员支付的500元后彻底打消了疑虑。第三笔订单金额跃升至8800元,王鹏在客服的诱导下用信用卡和花呗支付,但完成支付后,客服并未退款。
王鹏告诉雷达财经,在与客服、公关人员交涉无果后,王鹏当晚就报警了。截至目前,该案件仍在等待结果。
无独有偶,8月3日凌晨,张强也接触到一家名为“京东订单派单员”的机构,开始兼职做刷单员。
不同的是,连续三笔订单完成后,客服以任务超时、资金冻结为由,要求张强继续下单。张强连续下单13万元后,本以为对方会退钱,但客服却称需要继续退款任务。最终,张强一共投入了20万元。
雷达财经致电京东官方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不管是第三方平台,还是京东自营商家,刷单的行为都是京东明令禁止的。
被骗后,王鹏加入了几十名受骗者的群聊。“骗子的手法都差不多,但被骗的人确实不少。”王鹏说。
雷达财经调查发现,此类虚假订单诈骗通常会先在微博、QQ群、微信群等平台发布虚假订单广告吸引新客户,与客户私聊后再将客户转移到QQ、企业微信、企密信、云之家等不同平台。
接受采访的受害者曾总结道:“骗子们会先给你一点甜头,吸引你投钱,然后你就要一直投下去,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以注销公司名义组织跨境订单诈骗、发展传销下线
雷达财经调查发现,哄抬订单的机构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借用已经注销的公司名称。
以雷达财经接触过的世纪尚誉营销咨询公司为例,派单员会在企密消息平台发送产品链接给客户,客户付款后截图提交,系统审核通过后退款到账,整个过程需要3-5分钟。每项任务一次性结算,佣金一般为产品实际支付金额的5%左右。
操作过程中,派单员会告知客户详细步骤,并注明如果客户在未截图确认的情况下进行支付,则属于违规行为,款项不会退回,平台不承担任何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支付方式随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转账均可作为交易方式,但交易并不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顾客需要直接向特定商家转账,接收汇款的商家与购买商品的商家之间不存在可见的关系。
当雷达财经询问为何支付流程不经过电商平台时,对方回复称,直接在商城下单无法达到虚增销量的效果,违反了虚增订单规则。该人士强调,他展示的二维码是商家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付款后商家销量会累计,且发货只是虚拟发货,货款可以及时退回。
前几单付款后,调度员会发出系统提示,显示任务已完成,客户会获得佣金。但当客户连续下单或反单时,平台会以结算超时等理由诱导客户连续付款。
雷达财经通过天眼查找到了世纪商誉的联系方式并拨打了电话,对方称该公司早已注销,其公司从未委托电商进行造单,但在此前的企业微信群中显示,世纪商誉有154位同事。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电商假订单交易如火如荼的同时,还有一项操作更为简单的兼职工作,名为“跨境假订单”。
其中,一款名为“VOVA”的APP首页显示,佣金统一设定为订单金额的0.3026%,撮合金额为平台随机默认的用户账户余额的10%-70%。
平台有银卡、金卡、铂金、钻石四个等级的会员,每天可以为亚马逊、Ebay、沃尔玛分别匹配50、60、65、70个卖家,每次匹配只需要点击自动匹配按钮即可完成订单,无需与任何其他客服沟通。
其中,成为银卡会员需最低充值100元,但晋升更高级别会员所需资金分别高达5000元、5万元、20万元。
平台还提出“零投资代理模式”,设立团队晋升规则,允许会员发展下线赚取佣金。
一位反传销人士向雷达财经表示,“VOVA”发展下线、设置等级制度、层层抽取佣金的行为,是典型的传销手段。
律师称虚假订单本身属于违法行为,民众被骗后应立即报警
雷达财经注意到,早在2016年,央视315晚会就曝光了假接单平台的产业链,当时在YY、QQ、IS、微信上同时发出了数万个假接单任务,对方不仅会给客户发一份上面写着甲方、乙方的线上合同,还公然让客户在工商局网站上查询公司信息。
与受害者的悔恨和懊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假单组织者的猖獗行为。据媒体报道,招募客户加入假单组织的人被称为外宣。晚会结束后,一名外宣在微信上表示,“央视3.15在宣传假单,视频里的记者做5分钟假单赚了30元。看完3.15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单比上班还赚钱。这改变了很多人对这个行业的看法。你确定你还有疑虑吗?”
今年7月13日,“央视曝光兼职诈骗“假订单””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短时间内阅读量达2.5亿。据了解,今年以来,仅广西南宁警方就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647名,其中“假订单”诈骗占南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总数的21.5%,发案数量排名第二。
8月8日,央视再次曝光一个电信诈骗团伙,该团伙通过分享山东刚毕业大学生小天被骗3万元的经历,提醒广大群众切勿轻信虚假订购广告,如遇诈骗要及时报警。
在各大论坛上,不少受害者不断分享自己被骗的经历。“我理解被骗的滋味,辛苦挣来的钱全被拿走了,而且很气自己智商不够高。写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避免被骗。”一位受访者告诉雷达财经。
尽管该帖子发布已两年,受害者至今仍在回复。一些受害者希望聚集他人的力量为自己讨回公道,但大多数受害者对这种行为本身感到不满,并对无法追回财产感到遗憾。
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假订单是几乎每个商家必踩的雷区,数据非常庞大,不少假订单机构和团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考虑到假评论和假销量对平台推广的重要作用,以及假订单给平台带来的收入,平台可能会对假订单行为视而不见。
“刷单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所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广告。”闫闯律师告诉雷达财经。
闫闯进一步表示,参与刷单行为的人首先要认识到刷单行为是违法的、高风险的,商家更要意识到刷单行为的违法性,电商平台要对商家履行监管职责,对刷单行为进行问责和处理,确保销售行为合法合规。
“骗单组织如果被警方发现,通常会因非法经营罪被刑事起诉,其组织者也可能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起诉。因此,受害者被骗后应尽快报警。”闫闯说。
注:本文为雷达财经(ID:)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