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无力支付,会计处理方式及原因解析

2024-07-25
来源:网络整理

当不同性质的票据到期无法支付时,会计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不同性质的票据是否转入应付账款或者短期借款,取决于票据的性质。

在我国,应付票据是在商品购销活动中,因使用商业票据结算而产生的票据,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最常见的是银行承兑汇票。

应付票据是付款人出具的汇票,承兑人承诺在一定期间内支付确定金额的书面凭证。

当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付款时,会计该如何处理?

根据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票据”,贷记“应付账款”。

为什么需要这样的会计处理?

因为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时,承兑人是购货单位,因此,如果购货单位在汇票到期时无力支付货款,而该汇票又有期限限制,则需要将无法支付的汇票金额转入“应付账款”。

为什么供应商要求采购单位开具商业汇票?

相较于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由于是书面的付款承诺,在法律上更有保障,一旦发生付款纠纷,可以降低供应商的收款风险。因此,当供应商不知道采购公司的资信或交易金额较大时,为了降低风险,采购公司会被要求开具商业承兑汇票。采购方希望延期付款,而供应商则希望尽可能多地销售货物,这也是双方在付款问题上妥协的结果。

当银行承兑汇票到期,企业无力支付时,会计该如何处理?

根据应付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票据”,贷记“短期借款”。

因为银行负责在票据到期后无条件代企业支付银行承兑汇票,也就是说,票据到期后,不管企业有没有钱,银行都必须支付,银行必须支付,企业没有钱给银行,所以银行支付承兑汇票相当于企业向银行借钱,所以应将应付票据余额转入“短期借款”,此时银行往往会收取罚息,企业则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银行如何规避风险。

A公司想向B公司购买货物,但没有足够的资金支付货款。双方协商后,B公司愿意接受A公司有账户的C银行开出的承兑汇票。A公司于是找到C银行,希望C银行能向B公司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但C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与A公司达成协议,A公司将提前向A银行借款,用于支付未来到期的承兑汇票,而A公司不能动用这笔贷款。也就是说,银行在开出承兑汇票时,已经约定好用这笔贷款来支付这笔款项,A公司必须按时支付利息,不能动用这笔贷款。

如果喜欢的话,请在离开前关注或者点赞哦!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