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经济管理 2019年12月 177 移动支付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及防治措施 王兴杰 刘静 中国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甘肃张掖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后,我国很多行业都积极与移动支付平台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移动支付,不仅可以节省纸张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更重要的是优化了整体发展结构。然而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个人信息泄露成为当前重要的发展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在研究个人信息泄露渠道及防治措施相关内容的过程中,主要从问题出发,结合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防治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 关键词:移动支付;个人信息;个人支付;问题防治。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识码:A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性地推出了移动支付发展模式。它不仅能够更好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各类支付软件的发展。各行业通过融合移动支付业务,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发展效率。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移动支付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较为严重。一些商家为了更好地抓住市场发展机遇,不注重风险管理规范,也不加强风险警示内容的深化,使得一些不具备风险承担能力的消费者开展了高风险的支付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更加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进一步稳定。
1 移动支付概述从理论知识上看,移动支付主要是利用一些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来完成一定的支付,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智能技术可以有效的优化支付环境,拓展移动支付业务。在社会实践发展方面,可以看到市场上的一些支付软件或者支付程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注册信息,这样的话就会面临信息泄露等相关问题,比如2016年万豪酒店的数据库遭到黑客攻击,导致5亿用户信息泄露。这些事件的出现提醒我们个人信息的保护非常重要,如果不能通过系统优化、软件保护等方式有效的保证信息安全,那么对用户的发展和企业的运营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在网上交易的过程中,如果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淘宝链接泄露消费者的信息,进而出现诈骗等问题,那么就会给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的问题。 比如一些老年人自身的信息如果泄露,诈骗集团或者一些犯罪团伙就会利用老年人的这些信息来骗取养老金等相关钱财。因此,在移动支付的背景下,积极充分了解和掌握个人信息泄露的相关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2 移动支付环境下个人信息泄露主要问题原因分析我们都知道在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发展的时代,移动支付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普及的支付方式,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商户业务的拓展。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价值论盛行,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的窃取来盗取人们的钱财,阻碍了移动支付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移动支付用户在扫描假条形码时,可能会出现账户资金被盗或者支付码被发送给他人,从而发生信息泄露,进而造成一定的财产问题。这些问题都会阻碍移动支付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后面的内容研究中,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所调查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移动支付环境下个人信息严重泄露的重要原因,然后更加有效地结合问题和原因进行有效的防范措施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2.1基于信息安全保护意识缺乏的问题分析。在实际使用移动支付方式时,用户仍然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很多用户盲目相信移动支付平台,在实际掌握移动支付的原理和流程过程中,并不了解其本质的运行状况。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支付程序伪造窃取信息的木马程序,不仅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还可以在此过程中查找用户的金融账户,从而达到窃取资金的目的。
一般来说,个人信息如果泄露,可能是在登录相关软件、登记个人信息时,或者在抓单过程中,恶意程序或者二维码扫描等导致信息泄露,这些图片对于个人信息会造成重要的安全问题。比如,在这段时间流行的共享单车中,有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只能通过扫码开启单车,但是有些不法分子将二维码换成自己的支付账户,用户一旦扫描,付款就会自动到二维码,这样不仅窃取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对资金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掌握移动支付相关方式的过程中,很多用户并没有从本质上去理解安全支付的安全相关问题。2.2移动支付平台责任不明问题分析从移动支付平台来看,在保管客户信息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全面地保障信息安全。在安排信息共享等相关活动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性,移动支付平台在保管客户信息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全面地保障信息安全。 因此,个人信息一旦被共享,如果移动支付平台没有通过安全管理充分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就会被一些不法分子获取,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一旦信息泄露,将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在互联网时代,举证难度非常大,很多损失很难挽回。此外,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份额,提高发展水平,移动支付平台甚至可能恶意出售个人信息。比如前段时间美团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一些工作人员为了捞点便宜,恶意出售美团用户的个人信息,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3 移动支付法律健全性问题分析从法律法规角度,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移动支付是一个新兴的业态,因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法律的建设和一些规章制度的完善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能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有效明确移动支付平台的准入和运营规则。在事后维权与责任追究的内容把握过程中,条条框框的具体性还不够清晰,很多时候停留在基础层面,没有更高层次的制约。在使用移动平台的过程中,一旦权益受到损害,用户就不能有效运用这些法律规定来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虽然人民银行独立实施货币政策和对移动支付运营的金融监管,但无法通过权威的法律体系有效保障用户的权益。 3提升移动支付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学习该模块内容的过程中,笔者主要结合以上原因与问题分析,对我国当前信用体系建设、法制完善、移动支付知识普及等方面的举措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更加有效的结合理论知识,促进社会实践在指导行为发展方面的有效性。总体来说,在学习该层面的内容的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研究。3.1加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消费者,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对信息安全问题有一个有效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