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支付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粮票、布票、现金、信用卡到移动支付,一部手机颠覆了全球传统支付方式,改写了中国金融业落后于世界的现状。
如今,尽管微信和支付宝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新的竞争对手也逐渐涌现。随着银联“云闪付”的高效启动,中国移动支付格局正从双寡头垄断转向三方竞争。形势难以预测。
通过社交挖掘用户支付需求的微信,在便利店、餐厅等小额高频次场景有天然优势,但在理财、信用卡还款等第三方服务方面,用户对其品牌认知度不高,容易受到影响。如何冲击其他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整体移动支付环节和场景,或许是微信支付未来发展的重点。
如果说微信支付是横向延伸,那么支付宝则是走垂直路线,抛弃社交回归金融,将自己打造成专业化、精细化的支付工具,并依托自身强大的电商平台,牢牢把握线上线下,这也是支付宝进军海外市场的主要策略。
云闪付虽然没有微信那样的社交关系,也没有支付宝那样的金融矩阵,但实力也不容小觑。在用户规模上,其先天优势明显,能与各大银行联手,一年内用户量突破1亿。在支付场景上,其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融入创意传播,以诱人的优惠培养用户使用习惯,让“支付第一,银联闪付”的理念深入人心。
市场红利下,玩家竞争激烈,意味着各方都在拼尽全力,也说明我国移动支付市场至关重要、潜力巨大,未来,世界将迎来中国移动支付世纪。
打造刚需场景,引领移动支付新价值
从目前线下消费场景来看,微信、支付宝已经非常成熟,作为后来者的云闪付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一步步向前,我们可以发现,它与微信、支付宝支付场景的拓展方式有所不同,云闪付通过加强与银行、商户等优势资源的整合,在核心场景实现单点突破,再通过各类推广活动逐渐培养新用户的消费习惯,增加老用户的依赖度,从而迅速积累1亿用户。
至此,云闪付的惠民支付矩阵囊括了公交地铁、餐饮、商超便利店、无人售卖机、菜市场、校园、食堂、医疗缴费、交通罚款、公益支付等“十大”移动支付平台,一个个“便民场景”从最基础的民生场景出发,真正惠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此外,云闪付给用户的福利也是相当可观,用户不仅可以享受1分钱或半价乘坐公交、地铁、水电费优惠,各类菜市场节日、12.12银联半价补贴节等大“撒钱”营销活动更是给用户带来真金白银的福利。
近日,云闪付携手多方推出“扫标识领红包”、“新人红包”、“消费红包”、“转账红包”等八大新年红包,天天可领。背靠众多商家,云闪付的红包不仅随时可领,还能随时随地用来抵扣消费,这一波补贴可以说相当便捷利民了。
春风送暖,努力就有回报
各类“红包”的实际利益,是刺激用户使用“云算福”的重要手段,但“付费必有回报”的理念,才是提升用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
此前,云闪付推出“支付有回报”系列线上广告,通过多种日常支付场景展示使用云闪付的“回报”。拟再次集合21家银行,联合发布春节红包主题海报,融入各家银行的品牌特征或符号,为大家送上春节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