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诈骗在第三方支付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如今睡觉时丢钱的笑话已经越来越流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有不少用户反映在环迅支付遭遇了信用卡诈骗,相关投诉平台上关于环迅支付的投诉量也迅速增加,其中大部分涉及恶意扣款。截至今日,投诉量已增至1500余条,近期每天都有数十条新增恶意扣款投诉。
环迅支付涉嫌多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数亿
许可证交易,Box 陷入混乱
敏富科技今年刚刚成功续签该牌照,旗下还有一款名为汇金宝支付的品牌产品。
汇金宝不仅开展支付业务,还开展理财业务,其还被投诉为黑外汇平台、网络赌博平台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涉及跨境洗钱等问题。
其中,千禾商户通还内置了一款现金贷产品,涉及714高息借贷、暴力催收等问题。不仅如此,盒子科技其他产品还存在虚假宣传、恶意扣押金、任意冻结资金等行为。
业绩优异,但缺乏执照
公开资料显示,盒子科技成立于2011年,原名为深圳市盒子支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虽然公司名称中曾出现“支付”二字,但其并未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2017年底,公司将“支付”二字去掉,并更名为现名。
盒子科技业务与一般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重合度较高,主要产品有语音支付码、二维码扫描、各类POS机等。产品推广依托盒子合伙人制度(盒子科技的加盟制度),即各级代理商发展推广人员进行实地推广。
我们在自称是盒子科技全国代理商的广州亿秒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站上看到,盒子科技的新产品千亿手大力推广,在高额奖励政策下,两个月就实现了35亿的成交额。(见下图)
(盒子科技全国代理商网站推广)
公开资料显示,盒子科技早在2016年就已经覆盖了全国几乎所有市县,截至2017年底,累计服务商户超过400万户,业务量甚至超过多家持牌机构。
尽管业绩亮眼,但禾子科技却因无证经营而饱受诟病,其POS产品经常被市场认为是二刷机,因此禾子科技急需第三方支付牌照。

Box 团队已接管
据媒体报道,盒子科技此前已与环讯支付股东达成协议,盒子科技团队于2018年入主环讯支付,并掌控环讯支付总经理、副总经理、风控总监等关键职位。
(总经理、副总经理、风险控制总监等任职通知)
同时,有离职员工向媒体透露,盒子科技入股环迅支付后,曾对员工进行仓促的培训后,强迫员工以环迅支付的名义推广盒子科技的线下产品。
(盒子科技产品推广政策)
根据相关监管政策,盒子科技以环迅支付名义推广支付服务,属于变相借用支付业务许可证的违法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5]358号)提到,对存在转让或变相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行为的,要指导其客观审慎地进行换发申请,督促和引导其进行兼并重组,调整支付业务种类或覆盖范围,妥善安排市场退出。
类似案件早有先例,此前乐福支付未报央行批准,多次违规变更主要投资者等重大事项,属变相转让支付业务牌照,最终央行决定不再续发牌照,并要求其退出支付业务。
巡抚是央行频频处罚的对象
环迅支付2011年取得支付牌照,2016年完成续期,因违规行为,其银行卡收单业务受到处罚,业务范围由全国范围缩减为仅限5个省级业务。
2017年8月,迅付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没收违法所得28万余元,罚款150万元,合计178万余元。
2018年5月22日,迅福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中国人民银行福州市分行罚款6万元。
2018年8月,禾子支付被曝光,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和《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被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罚款170万元。
虽然多次被罚款、被央视曝光,但依然深陷恶意扣款泥潭,环讯支付、敏富科技、盒子科技等股权关联公司依然股权杂乱,共用同一张支付牌照。
早在2017年,央行就提出相关支付公司应合并,否则容易造成管理监管混乱。即便盒子科技全资收购一家支付公司,也需要将原有的支付业务进行迁移,否则“盒子支付”品牌依然没有支付牌照。
因此,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如今又多出了近6000万元天价罚款,且涉及多起高额诈骗案件的环讯科技,对于本来就问题重重的盒子科技来说,无疑是一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