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禁止售卖分装化妆品,小样生意或将凉凉?

2024-07-28
来源:网络整理

1. 抖音禁止销售分包装化妆品

大品牌的小样只需要十几块、几十块钱就能买到,因为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试错成本低,化妆品包装和小样一度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这门生意一度非常火爆。

自2020年化妆品小样经济爆发,2021年市场开始规范以来,对分装化妆品、化妆品小样贩卖的监管也愈发严厉,如今看来,分装化妆品这门生意要降温了。

近日,抖音发布《关于分包装化妆品及化妆品样品专项治理的公告》显示,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平台规则也明确规定,禁止销售“分包装化妆品”。

图片来源:抖音电商规则中心

近期,平台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商家销售重新包装的化妆品,或将试用装与重新包装的化妆品混合销售。

自2024年3月27日起,经营化妆品小样的平台须在产品包装上清晰展示包括产品名称、注册人或备案人名称、产品图片中的净含量等内容。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平台将采取下架、冻结付款、关闭电商权限等措施。

主编观察发现,在各大电商、短视频平台上,不少商家都发布自己制作重新包装的美妆产品小样的视频。

视频中,商家戴着手套,用酒精对包装工具进行消毒,利用试管漏斗、食物秤等工具,将普通的口红、粉饼、高光、粉底液等美妆产品分装到各种小盒子、小瓶子里,再贴上自制的色号标签进行销售。

图片来源:摘自电商平台

如今抖音新规出炉,意味着商家若想继续在平台上售卖化妆品小样,其商品必须有正规来源,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清算等处罚。

可以预见,抖音平台上自制美妆产品小样的商家的财源将被断绝,电商平台的化妆品小样市场也会越来越规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总编观察到,目前抖音平台上关于重新包装的话题热度为14.3亿;关于化妆品重新包装的话题热度为3.4亿。

图片来源:截图

其实,早在2021年9月,抖音就发布过关于“化妆品分装”违法处理的公告,不少商家因违规操作,产品被封禁。

通告指出,“化妆品分包装易造成二次污染,给消费者带来人身伤害,平台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持续加大对此类行为的管控力度。”

除了抖音,2017年,淘宝就明确禁止商家销售带个人包装的化妆品。《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表明,销售带个人包装的化妆品与生产销售化妆品性质相同,都需要有化妆品生产资质。

2021年3月1日,天猫发布了《关于天猫新版样品发布规范公示的通知》,明确规定“样品品质须与正品一致,样品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正品的30%;发布的样品标题应明确注明“试用”、“样品”、“试用装”、“试用装”、“体验装”等与样品信息相匹配的属性关键词”。

此外,天猫有权要求商家提供样品购买小票以供审核,如商家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购买小票证明样品来源可信,天猫将删除该产品或信息。

2. 销售分包装化妆品存在较高的违规风险

尽管此前各大电商平台均已禁止销售重新包装的化妆品,但这项业务仍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了解,越来越多自制的美妆、香水小样打着“正品搬运工”“方便大家试色”的旗号,在短视频、电商平台上进行交易。

抖音发化妆品如何大热门_抖音化妆品微商发家史_抖音发化妆品的视频会不会违规

有些店铺为了逃避检查,甚至使用所售产品的官方图片来代替实际样品图片。

有消费者还透露,在平台禁止直播化妆品分装后,商家开始以短视频的形式与消费者分享分装小样的过程,购买渠道也越来越隐蔽,一些商家甚至绕过电商平台,私下与消费者进行交易。

据魔镜市场情报数据显示,2023年5月MAT(2022年6月-2023年5月)期间,淘宝、天猫平台化妆品、香水、美妆工具旅行装/体验装销售额2.9亿元,同比增长235%,共销售160.7万件,同比增长111.6%,商品均价180.7元;抖音平台销售额3009.3万元,共销售29.8万件,商品均价100.9元。

图片来源:

虽然样本经济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但如果商户不按规定销售,受到处罚、清理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例如,2023年3月,据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新物种美妆零售商华美(上海华美乐香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因生产、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被罚款88.7万余元,违法产品均为大品牌样品,包括娇韵诗、黛可缇、迪奥等。

图片来源: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同年8月,厦门两商家因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试用装,被市场监管部门各罚款1万元。

去年12月,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因分装无中文标签的化妆品,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被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局罚款15.3万余元,并没收其包装材料。

此外,如果商家未经品牌授权销售重新包装的样品,可能会存在侵犯版权的风险。

据了解,目前这些商家多从专柜、贸易公司进货,很难获得品牌渠道的直接进货授权,很多样品出厂时包装上都标注了非卖品,样品可以使用、赠送,但将样品当做正价商品销售可能会损害上游品牌的利益。

例如,今年2月,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彩糖起诉一家售卖小样包的网店,并最终胜诉。涉案网店从“彩糖”天猫旗舰店采购了大量修容、粉底等化妆品,在未经“彩糖”品牌许可的情况下,自行对采购的化妆品进行包装,并在包装​​上标注“彩糖”商标,并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小样包。

法院判决称,涉案网店擅自对化妆品进行重新包装,更改外包装,无形中降低了产品的美誉度,也导致“牟糖”公司对产品质量失去把控能力,足以认定为商标侵权。徐州法院判决该品牌方胜诉,网店须赔偿品牌方8000元。

图片来源: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此外,有媒体报道称,早在2022年,知名化妆品品牌毛戈平就已对“毛戈平改包装产品”展开线上调查。据了解,该品牌要求未经授权的网店立即下架相关改包装产品,否则将以涉嫌侵权为由追究商家责任。

3.消费者权益难以保障

对于消费者来说,很难辨别产品的真实性,无论是重新包装的还是样品。

经常购买化妆品的消费者应该知道,柜台售卖的试用装一般都是免费赠送的,并不单独出售,这些产品的来源难以追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也很难维权。

业内人士表示,大品牌正品样品有多种规格,而假货一般只有固定规格包装,“这是因为有些代工厂是定量生产的。”另外,正品和样品货源有限,销量高、品种齐全的试色店也需谨慎,“在连正品都充斥着假货的市场,样品的质量根本没办法保证。”

此外,自制小样品的环境卫生难以保证,且缺乏生产日期、制造商等必备的标识信息,存在过期风险。

比如,此前媒体披露,江苏江阴市从事化妆品销售多年的范某、吴某为了让新公司迅速占领市场,在“样品”中添加超标数万倍的汞,再将样品与符合检验标准的正品捆绑销售,打出“快速美白祛斑”的噱头吸引顾客,半年内销售额就达到百万元以上。

目前,包装小样品业务已经越来越规范,不法商家的生存空间只能越来越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