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具体含义及合理性
“无法准确核算模具开发投资效益在研发费用和生产成本中的分摊金额”的具体含义是:无法合理确定模具开发投资效益在研发费用与生产成本之间的分摊比例。
模具的生命周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模具开发阶段,新模具设计成功后,用于制作样品,样品需经过客户认证和测试后才能获得进一步的订单,开模成功率和后续的订单需求都是不确定的,此阶段的研发周期一般为三个月,是产品开发的核心环节。第二是生产阶段,若企业获得量产订单,模具将用于产品生产。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使用周期取决于客户订单数量和生产排程。模具中的模具核心部件是精度较高的耗材,不定期的更换会进一步影响模具的生命周期,实际的模具生命周期是非线性的、不连续的,难以估计。
虽然开发成功的模具可以用于后续生产,但考虑模具开发投资时的会计处理,公司模具开发是否成功、成功后未来能否获得相应的订单、能够获得多少订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获得订单等都存在不确定性。即模具开发成功后的后续使用受到未来产品大规模量产订单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模具后续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不连续性,无法合理确定模具开发投资在研发费用与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基于审慎性考虑,将模具开发投资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另外,公司的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界限清晰,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分工明确,模具开发活动全部由研发部门负责,不存在与生产活动混淆的情况。 公司根据区分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的标准,将研发投入与生产费用分别划分,因此将模具开发活动相关的研发投入包含在研发投入中。
2. 研发与生产无混淆
模具开发活动属于研究开发活动,公司将研发阶段的模具开发投入计入研发费用,将生产阶段的模具零件消耗计入制造费用,符合业务实质及会计准则,不存在研发与生产混淆的情况,原因如下:
(1)模具开发是连接器行业新产品研发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复杂且具有研发风险,模具研发成果具有普遍性。
公司连接器产品研发设计开发流程包括项目立项、方案设计、模具设计开发、样品生产认证、试制、量产等环节,公司新产品研发及模具开发流程如下:
模具开发是连接器新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流程复杂,具有研发风险。连接器新产品的研发需要经过多次测试、试制才能得到最终产品,还要结合客户的认证要求反复调试。研发过程中模具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决定了产品设计是否成功。模具的设计水平决定了连接器产品的精度、良品率、生产效率和技术性能,是新产品研发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公司连接器产品具有“多品种、多型号、小批量、更新快”的特点,研发部门紧跟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新产品开发,每推出一个新品种、新型号,都需要研发部门根据新产品的设计、配置,开发出合适的模具,经过模具设计评审、模具零件设计、模具试制、模具样品测试认证、产品试制等多个环节,才能开发并实施新产品。
公司的模具开发具体体现在五金件、塑料件等产品零部件模具的开发上。公司建立了以零部件为模块的矩阵式开发体系,单套模具不专属于某一特定客户,也不存在通用模具与定制模具的分类模式,模具作为研发成果具有通用性。五金模具与塑料模具可以形成具有一定通用性的五金半成品、塑料半成品,并根据客户定制需求进一步开发不同类型的产品。在新产品模具的开发过程中,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行业通用技术方案与公司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不断形成新的研发成果与技术积累。例如,公司自主设计的高精度精密模具零部件,采用了核心技术之一的冲压模具模内攻丝技术,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性能稳定性的效果。这些技术成果具有基础性和通用性,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客户需求与产品需求。 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存在相关模具只能用于特定客户产品的情况,新产品开发、模具开发所形成的模具所有权及知识产权均归本公司所有,并不需要交付给客户。
(2)模具开发活动属于研究开发活动,公司将研究开发阶段的模具开发投入计入研究开发费用,将生产阶段的模具零件消耗计入制造费用,符合业务实质和会计准则。
①公司模具开发活动属于研究开发活动,模具开发投入发生在产品小批量试制、批量生产阶段之前,本质为一项新产品开发支出。
公司连接器产品具有“多品种、多型号、小批量、更新快”的特点,模具的设计开发能力尤为关键。模具开发活动是公司重点研发活动,目的是对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工艺进行试验和探索,通过模具开发实现连接器产品的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生产效率。公司模具开发具体体现在五金部件、塑料部件等产品部件的模具开发。公司建立了矩阵式开发体系,单一模具并不专属于某一特定客户,相关研发技术成果可以用于不同的客户和产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应用指南及解读,“在生产或使用前,样机及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含有新技术的工具、夹具、模具的设计均属于开发活动”。公司的模具开发活动是会计准则定义的开发活动;公司的模具开发投入集中在新模具的设计开发上。公司的模具开发具体体现在五金部件、塑料部件等产品零部件的模具开发上,发生在从模具设计到小批量试制,以及新产品进入量产阶段之前,属于开发阶段支出,本质是连接器新产品的开发支出。
根据《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免税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关于研发费用的相关税法规定,“允许扣除的研发费用具体范围包括: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设备开发制造费用”。公司连接器产品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该产品的模具开发投入属于允许税前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
②开发阶段的模具材料由研发部门汇总,生产阶段的模具零件材料由生产部门汇总;公司将研发阶段的模具开发投入计入研发费用,生产阶段的追加模具零件耗用计入制造费用。
模具开发是连接器新产品研发的重要环节,具体体现在连接器五金件、塑件模具的开发。研发部门收到模架、模具零件等模具材料后,经过粗加工、精加工、线切割、慢走丝、电火花等步骤完成模具的设计、开发、测试,并根据样品测试结果多次修改、调整模具设计方案,直至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样品。因此,模具开发投入作为新产品开发支出的一部分,在发生时计入研发费用,符合业务实质和会计准则。
模具中的模具核心部件属于精密度极高的消耗材料,需定期更换或维修。模具开发成功、新产品认证、试制通过后,若有进一步量产订单投入生产。生产使用后的日常保养、维修、零件更换等维护工作由生产部门负责,相应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制造费用。
③模具的使用效益价值集中在模具开发阶段,模具开发活动本身存在开发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风险,且模具未来受益期间具有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模具开发费用在发生时一次性全部计入研发费用,符合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
公司将模具开发投入于发生时作为研发支出一次性计入研发费用,基于以下考虑:
a.公司开发的模具的使用效益价值集中在模具开发阶段
公司开发的模具的使用效益价值集中在模具开发阶段。从上述模具开发流程可以看出,模具初步开发成型后再进行模具测试。新模具设计成功后,用于制作样品。样品需要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以满足产品的高质量要求。样品必须经过认证和测试,得到客户的认可,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批量生产订单。根据上述《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的应用指南和解释,“在生产或使用前,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属于开发活动,模具价值的体现集中在模具开发阶段。
b.模具开发投入不符合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条件
公司的模具开发活动本身存在开发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风险,从模具设计到新产品的小批量试制、认证等过程都存在研发失败的风险。另外,模具开发过程中,未来客户产品订单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模具的后续使用及未来受益期具有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无法预测模具开发投入是否能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符合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公司在模具开发投入发生时,将其计入研发费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第九条的要求。
综上所述,公司将模具开发投入作为开发阶段支出计入研发费用中,符合公司业务性质,无需在研发费用与生产费用之间进行分配,公司不存在研发与生产混淆的情况。
3、可比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存在类似情况,且会计处理与本公司一致
可比公司、同行业连接器公司对模具的会计处理具体披露如下: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将研发阶段的模具开发投入计入研发费用与大部分连接器行业公司的会计处理一致,同时将生产阶段新增模具支出计入制造费用的会计处理也符合行业惯例,如智尚科技、明基高科等均已公开披露了相同的会计处理。
其他行业上市公司已将生产阶段继续使用的模具计入研发费用,例如金帝控股(.SH)、清悦科技(.SH)、晶华微(.SH)、安陆科技(.SH)、群星玩具(.SZ)均披露将生产阶段使用模具等模具费用计入研发费用,会计处理与公司一致,如下:
4、发行人研发相关内部控制有效执行
发行人制定了《技术中心研发管理制度》、《设计开发控制程序》、《工装夹具控制程序》等与研发费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对研发项目的策划、立项、实施、验收等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研发过程与生产过程明确区分,具体区分如下:
(1)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的目的和实施部门不同
发行人设立了专职研发部门,并将为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系列、模具开发等目的而开展研发的人员确定为专职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公司的生产活动由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共同完成。生产活动主要根据订单要求确定,服务于产品生产,由生产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共同完成。
(2)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开展方式不同
研发活动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管理,必须经过一系列内部控制流程,包括新产品分析评审、新产品立项申请、项目规划、产品方案设计、产品设计评审、模具治具开发、新产品样品生产、产品认证、产品试制、产品量产等。针对模具治具开发管理,公司制定了《模具治具控制程序》,对模具或治具从申请、设计、评审、生产、试制、验收、维护、预防性维护、维修、报废等全过程进行管理。生产活动是基于销售订单和车间生产计划的相关活动。
(3)研发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资料收集方式不同
研发活动根据研发项目需要开展,研发部门通过ERP申请所需物料;生产活动根据生产计划开展。财务部门依据研发计划、费用预算对研发资金的使用、归集进行监督管理,根据实际研发投入情况编制研发投入台账,并按照研发项目计算与研发活动相关的材料投入、人员薪酬、折旧及摊销等费用。生产活动所领材料按照物料清单归集到相应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因此,发行人内控措施健全、执行有效,不存在研发与生产材料及核算混淆的情况。
综上所述,发行人研发费用中包含的模具等项目,均为研发活动的开发阶段费用;发行人的内部控制措施健全且执行有效,不存在研发与生产混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