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警方打掉一洗钱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超 3000 万

2024-07-29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强势出击,成功打掉了这个洗钱犯罪团伙,初步测算,洗钱金额达3000余万元,违法获利200余万元。

今年3月,高新分局接到当地一居民报警,称其被骗进一个红包群,对方以“发红包双倍返现”为幌子骗取其8000元。接报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发现行凶者是一个“鱼盘”团伙。

据了解,该团伙成员骗取受害人加入QQ群后,谎称只要发红包,群主就会给他们下“红包雨”或返还双倍红包。群内除了受害人外,全是团伙成员,成员之间相互勾结,让受害人信以为真,纷纷效仿发红包却得不到任何返利。在受害人询问时,他们又以群金额已达上限为由,将受害人骗入另一个红包金额更大的群,让受害人继续发大额红包,但仍不返还任何返利。在受害人再次质问时,他们又以受害人账号被冻结为由,最后骗取受害人一笔“解冻费”,随后解散该群。

案件在三个月后告破,该团伙成员中不少都是大学生,据其中一名成员透露,在诈骗过程中,他们与一个“水房洗钱微信群”合作,将诈骗所得进行转移。

“与网络诈骗案件中的‘杀猪’骗局不同,‘杀鱼’骗局并非长远打算,而是一次次实施诈骗,资金周转速度快。”负责侦查此案的高新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戴天骄介绍,这伙人骗取钱财后,不敢随意消费、提现,为逃避警方打击,他们将诈骗环节与转移赃款环节割裂开来,联系洗钱团伙,将赃款分割转移,用于“洗钱”。

获得这一重要线索后,高新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经侦、刑侦等多个警种、部门联手,在对数十万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锁定了以魏某为首的洗钱团伙。

转账被骗微信200元怎么办_转账被骗微信无法撤回怎么处理_微信转账被骗200

经调查发现,该团伙自2018年起通过微信、QQ等网络通讯方式发布广告招揽业务,并联系电信诈骗团伙成员,非法购买用于洗钱的银行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第四方支付平台收支二维码。电信诈骗团伙骗取钱款后,迅速通过扫码、转账等多种方式将诈骗资金转入魏某洗钱团伙提供的银行账户、二维码或第四方支付账户。洗钱团伙随后将诈骗资金在数十个对公对私账户中反复转入转出,扣除高额手续费后,将“洗白”后的资金通过支付宝密码红包、转账等多种形式返还给电信诈骗团伙。

“通过这些‘物理隔离’的手段,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账户。”戴天骄说,这些二维码经常更换,犯罪团伙的身份也经常在诈骗团伙和洗钱团伙之间转换。有时候诈骗团伙会把受害人“出卖”给洗钱团伙,洗钱团伙继续实施诈骗;有时候又摇身一变,成为洗钱团伙,为其他团伙提供资金转账服务。整个诈骗环节既相对固定,又松散多变,这也给侦查带来很大难度。

经过缜密侦查,警方基本摸清了犯罪团伙的作案手法和犯罪事实。9月11日,在市县两级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下,专案组成员兵分两路,在河南郑州、焦作两地将主要犯罪嫌疑人魏某、李某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供述,2018年以来,该洗钱团伙非法持有大量他人信用卡、银行卡和支付宝,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为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提供非法资金转移。

据介绍,魏某年仅20岁,是一名大二学生。通过QQ聊天,他被网友“教”到可以收一些支付平台账号,通过帮人转账转入转出赚钱。如此反复几次后,魏某不满足于“赚小钱”,开始向网友“拜师”,学习“杀鱼”、“洗钱”等手段。之后,魏某的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自己收徒弟,还把自己的高中同学李某发展成洗钱团伙成员。

“这些人会在网上‘开班授课’,一对一教人实施诈骗的语言、行话、反侦查、团伙维权手段等。比如,学习洗钱的费用是8888元,学习‘杀鱼’的费用是10元。”戴天骄说,这些团伙在学完课程后,会形成相对固定的“供应链”,有的人专门卖账号,有的人专门卖二维码,有的人专门“杀鱼”,把犯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

目前,魏某、李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