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刘震通讯员王新政陈晓伟潍坊报道
青州农商银行紧扣省联社总体工作思路和市联社工作安排,着力推进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协同发展,以推动聚合支付的推广应用为重点,为抓手,坚持客户导向,推动聚合支付业务迈上新台阶。截至3月30日,该行聚合支付账户数达4万户,成为全国首家聚合支付账户数超过4万户的县域农商行。总计支付账户超过 40,000 个。
抓住客户需求,做好“密码”准备。该行将聚合支付作为业务发展和存款结构转型的有效工具,纳入银行重点业务发展统筹规划。严格落实保障和监管制度。落实班子成员“五个一工程”,即每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行业、一个市场、一个商圈、一个支行、一个具体网点,各部门分行业负责,营销和业务部门分部门负责。抓好具体行业商户拓展工作,持续推进。各分公司划分网格,分公司总裁分解网格,派人到户,做好业务督导,带领员工拓展。营销人员到走进小微商户,提供真诚服务,持续营销维护客户。截至目前,青州农商银行已为商户减免费用2346万元,用“真金白银”助力小微商户蓬勃发展。

挖掘特色行业潜力,让“密码”不停运转。该行深入研究青州产业特点和客户需求,按照优先拓展标准,细分基础客户和行业客户,适度回避、限制扩张,建圈延链、层层分类,重点布局文旅、鲜花、政府支付、农村(优化农村支付提升)、零售“五大产业”,积极融入中百、大润发、泰华“三大商圈”,精准对接黄楼鲜花、青州古街、东峡瓜子、瓜市批发等“八大专业市场”,取得务实经营成果,一是打造农情农意、农意农意的“惠农码”。 该行严格落实山东省人民银行2020年“农村优化提升年”重点推进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熟人熟地优势,充分发挥乡镇网点服务优势,按照网格化、责任制、清单化对接的要求,管好乡镇驻地商圈,把商户对接责任落实到人,做离群众最近的银行。二是助力花卉产业升级打造“科技密码”,我行联合花卉局、花卉协会启动“3230智慧花海项目”,三年内为2万家花卉企业开通聚合支付码,建立信用档案,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对接花卉行业客户,全方位、全覆盖金融服务,编织出严密密集的聚合支付服务网络。 同时与省农保公司、花卉产业管理局联合打造“电子银行花卉产业强村”,助力打造“科技兴花”青州特色“花卉品牌”。目前截至目前,共有2815家花卉行业商户开通聚合支付码,共计减免手续费259万元。三是以“旅游码”赋能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该行坚持加强党建引领,推动“旅游+金融”良性互动发展,共同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与文旅局、人民银行青州支行联合举办“旅游+金融”主题党建活动。共同打造农村特色支付“一城一品”项目。 该行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青州市分行“数字金融助推文旅”工作部署,针对特色民宿、优质商户、旅游景区等建设了综合支付清算平台。通过对接云闪付、智付聚合支付等方式,实现“一码通”聚合支付的落地。截至目前,青州农商银行已以聚合支付为媒介,为小微商户提供金融服务,开通文旅“一码通”聚合支付商户2365家。青州古城、云门山风景区等客户。
深化政务合作,提供“码”助力。银行针对非税征收单位对“多功能”收缴设备的迫切需求,依托省联社科技平台,推动智能支付平台推广,延伸“码”服务,扩大聚合支付服务覆盖面,精准发力,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该行已与青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17家单位达成非税支付协议,2020年累计非税支付金额3.85缴存资金3.96亿元,占全市非税缴款缴存金额的50%。一是“深化纵向培育”,确定重点单位。在试点初期,工作中,该行通过“网格化”营销,将各类事业单位纳入城市营销网格,由该行党委组织“网格长”上门对接,建立18张“政务服务单”,覆盖98个其管辖的事业单位。 经过充分调研,银行选定交易量大、交易金额大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作为首批拓展对象,采取体验式营销,为其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非税POS智能终端一是“横向延伸”,打造“政务+”优选品牌。该行以非税系统为切入点,协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招标办等单位,将土地出让金全部存入银行开设的非税账户;对接企业客户特别是优质开发商、建筑商,成为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的首选银行。
热情走访商户,用代码唤醒。该行将商户分为活跃商户、休眠商户、未开通聚合支付的商户三类,实施客户“唤醒”计划。一是100%对近半年内开展业务的活跃商户进行回访,重点关注交易额度是否能满足商户日常交易需求。其中,分行行长将对安装“云音箱”的商户进行针对性回访以及交易金额和存款金额达到四星及以上的商户,让顾客感受到“受人尊重”和“荣幸”。其次,对于上月无交易的商户,回访率不得低于80% %的商户,要求在线解答客户疑问、在线解决问题,结合聚合支付的优惠措施,引导商户继续使用我行二维码结算。 三是结合分行网格化、专业市场建设情况,整理未开通聚合支付的商户名单,要求回访比例不低于70%,详细了解金融业务需求疫情期间精准对接商户,重点宣传聚合支付产品优势,并为意向商户进行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