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盛开,溪流旁。
兰花、红掌、玫瑰、多肉……流溪河畔百花齐放,为秋季的从化增添了绚丽色彩。绿色生态、美丽乡村、幸福村民共同描绘出一幅更高水平的幸福美丽生态城市美好画卷。
从化是广州乡村振兴主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全国最大的小盆栽种植基地,每年有50多个名优新特高端花卉品种、8000多万株优质花卉苗木在全省及全国各地推广,还远销东南亚。小盆栽产量占珠三角地区60%,白掌苗木约占全国总供应量的1/3,红掌苗木约占全国总供应量的1/8。
10月23日,首届广州国际(流溪)花卉博览会(以下简称花博会)在从化开幕,世界500强广东建设集团、华南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从化,标志着国家级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园开启品质升级,助力花卉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花卉生态之美擦亮城市名片,把美丽的花卉变美丽的经济。全民瞩目的“美丽绽放”花卉盛会背后,展现的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新气象,还有高水平联农、带农、富农的扎实行动。
益华兴村
盆景成风景,生命绽放
溪边花开,花开在从化。
鲜花大道上各色鲜花点缀,花田连成一片。走进西河村犹如走进一个“花的世界”,数十种鲜花依次绽放,是不少大湾区城市游客赏花度假的旅游胜地。
整洁、绿色、舒适、富裕,这是西河村给游客直观的感受,也是一个以“花”闻名、百花齐放的乡村新气象的生动写照。
鲜花是西河村的灵魂,是农村经济的根,强大的鲜花产业等优势成为西河村打造千花镇、推动乡村振兴实施的坚实基础。西河村注重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实现了由旧到新、由外到内的双重跨越。
“在全民参与建设下,现在道路干净、房屋整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西河村党支部书记郑如祥说,多年来,为了让群众过上小康生活,村委会努力以村庄规划为总体引领,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村道硬化、安装乡村路灯、铺设供水管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使村里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每年花开时节,以“花”为主题的西河村鲜花盛开,吸引众多游客。
回首过去,西河村以花为媒,经历了四次蜕变——从“万花园”项目建设、“美丽乡村”试点,到西河万花小镇土地集约开发,再到如今文化、商业、旅游、购物等要素联动,打造“九里花街”。小村落不仅让当地村民的生活更加富裕,还形成了辐射带动周边的示范效应,让一批批“跳出农村”的人才又“跳回农村”。
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西河“花名”短短几年间已远近闻名,花卉产业成为强农、美乡、富农的一大支柱。全村以“花卉产业、品质民宿、文化艺术、亲子体验”为主题,形成了以小盆栽、兰花、多肉、苗木为主的花卉种植产业,并逐步打造以赏花、采果、精品民宿、休闲体验、度假研学等都市现代农业为主的乡村文化旅游景区。
玫瑰世界、樱花园、合影天下等重点项目每年吸引游客约百万人次。巨大的人流催生了民宿、粤菜、科普等乡村新业态,为田野注入了生机。“昔日的盆景造就了现在的风光,青山绿水带来了金山银山。村民土地流转收入有保障,就近就业还能拿到每月4000元的收入。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村里的汽车也多了起来。”西河村第一书记刘会鹏兴奋地说。
以花促产
构建绿色生态,培育现代农业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全市最好水平,环境竞争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各区首位,区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9年位居全省67个县(市)第一名……从化通过守住和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核心区绿色基础,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优质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优质、绿色、现代化的都市农业,花卉产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从化地处北回归线,属温带、亚热带交融区,自然禀赋优越,十分适宜花卉生长,吸引了芳村、顺德、南海等地的花卉生产企业纷纷落户,形成了以生产红掌、白掌、兰花、桃花、樱花、玫瑰、多肉等优质花卉苗木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珠三角最大的小盆栽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观叶小盆栽生产基地。
去年4月,从化区现代农业花卉产业园被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管理体系名单,今年4月通过创建绩效中期评估,花卉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通过大力推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方式,建设大型花卉生产基地,从化引进花卉企业100余家,进一步扩大了花卉生产规模,带动了全区花卉种植区产业发展。“种植花卉苗木品种3000余个,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109个。已形成中南部以鲜切花、盆栽花卉为主,西部以乡土绿化苗木为主,北部以高山温带花卉、特色花卉为主的发展布局。”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高质量发展靠科技创新。从化花卉品种、种苗繁育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广州花卉研究中心的红掌繁育和种苗生产在全国独树一帜。近年来,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奖近3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依托这片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沃土,花卉产业细分行业一批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锦秀园艺在蕨类植物育种、种苗繁育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年产观赏蕨类植物200万盆、种苗500万株;绿宝轩园艺在球根花卉引种繁育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年产高档盆花150万盆、草花600万盆,每年约有30万盆优质盆花出口香港,生产的红掌、七彩马蹄莲、伽蓝菜等多次荣获省、市优质新产品称号;西河兰花基地作为国家级兰花新品种引种基地,在兰花品种的市场领导地位也走在前列。
正信园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仙人掌、多肉植物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每年产销各类仙人掌、多肉植物400多万盆。“从化优势明显,紧邻大湾区巨大市场,又位于广州郊区,交通便利、技术先进,有利于企业注重研发、扩大规模。”正信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星说。
花卉产业由量变向质变,是坚持做大花卉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着力构建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长链、补链、强链,从化继续发力优质高效农业,争当第一。
花卉农业
培育希望田野 转型美丽经济
盛夏时节,在吕田镇草铺村可以欣赏到一朵朵花海盛开的美景。大面积种植荷花、晚香玉、栀子花,发展农旅结合的乡村旅游,是草铺村探索的乡村振兴路径,也是让昔日“小山村”实现产业兴旺、村民增收的转型之路。
曹铺村位于陈河洞自然保护区脚下,四周青山环绕,生态环境优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考虑到该村水资源充足,连片土地广阔,适合发展花卉产业,因此成立了花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带领村民实现增收,提升村庄价值。
鲜花+生产、鲜花+文化、鲜花+旅游、鲜花+平台……以鲜花为媒介,点连成线,线连成片,从化精准培育全区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与鲜花实现共美、共生、共赢,带动全区美丽乡村转型,促进全区农民高水平联动致富。
鲜花声名远播,产品从农田走出去到城镇社区:从化以市场为导向,确定加工产品种类和规模,完善花卉园艺产品加工体系,相继开发以花卉元素为主题的花茶、花酒、精油、洗护用品等加工产品。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7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07:1。如今,这些鲜花及花卉加工产品“飞进寻常百姓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打造花卉品牌,携手世界500强,延伸做强供应链:联合利华入驻从化区后,将与从化区合作开发以荔枝、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及产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联合利华产品采用芦荟、洛神花、玫瑰精油等50余种天然植物提取物,充分采购利用从化本地特色花卉植物,形成就近供应链,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
流溪河沿岸自南向北,金洞桃花、西河玫瑰樱花、温泉黄风铃、石门天堂鸟花、流溪梅花、芦田梅花沿岸散布,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门“打卡地”和美丽经济活跃区。
乡村振兴的立足点是广大人民群众,农民生活富裕不富裕是检验乡村振兴成效最根本、最重要的标尺。
拓宽增收渠道、共建幸福家园梦想是群众的共同期盼。鞍山村克服地处山区的短板,发挥自然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马产业等配套种植业和水果、鲜花等美丽经济潜力,打造成富民兴村的“花果山”。“村里不仅有香蜜山庄园,还种植紫薇树,紫薇树6月下旬开始开花,花期横跨夏秋两季,花期长达100多天,有‘百日红’之称,既赏心悦目又养心。”鞍山村相关负责人笑容满面。
绿水青山带笑颜,芝麻开花节节高。
在希望的田野上,通过花朵的“美丽绽放”,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努力实现从化“两区两谷”,不断提升共同富裕的经济质量和幸福底色,让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有效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相关链接
线上线下联动
让市民和游客徜徉在花的世界里
从化采取“线上+线下”模式举办本届花博会活动,充分展示城市形象,带动花卉经济,唱响广州乡村振兴好声音。
线下,以城郊街道西河村(锦绣园艺+九里花街)为主会场,邀请国内外花卉企业参展,中心展区设置在西河村锦绣园艺展厅,设有重点特色花卉展示区、花艺展示区、产业发展交流区、新奇特美景展示区、延伸产业展示区、特色花卉展示区等。花卉(红掌、兰花、多肉、茶花)、花艺(插花、押花)、花茶、花宴、花饼、花瓶、花卉化妆品等花卉产业发展成果齐聚花博会大舞台,各具特色、美不胜收,让市民、游客徜徉在鲜花的世界里。
从化区以西河村核心区为依托,向周边无限延伸,搭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推动花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在温泉镇、良口镇等地精选分展馆,展示各类花卉产品,促进花卉消费,实现产销互促融合。其中,“花卉画赏”展在温泉镇荔枝美公园小区芳圃山庄举行,活动包括“风度——中国画四君子作品展”和“翩翩——流溪精品兰花展”两个主题展,参展画家包括郭芒元、方图、宋鲁静三位书画大师。 展出品种涵盖了思康蝴蝶、山水画、碧玉捧月等名兰,花在画中,画花交相辉映,通过“花卉与画赏”展示从化优美的资源和悠久的艺术底蕴。
线上,将通过直播的方式,让观众随时随地“走进”、关注世园会,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花卉展示平台。
以青山绿水为背景,从化搭建天地大舞台展示新风貌。邀请淘宝、YY、抖音等国内知名直播平台和直播达人,充分利用从化优质生态环境,举办大空间、多场景、多时段的直播活动。以鲜花为媒介,在西河主会场形成直播一条街,在各花卉公司、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石门花海、阿婆流茶花谷、圭峰高山花海、艾米稻飘香农业园、米布村等场景开展直播,展现鲜花文化和美好生活方式。
【南方日报记者】朱伟良
【摄影】付朝俊
【作者单位】: 朱伟良; 付朝军
【来源】南方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