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祖峰在基地观察蔬菜生长情况。 李方森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
湖南是农业大省,目前正值春耕备耕。
从产粮大县长沙县向北行经淳化、禄口、金井等镇,沿途有上万亩蔬菜基地。
此时正值蔬菜紧缺,在九龙蔬菜基地,负责人姜祖峰正在仔细检查新种下的菜籽,疫情期间,这里的蔬菜基地不仅丰富了湖南人的“菜篮子”,还送达了湖北人民的餐桌。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生产,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首席农艺师唐建初介绍,2020年湖南力争粮食种植面积达到7150万亩,比上年增长3.3%;总产量达到605亿斤以上,比上年增长1.7%,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双稳”。
科技防疫促春耕,专家一起下田
华容县玉山镇南竹村大片水稻集中育苗田。吴薇薇 摄
惊蛰节过后,锄草的事就没停过。
农资市场里,农民戴着口罩选购种子;乡村公路上,满载农资的农用车辆来回穿梭;蔬菜基地里,菜农们在远处锄地、翻耕……
华容县位于湖南北部、岳阳西部边境,华容与湖北相邻,省界长达120多公里,抗疫一线,华容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8例,3月14日全部治愈出院。
“我们要把因为疫情耽误的时间和损失补回来。”不少村民都在努力耕耘,3月份的华容村一片忙碌。
华容县作为湖南省66个双季稻生产重点县市之一,今年计划种植粮食170万亩。随着气温升高,华容县春耕备耕工作也愈发火热。
“以前手工耕作,每个人每天最多只能插秧2亩地,但有了插秧机,我们每天可以插秧200亩地,效率提高了近百倍,人手少了还能减轻防疫压力。”村里的现代农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一台由华容县湖南新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水稻插秧机吸引了村民的目光,董事长王碧华兴致勃勃地向村民介绍这台春耕机,这台“重磅武器”。
除了水稻插秧机,新加入的植保无人机也在农田上空盘旋喷洒农药,王碧华说,无人机精准喷洒不仅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水稻秧苗病虫害防治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员聚集。
进入基地的工作人员要接受体温检测、进入的异物要消毒、用餐实行分桌就餐减少人群聚集……除了设备升级,今年的春耕场景与往年也有所不同。
“既不能耽误生产,也不能放松防疫,这两件事都要做好。”王碧华说,只要平时下足功夫,这一季就能播下丰收的希望。
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村民利用插秧机插早稻秧。刘新荣 摄
同样是湖南省双季稻生产重点县的衡阳市衡阳县,在衡阳市吹响“争当百天双季稻”的号召时,将该技术引入到了千亩稻田里。
清晨,衡阳县太原镇太旧村,年逾60岁的朱东阳已弃商当种粮大户8年,今年他计划种植早稻2000亩。
朱东阳在温室里培育的湘早籼45稻苗,正享受着温室里的温暖,很快,这些稻苗就要步入大地的怀抱,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它们将为朱东阳带来好收成。
水稻集中育秧是稳定早稻种植面积的重要举措。早在3月初,湖南农业大学易振燮教授就带着调研指导组来到衡阳县,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水稻集中育秧和粮食生产调研指导工作。
据悉,今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66个早稻集中育苗专家指导组从3月5日起奔赴66个早稻生产重点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现场技术指导,上万名农业技术干部通过多种形式指导春耕生产。
县长及政策支持推广补贴
安化县副县长陈灿平进行直播。安化县委宣传部供图
4月3日,陈灿萍以“抖音有好货,县长来直播”为主题,直播安化红茶专场活动,活动时长5.2小时,吸引53万人次观看,发货4.1万件,单场农产品销售额达255万元,位居同类产品第一。
安化县副县长陈灿平最近成了网络红人,他的抖音账号“陈县长谈安化”有近19万粉丝。从“被迫做生意”到“熟门熟路”,陈灿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益阳安化县是“中国黑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36万亩,茶产业年税收达2亿多元。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黑茶销量不佳。
如何为茶农和茶企业打开销售渠道?陈灿平想到了直播带货。从3月1日开始,陈灿平开始“直播带货”,一件印有“安化很好吃”字样的橘色T恤、一壶红茶、一瓶茶叶成了他直播的道具。
陈灿平通过唱歌、卖萌、和网友互动等方式,粉丝每天都在增加,每场直播时长至少2个小时,销售额近30万元,有时他一天直播三次,累计直播50余场,销售额已达2000多万元。
陈灿萍并不是“孤单一人”,洪江市副市长蒋晖为千阳市雨田科技公司线下品牌店进行直播带货,吸粉20余万,销售千阳冰糖橙、金丝贡柚等农产品1万多单、7.5万公斤;永州市江永县委副书记、县长唐德荣通过“芒果扶贫云超市”直播间推介江永地方特色农产品;湖南省委宣传部联合省委网信办、省商务厅等省扶贫办共同指导支持的“芒果扶贫云超市”,为全省农民提供整套农产品销售平台服务……
全国各地官员、机构纷纷“线上代言”,线上销售让县长、地方农产品都火了起来,与此同时,各项政策红利也如约而至。
长沙县村民忙着种菜,蔬菜长势良好。 张迪 摄
“我们种双季稻50亩到300亩,每亩还能额外补贴60元,光是镇上的补贴就很高了!”长沙县开晖镇农民张曙光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该镇的种粮补贴政策“很贴心”。
为应对疫情影响,长沙县协调各级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支持早稻育苗集中培育、良种繁育、优质稻种收购、社会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
不仅长沙县,湖南各县市都及时制定了各类春季农业生产补贴政策:
益阳市赫山区提供不低于3000万元农业资金,支持种苗集中培育、种子采购等关键环节给予补助补贴;
岳阳汨罗整合早稻生产各项补助资金5000万元,对完成水稻集中育苗和早稻生产任务的乡镇给予奖励;
常德桃源县对种粮大户购置有序插秧机,在现有基础上给予补贴;对机插稻秧1000亩以上大户,还有附加补贴……
唐建初介绍,今年中央财政为湖南早稻生产额外安排资金3.6亿元,省政府共协调落实早稻生产相关资金5.6亿元,这是300万亩早稻育苗专业化集中栽培历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