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文字、语音、视频于一体的微信,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社交生活。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微信公众号的广泛普及,微信拥有7亿用户,微信圈子成为人们分享心情、活动的社交圈,媒体营销者突然发现,传统的以电视、广播、纸质媒体为基础的传播模式遭遇了增长“天花板”,而以微信朋友圈口碑传播为主的微信营销,因其拥有庞大的用户量和实时、全互动功能,正成为一种营销利器。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已经到来。微信营销,这一针对小众、精英市场的营销模式,正是这一新时代营销的先行者和代表。我们总结了今日早报公司在整合媒体营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当前企业与媒体的主要营销方式,并总结出微信营销的10条思路,供媒体人分享。
1. 支持性思维:病毒式传播,皆大欢喜
点赞营销是病毒式传播的一种,通过好友间的不断转发应援,实现快速传播和全民关注。通常的点赞思路是科技公司在制作活动微网页时,增加点赞栏目,用户参加活动时,在活动页面输入姓名、手机号等信息,点击报名参加,即可进入具体的活动页面。用户如果想赢取奖品,必须转发到朋友圈,并邀请好友帮忙,得到好友的帮助越多,中奖几率就越大。为了调动点赞者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参与点赞的好友抽奖,这样因为大奖的吸引力,通过报名者及其众多好友的关注和转发,即可达到广泛传播的目的。
今年5月,今日早报公司策划的“广厦国际登山节”微信报名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应援思维营销案例。这场以“你爬山,我送你房子”为主题的微信报名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1200人参与登山,其中应援活动产生了400人。由于登山者有机会赢得价值约200万元的豪宅,该微网页上线当天就在微信圈引发了转发、报名、应援的狂潮,当天就创造了近40万的点击量,影响力覆盖全国。数据显示,在参与应援活动的400人中,大部分人的应援数都在500人以上,最高的更是达到了1500人以上。也就是说,为了爬山,应援数最高的人动员了1500多人的微信朋友圈为其应援。
通过微信帮人思考,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掌握应聘者姓名、性别、手机号等基本数据和信息,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挖掘应聘者的朋友圈,让更多人关注甚至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种经济学上的乘数效应,让事件新闻成倍传播,让企业品牌迅速传播。
2. 抢红包心态:大众传播,立竿见影
抢红包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给用户提供一些有实际价值的红包,通过抢夺吸引社会的主动参与,引起强烈关注,找到潜在客户,实施精准营销。抢红包思维比较适合电商企业,客户收到红包后,可以在网店进行消费,这样不仅起到了品牌宣传的作用,还能带动商场的销售。
红包营销通常由商家提供一定总额,从中分散出多个不同金额的红包。想要参与的用户必须先关注并填写注册信息成为某个商家的会员,然后到活动页面领取红包并在规定时间内消费抵扣。
今年春节期间,腾讯首次在微信平台推出抢红包活动,一时热闹非凡。不过,这一次抢红包的钱都是用户自掏腰包,然后分享给好友。从此,抢红包的理念在企业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6.18”活动中,京东投入10亿元作为红包,全民共享。不同的是,京东将红包的种类分为普通红包和团购红包两种。普通红包只要刮开就能获得一定金额,最高面额为618元;而团购红包则是另一种传播方式,一个团购红包里有10-15个普通红包,用户可以将团购红包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好友关注此活动。每个打开团购红包的用户,还能获得相应金额的随机金额。 每个群红包可分享多次,直至集齐所有金额。
如今,很多商家在店庆或者节日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推出抢红包的游戏,让大家去抢。其实,虽然商家看似发红包放弃了利润,但实际上却收获了目标消费者,也有效的促进了产品的销售。所以,抢红包这个玩意儿对于电商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营销手段,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流量思维:痛点营销、快速传播
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网站如果没有流量,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于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说,流量就如同“水之于人,油之于车”。因此,抓住消费者的痛点,也是抓住营销的本质。流量思维的基本思路就是转发流量,只要用户转发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品的微网页,就能获得一定的流量。
如果你计划每天送出1万元流量,那么按照5M/2元/人计算,每天受益人数将达到5000人,转发流量的人数可能会达到1万人甚至更多。试想一下,如果有1万人转发活动微页面,平均每个转发者有300个好友,那么每天就有300万人关注活动。1万元让1万人参与活动,同时又能吸引300万人的关注。这就是流量思维的魅力和魔力。你的品牌想要快速传播,就可以用流量思维。
用流量吸引客户,是运营商常用的招数。比如广东移动从8月4日开始,只要关注“广东移动”微信公众号,即可参与微信流量红包抽奖活动,免费抽取流量,抽取的流量可兑换任意广东移动手机用户。当然,为了实现更广泛的传播,抽奖后还需要“发送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才能完成抽奖。如此一来,短短几天便会造成大规模病毒式传播。
4.游戏思维:刺激营销、蝴蝶效应
游戏思维的概念很简单,就是通过游戏的转发和传播来认识一个品牌。在微信的战略发展方向中,游戏和社交是其重点,可见游戏在移动互联网的地位。微信小游戏的特点一般都是设计新颖可爱,规则简单但不单调,短短几分钟就能吸引大量用户。
“我用X步围住了疯猫,打败了X%的人,获得了称号XXX,你能超越我吗?”——《围住疯猫》应该是2014年的经典微信游戏。这款开发时间只有一天半的微信小游戏,因为简单、好玩、智力竞赛等特点,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一经亮相,大家就被这只凶狠的白猫吸引,不断刷屏转发,短短几天,用户量就达到上亿。仔细分析,《围住疯猫》游戏用对比语言,煽动用户内心深处的对比心理,也抓住了人们玩游戏的天性和刺激性,从而取得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样的游戏中嵌入品牌广告,传播效果将是多么难以想象!今年9月,中秋节前夕,今日早报旗下今日沟电商推出了一款名为“螃蟹上月球”的游戏。只要参与者不断戳屏幕,卡通螃蟹就会沿着藤蔓不断向上爬。如果120人帮助参与者,卡通螃蟹就能成功登陆月球,随后会弹出“有铭水产”提供的免费螃蟹优惠券。一周内,超过5万人参与了游戏。这次活动是今日沟移动电商用游戏思维做电商的一次大胆尝试,为国内微电商同行寻求流量提供了思路和路径。
五、节庆思维:传递温暖、传播品牌
节日期间互致祝福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继通过书信、电话、短信等方式发送新年祝福后,今年微信祝福也逐渐流行起来。一条语音、几句话、一个视频,简单却温暖。节日思维就是借着节假日人们互致祝福的机会,在微信文字或视频中植入品牌形象,并进行适当的推广。
今年端午节前夕,浙江粽子之王五芳斋在端午节送粽子微信视频祝福中巧妙植入了自己的品牌。整个视频画面优美流畅,音乐悠扬古典,在向人们传递中国古老粽子文化的同时,也传递了五芳斋的品牌。无独有偶,杭州太海岸酒家也借用了时下流行的“这是我的菜”卡通短视频,通过精美菜品的呈现,向微信用户表达了其端午节祝福,也很好地宣传了太海岸的招牌菜,让人忍不住想尽快品尝。
同样,情人节、七夕节、春节等节日期间想促销的企业,也可以提前制作祝福短视频,在微信里向大家送上节日祝福。长假期间想吸引用户出游的旅游景点、酒店,可以在五一、国庆假期前利用祝福做微信营销,一句简单的祝福传递关怀,宣传企业品牌。
6、大奖思维:转发率高、参与度广
“重赏总能引来勇者。”自古以来,奖励和奖品都是很多人难以拒绝的诱惑。借用互联网的话来说,促销活动提供奖品就是为了勾起用户的欲望。在目前的微信营销中,送奖品甚至大奖是媒体和企业最常用的招数。资金实力雄厚的,会用房子、车子作为大奖;资金实力较弱的,往往会用年轻人最爱的通讯工具如iPad,或者门票、电影票、旅游券等作为奖品,效果不错。
今年5月,今日早报为广厦集团30周年策划的“广厦国际登山节”活动,奖品包括200万元商品房一套、80万元登山器材及相机等,点击量达1500万,报名人数达155万。今年10月,又为招商地产策划了“招商地产30年,优惠3000万元”活动,在招商地产微信活动页面注册并获得最多支持的前300名,可获得1万至3万元不等的优惠券,其中1人还有机会抽取10万元购房优惠券。在大奖的诱惑下,该活动10月初一上线微信,便受到购房者的热烈追捧。 半个月时间,注册人数超过3000人,点击人数超过6万人,这个数字比目前一些媒体热衷的房地产电商高出不少,客户圈子精准。
可以说大奖思维戳中了消费者的痛点,只要有奖品,就会有人参与转发;只要有大奖,就会有很多人参与转发。在用户的广泛参与下,企业和活动品牌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推广。当然,对于房产这样的微信活动,由于奖品是购房券,可以通过微信圈转发找到目标客户群体,通过后台数据进行精准营销。
7. 众筹思维:一点沙子可以造一座塔,一点毛皮可以做一件大衣
众筹是指以团购或预购的形式向用户募集项目资金的一种模式,相较于传统融资方式,众筹更加开放灵活,对圈层精准的把握是微信在众筹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微信运用众筹思维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B栋12层”联合创始人、杭州盈凯投资合伙人蔡华就尝试在朋友圈众筹。为了帮朋友转让餐厅,蔡华在微信平台发起“众筹”邀请:“景区梅岭路、灵隐路附近三层花园餐厅,租期六年,因朋友有其他急事,现组织众筹,每人投资(元),可终身享受免费茶水,有意加入请联系我,100人跨行业结识,一起玩。”经过48小时的传播,共募集123万元。这123位投资人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少是通过转发向朋友的朋友募集资金。
筹集资金开店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微信众筹思维更多的是用于产品销售。“低价正宗大闸蟹”等活动都运用了众筹思维。无论从发起者还是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众筹都是更高效的创业方式。对于发起者来说,募资方式更加灵活,而对于投资用户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回报。因此,微信众筹思维也是一种更好的微信营销方式,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收益大。
8.生活思考:自然、静默
生活思维就是把人们关心的日常生活知识发布在微信平台上,通过这些信息的转发起到很好的传播作用。如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网络上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的转发率相当高,比如冬病夏治、假日旅行、十大美食目的地、最美民宿等等,凡是与生活、旅行、美食、教育等相关的信息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这些信息不但适合转发,很多人也会收藏,这样就实现了信息的二次传播。所以在这些与生活相关的信息中植入产品图片、文字或者链接进行传播是一个不错的思维方式。
医疗类微信,比如方回春堂、同仁堂等,可以经常发布一些养生、医药方面的生活资讯,通过这些信息的转发来传播自己。一些旅游类微信,可以发布一些景点信息,或者吃住行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高转发率来推广自己或者相关的酒店、景点。用生活思维,传播的信息一定要是关注度高、实用性强的。在这种高关注度、强信息量的地方推广活动信息或者企业品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9.新闻思维:让品牌随着新闻飞翔
新闻思维就是通过插图的方式,将突发新闻或者关注度高的新闻进行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速度以秒计算,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的重大新闻,瞬间就能传遍地球每个角落,其在微信圈的阅读量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因此,如果在转发率如此高的新闻中插播广告,其传播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
在浙江各媒体中,今日早报率先在微信平台开设突发新闻栏目,第一时间还原报道新闻事件,并发布在互联网上,让受众能更快了解到更多详情。经过几个月的试运营,社会反响良好。未来将尝试植入品牌广告,让广告随新闻一起飞。
10.测试思维:因为流行,所以广泛传播
测试思维就是通过一些小测试来推广一些品牌,比如智商测试、情商测试、心理测试等。如今的微信圈,各种测试非常火爆,这些情商、智商测试题很吸引眼球,很容易让人点开测试。而这些测试的最后,往往会弹出“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后会自动弹出测试答案”的提示,这无疑是做了二次推广。而隐藏在这些题目开头或结尾的网站或咨询机构,也在二次传播中为自己做了推广。
结论
“未来营销不需要太多渠道,只要你的产品进入消费者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营销。”世界营销大师克莱门特·斯通对未来营销的精辟论述,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法,被当今营销人广为推崇。的确,国内移动互联网和微信的飞速发展,给了我们传统媒体营销人一个巨大的营销舞台,给了我们展示营销理念和才华的机会。微信朋友圈因为聚集了一群信任度高、相互了解的朋友,是口碑营销的最佳场所,其高关注度和高转发率给营销提供了快跑、飞翔的机会。虽然有些人不喜欢朋友圈营销,但如果运用得当,给用户带来了知识、乐趣,甚至好处,那么他们也会欣然接受。微信营销的十大思维,就是告诉你,如何做好朋友圈里的演员,用出色的演技赢得用户的青睐甚至掌声。 所以,如果做好了微信营销,再小的品牌也能在下一秒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