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意见优化支付服务,重庆取得明显阶段性进展

2024-08-06
来源:网络整理

重庆5月17日电(人民网)数字化驱动下,支付交易更加便捷,但与此同时,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占比下降,给一些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带来新的问题和瓶颈。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捷性的意见》,为解决老年人、来华外国人等群体支付痛点问题提供指导。

5月11日,人民银行召开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总结前期工作会议,提到各单位相关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交易金额、交易笔数大幅增长。在重庆,几个月来,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担保”的工作思路,指导辖内金融机构重点解决重庆老年人、外地人等群体支付难、支付瓶颈问题,推动供需双方破除壁垒、优化服务、拓展场景,力争在重庆实现“无限支付平台全通”。

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

46,200 家商户接受直接刷卡付款

在解放碑山城宝地文化创意商场,一名收银员拿着一位外国人的银行卡,熟练地拿出农行移动POS机进行支付。“没想到买小件物品也能支持外国卡,现在真是越来越方便了。”这位外国人感叹道。

连日来,重庆金融机构不断深化支付场景建设,加快境外银行卡受理设备软硬件改造,有序扩大外卡受理商户覆盖率,提升外籍人士来华支付便利化程度。

工商银行重庆分行已在全市范围内部署了近千台可受理外卡支付的POS机具,支持受理五大国际卡组织所有品牌的外币卡。同时,该行还联合合作伙伴落地“外卡内绑定”移动支付业务受理场景,让外籍人士更便捷地在工商银行POS机具上使用移动支付服务。

意大利留学生体验境外银行卡支付。图片来源: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分行

邮储银行重庆分行利用“邮汇付”境外卡受理产品,为优质商户开通境外卡收单服务,同时赋能该行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支持外国来华游客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进行支付。

浦东发展银行重庆分行向来渝的外籍人士在重庆餐饮、零售、酒店等重点商圈提供Visa、JCB等境外银行卡刷卡服务,满足其日常商务、旅游消费需求。

在不断完善升级支付设备的同时,各银行机构还持续对商户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通过全面的业务指导和实战演练,确保商户熟练掌握外卡服务设备的操作流程,提高交易效率,提升消费者体验。

连日来,交通银行重庆分行在酒店、餐厅等境外人员来华活动频繁的重点场所加强外卡受理专项培训,确保外卡支付业务顺畅合规开展,同时定期进行商户巡检,确保部署的POS机具能够正常受理外卡业务。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组织员工开展外籍人士来华支付商户宣传、培训、标识放置等工作,并配合银联业务增加外籍卡收单商户数量,提升商户业务受理能力,提高重点区域、重点场景银联业务合作商户的外籍卡受理覆盖率。

一系列举措便利了外籍人士在渝各类支付场景。据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15日,全市受理外籍银行卡的商户已超过4.62万家。

提升外币兑换便利度

重庆有7892台ATM支持外卡取款,1062家银行网点提供即时外币兑换服务

近日,来渝务工的外国友人马克在恒丰银行重庆分行营业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仅用几分钟就通过自助银行区域顺利提取现金,实现了境外卡“一步到位”取外汇。

“我们升级后的ATM覆盖了Visa、等渠道开通的境外卡查询、人民币取款功能,可实现外币与人民币的自动结算,更加安全、智能、便捷。”恒丰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行已对辖内30台ATM进行了外卡取款功能改造升级。

3月份以来,重庆各金融机构积极行动,采取多种举措,全面优化个人外汇结售汇网点布局,改进外汇兑换业务流程,加大外汇兑换服务指导力度,推动外汇服务不断优化。目前,全市已有7892台ATM机可以受理外卡提取人民币现金。

在人民银行重庆分行的指导下,中行重庆分行助力在江北国际机场设立重庆首家“境外宾客支付服务示范点”,可支持现场开通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支付等功能,还可自助办理ATM取现、外币兑换等服务,让外宾来渝享受到一站式贴心支付服务。

重庆首家“境外旅客支付服务示范点”在江北国际机场成立。中国银行重庆分行供图

建设银行重庆分行全面升级网点软硬件,对辖内3000余名相关人员开展“在华外国人个人账户服务培训”,辖内所有智能ATM、身份证识别设备、叫号机等硬件设施均能顺利办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业务。

中国光大银行重庆分行落实外籍人士来华支付便利制度,设立绿色服务通道,并张贴相关服务指南、宣传单张等,加强支付服务便利化政策的宣传落实,确保来渝外籍人士更加顺畅、便捷、放心地办理业务。

厦门银行重庆分行全面升级辖内12家网点柜面、大厅智能机具,实现自动读取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信息,同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为来华外国人提供简便的开户服务,加快业务办理流程。

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创新扩大小面额本外币现钞供给,与具有外币现钞调拨、批发资质的兑换持牌机构合作,不断丰富多币种、多面额外币现钞供给。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该行已提供等值逾1000万美元外币现钞供给服务。

考虑到来渝外籍人士分布特点,重庆三峡银行在解放碑商务区、渝北网点商务区等区域逐步分批建设涉外金融服务重点网点,设立绿色服务窗口,积极提供外币兑换、简易开户等服务。

据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统计,截至2024年5月15日,全市共有1062个银行网点、20家外币兑换机构、6家外汇经营机构网点可提供外币现钞兑换服务。

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指导各金融机构不断提高来渝外籍人士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绑定境外银行卡的成功率和效率,并通过简化身份认证流程、保障个人信息安全、提高来渝外籍人士移动支付交易限额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移动支付便捷性。

外国友人用支付宝扫码乘车。图片来源:支付宝重庆分公司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在营业厅显著位置摆放了外币兑换标识及《个人外汇常见业务办理指南》《外国人来华支付指南》,帮助外国客户将境外卡与微信、支付宝绑定,提升外国客户开户体验和支付便捷性。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强化移动支付受理能力,来渝外籍人士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联闪付、数字人民币等移动支付​​APP绑定境外银行卡后,在民生银行收单商户消费时可选择主扫或扫码方式完成支付。

发挥“现金担保”作用

超过252,000个钱包,强化服务保障

“多亏工商银行主动帮我们办了‘零钱袋’,我们再也不为没法给乘客零钱而尴尬了。”这是出租车司机陈师傅最近和同事们聊得最多的话。近日,工商银行重庆分行推出特色便民服务“零钱袋”,实现多场景快速兑换,受到市民好评。

现金是最基本的支付方式,在保障群众支付权益、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有效发挥现金支付作用,组织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小额现金供给和服务,其中“零钱钱包”行动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熟练支付_熟练支付_熟练支付

为出租车司机配备“零钱包”。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分行供图

“即来即兑”方便快捷——

农行重庆分行推出“固定规格+个性定制”两种零钱包,内含20元、10元、5元、1元等不同面值、金额的人民币现金,供客户选择,同时开通小额纸币兑换绿色通道,有效提高兑换效率。

邮储银行重庆分行在出租车行业设立36家“零钱包便民服务兑换网点”,解决出租车司机零钱兑换难题,同时推出“御见美好”零钱包,包括100元、200元、300元、500元四个面值,网上预约后即可到线下网点兑换。

广发银行重庆分行辖内各网点积极为个人和商户提供小额纸币兑换、残缺币回收等现金服务,配合开展拒收现金调查和宣传引导,小额现金保管网点小额纸币储备充足率达到100%。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与网格社区建立常态化小额纸币服务机制,用户通过“小额纸币预约直通车”可在线填写小额纸币需求,自主选择兑换网点和取款时间。

“调研走访”解商户难题——

针对部分企业(商户)硬币、纸币收藏、兑换困难的问题,厦门银行重庆分行辖内分支机构主动联系周边酒店、超市、药店、餐厅等重点现金使用商户,开展上门现金支付推广和“零钱包”兑换服务。

兴业银行重庆分行开展银企配对,提供高效现金服务,通过上门代收缴费帮助企业开展硬币清点和兑换,业务上线以来累计上门代收缴费金额达683.44万元,小额纸币兑换金额达267.1万元。

工作人员到商户发放“零钱包”。图片来源:中信银行重庆分行

营造良好的现金支付流通氛围——

恒丰银行重庆分行以网点为依托,加强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工作,成立宣传小组,深入商圈、市场、重要交通枢纽,张贴“现金支付”标识,围绕“拒收人民币现金是违法行为”主题开展宣传。

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组织走访商户、商圈宣传现金政策和服务措施,引导商户及相关单位承诺不拒收现金,改善现金使用环境。

华夏银行重庆分行落实现金服务主体责任,走访餐饮、购物等现金重点使用行业商户,开展“不拒收人民币现金”宣传活动,发放“欢迎使用现金支付”标识,为各类经营主体找零、支付提供便利。

据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统计,截至2024年5月15日,全市共发放零钱包25.2万余个,指导商户签署“不拒收人民币现金承诺书”28.8万余份,张贴“现金支付支持标牌”26.3万余张。

缩小数字鸿沟

养老改造既有创意,又有心意

“硬币钱包”并不是优化支付服务的唯一实实在在的举措,重庆在推动老年人金融服务适度化方面还有许多暖心举动。

金融机构聚焦老年人高频服务需求,从服务流程、环境设施、业务制度、教育推广等多个方面着力推动金融服务以“新”“心”贴合老年人需求,弥合“数字鸿沟”。

线上平台升级——

重庆农商银行推出“关爱版”手机银行及智能柜台、空中柜台、方言银行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专门解决老年人在使用智慧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广发银行重庆分行打造“关爱版”手机银行,推出手机银行渠道云换卡服务,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换卡业务;招商银行重庆分行首创同屏语音连线服务,支持老年人一键接入语音客服,可在当前手机屏幕上实时帮助客服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用户体验。

中信银行重庆分行打造“1+6老年客户服务体系”,开发设计了“幸福+”大字体手机银行界面,将老年人使用的主要场景模块,如总资产、账户、转账、存款、对应专属账户经理的一键电话功能等放在首页,方便老年群体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优化设施功能

针对老年人使用存折的习惯,工行重庆分行在部分存折业务量较大的网点增设了穿墙式存折ATM,满足老年客户7*24小时存折取款需求;并在全市38个区县实施存折自助设备底线部署,填补区县存折自助服务的空白。目前,该行已完成197台存折ATM改造,140个网点实现24小时存折自助服务。

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对网点智能设备进行适老化改造,在柜式可视柜台设备中配备语音接收硬件模块及远程座席,老年人可通过语音接收机与远程坐席进行一对一语音交流,远程指导办理业务。

浦发银行重庆分行在辖内26家综合网点配备护理座椅、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设备,并通过厅堂电视、海报机等电子媒体定期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提高老年人金融素养。

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在所有营业网点设立爱心窗口,开辟老年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加强对老年人业务需求的关注和指导,通过分批、错峰办理等方式,确保相对集中时段业务办理顺畅,避免因客流过多造成老年人服务缺失。

打造专属网点——

建设银行重庆分行设立首批养老金融专营网点,聚焦产品权益、适老化服务、养老投资教育、养老微生态四大领域,提供养老规划、财富管理、养老消费等全方位服务,推动老年客户无障碍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邮储银行重庆分行结合辖区实际,通过增加适老化硬件设施、提供精准直达金融服务、提供非金融专属权益等方式,打造差异化养老服务专区,探索建设养老服务特色示范网点,为百万老年人提供特色服务。

重庆三峡银行打造适合老年人服务的特色网点,依托“银色港湾”老年服务区,开展便民敬老活动,组织金融知识教育,提供更加全面、贴心、直接的服务。

重庆三峡银行在网点打造“银色港湾”。图片来源:重庆三峡银行

在完善传统网点适老服务的同时,重庆金融机构积极拓展服务边界,通过携带移动设备、依托视频验证等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针对老年人在支付服务、人民币真伪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需求,开设金融教育课堂,在社区、商圈开展各类关爱老年人、惠民活动,为老年人讲解金融知识,帮助他们在数字时代更放心地享受金融服务。

从优化外籍人士服务到提升老年人服务,重庆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的一系列贴心举措,不仅突破了金融资源配置壁垒,也正在将传统金融服务转化为更加温情、便捷、直观的体验,让山城越来越有温度。人民银行重庆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金融业将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持续深化支付服务场景建设,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体系,为老年客户、来华外籍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推动构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付环境。(胡红 李进 项诗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