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今日大城”,每日推送本地新鲜资讯
5月11日晚,大城县烙画艺人季亚萍在工作室里专心致志地炼制一幅玉竹山水画。这批作品是应江西客户订单而创作的。季亚萍说,这几年客户订单一个接一个,至今她已经创作了上千幅作品。
烙画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汉代,清代最为兴盛。烙画早期称“烧花”,用高温工具调节温度、力度、速度等制作而成,以山水、花鸟、人物、动物为主,在葫芦、棉布、宣纸、丝绸、木片、竹子等不同材质上呈现。葫芦烙画较为流行。近两年,玉珠烙画异军突起,成为烙画收藏家、玩物爱好者的“新宠”。该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南及京津冀地区,大城县是其传承发展的重要地方。季亚平是烙画尤其是玉珠山水烙画的传承人和创新者之一。
季亚萍说,竹片适合把玩,玉化后可用于烙画,烙画后也可打磨。实心竹子玉化后色泽红似玛瑙、光滑如玉,深受烙画收藏者的喜爱。但竹子的皮比葫芦硬,烙画不易上色,对技术要求较高。季亚萍热爱艺术,对艺术创作始终充满热爱与执着。2016年,她加入日西烙画团队,师从日西烙画创始人、河北省工艺美术家蔡兆南,潜心学习烙画技法。
“刚开始学烙画的时候,我痴迷其中,每天无数次重复最基本的烙画技法,枯燥无味。夜深人静的时候,正是练习的最佳时间,我不停地烙画,有时一抬头,发现天已经亮了。”季亚萍对当时学画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季亚萍的烙画作品汲取传统艺术的精髓,将绘画艺术与烙画艺术巧妙而自然地融为一体。无论是人物、动物、山水、花鸟,都栩栩如生,古朴典雅,令观者回味无穷。在山水烙画中,运用了中国画的勾勒、拓印、点画等技法,使画面层次丰富,色调凸显凹凸的肌理变化和浮雕效果,立体感强,极具观赏性。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被河北省工艺美术协会聘为烙画专业委员会理事,现从事民间传统工艺教学工作。
季亚萍的作品在微信、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展示,得到了全国各地烙画收藏者的广泛好评,纷纷下单。其中有一部分需求是个性化定制,这促使季亚萍不断钻研、创新、精进技艺。在她心中,是对品质的精益求精、对创作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不断追求。
季亚萍和她团队的玉珠烙画,已逐渐成为大城县烙画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季亚萍说,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传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她和老师们将在玉珠烙画上更多创新,研究彩雕、火雕、彩绘等多种技法的应用,将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来源:大城县新闻中心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