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平台发帖容易被收录★进来合作-收录好-公司,权重高的网站有哪些

2024-08-17
来源:网络整理

尊敬的客户,您好!我们是北京一家专注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可以提供收录效果好文章排名好的网站进行发文,发得多,各种关键词排名就多流量越多越稳定,如果您有需要欢迎您前来资讯!可以随意添加图文和视频广告,助您的企业或者项目服务实现推广效果!如需合作欢迎请加微信


下一篇文章内容预览:


全文共4311个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本报记者

社会学系2018级本科生 蒋先禹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钟星红

“完了!”萧远安心里一紧,这下,事情可就闹大了。

2019年10月17日下午6点,北大(以下简称“北大”)开发团队在扫描服务器漏洞时,不小心“踩”到了第一代开发者在代码中留下的“雷区”。团队招募公告向所有用户发送了20多次,肖远安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立刻点开树洞,标注“官方”蓝色高亮标题,并发来道歉信,尽量减少突如其来的招募公告给同学们带来的困惑。

△肖远安的道歉信

出生

2014年,学校网站还没有完全适配移动设备,师生在手机上使用这些网站时,需要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他由此受到启发,想到如果能有一款集信息查询、生活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师生应用软件就好了。于是,他编写了一款可以在手机上实现网关连接、课表查询等常用功能的应用——北大手机APP。

最初只有iOS版本,熊典分别负责前端、后端、美工设计。“一个软件或者网页,需要前后端两个部门的协作才能完成任务。通俗的讲,前端就是用户看得见的部分,比如客户端、网页界面等。后端则是用户看不见的,负责管理数据、为前端提供服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现任开发团队成员陆云龙解释道。

iOS 版本发布一年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2 级本科生陈章参与了版本的开发,版本的开发模式开始逐渐从“一人单打独斗”转向团队合作。2016 年,学校将原本非官方的应用纳入其中,并将数据迁移到计算中心的服务器中。自此,开发团队终于从“地下组织”转型为“正式团队”。

网站发帖子_发帖的网站_在什么网站发帖影响力大

兄弟点虽然已经毕业于北大,但随着成员的更替和传承,开发团队得以持续,目前移动端日均活跃用户维持在5000到6000人左右。

树洞

“我每天睡觉前都会习惯性地刷一下树洞,看看今天有没有什么新的热点或者一些有趣的故事。”今年大二的王晓红是“P大树洞”(以下简称“树洞”)的成员,或许,熊点自己也没有想到,树洞这样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平台内置的匿名社交平台,会发展成为其核心功能之一,影响力不亚于无名BBS。“树洞有情感咨询、学术交流、日常投诉、二手交易、实用信息收集……总之,你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树洞的形态。”王晓红说。

△总结校内外美食的树洞(注:“洞主”指树洞的发布者)

自纳入官方体系后,北京大学青少年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始与开发团队共同负责《蜀东》的监管工作。

因为官方性质,“树洞真的匿名吗?”一直是学生们热议的话题,不少“洞友”认为树洞只是名义上的匿名,甚至还有这样的校园传说:树洞后台有专门用于查询发帖人学号和姓名的接口,供核心开发人员和青少年研究老师使用。

“青岩的老师确实有直接删帖的权限,但没有人能直接查看发帖人的真实身份,核心开发人员也不可能通过‘特殊窗口’看到每一条帖子。‘不只是学号’。”物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林海鹏说。作为第二代开发人员,他负责树洞密钥的保管。

树洞中的信息由加密的数据库和解密用的密钥两部分组成,树洞的编号和内容可以从数据库中读取,但发帖人的学号是经过加密的,破解难度高。为了保护学生的安全和隐私,数据库和密钥严格分开保存,即便是开发人员在加入团队时也只能选择拥有其中之一。也就是说,解密过程需要多方配合,任何人不可能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获取发帖人的真实姓名信息。

只有在极少数极端情况下,开发者才会向学校提供实名信息。当负责实时监管树洞的心理中心管理员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帖子时,会第一时间联系青岩,请求发布权限。该人的实名信息会被收集,青岩会紧急联系核心开发者,发出正式请求。因此,每位核心开发者都需要24小时保持手机开机,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哪怕是凌晨两三点。

作为核心开发人员之一,林海鹏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在纽约的咖啡馆喝下午茶时(北京时间凌晨2点),突然接到了青岩的紧急电话——心理中心的主管发现有疑似学生即将自杀,并要求获取发帖者的真实身份信息:“当时我正在享用一块布朗尼蛋糕,听到这个消息后,完全没了胃口,出门也没带电脑。确认情况严重后,我赶紧跑回住处,打开电脑,联系其他开发成员,开始一起干活。”

遗产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考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2018级本科生肖远安了解到了树洞的存在,并在其中发现了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评价资料。可惜的是,当时树洞只能在手机上使用,不仅不符合他平时“用电脑代替手机”的上网习惯,选课时搜索课程评论也很不方便。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他编写了一个在浏览器上也能使用的“非官方网页版树洞”,并将其链接公开在树洞上。

发帖的网站_在什么网站发帖影响力大_网站发帖子

入学后,肖远安随队参加了百团大战,大受好评的蜀东网页版也于2019年3月被赋予学校官方域名,纳入正式系统。

△肖远安在蜀东上宣布蜀东网页版正式上线

2019年初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钟兴宏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他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不是化学,而是编程,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转学到信息学院。一次偶然的机会,钟兴宏认识了陆云龙,经陆云龙介绍,成为了开发团队的一员。“我加入的目的是为了尽早进入计算机领域,编程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肖远安、钟兴宏以及从北大团队调来的陆云龙构成了第三代开发团队的核心部分,他们分别负责网页版的前后端和iOS版的前后端。

与其他俱乐部不同,定期大规模招募新成员并不是软件开发团队扩大团队的最佳方式。陆云龙解释原因:每个人写代码的风格各异,编程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份代码或者开发成员频繁变动都会降低开发效率。“后端、前端、iOS前端、Web前端,每个部分都要有一个人。”团队目前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很难招募到专门的iOS前端开发人员。

于是,原本负责后端的钟兴洪决定兼职做iOS前端开发。2019年暑假,他自费买了一台二手iOS电脑,开始自学这门语言(注:用于应用开发的编程语言)。“每天早上8点起床写代码,经常到凌晨1点才睡觉”,钟兴洪回忆道。大三开学后,钟兴洪开始修读双学位,在一个学期28个学分的压力下,他每周只能抽出不到半天时间做相关工作。

系统开发运行不仅需要较长时间,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成本。钟兴宏8年前自费购买了该机型,其性能只能勉强满足编程的基本要求,“最新款也要1万多元。这种经费很难从学校拿到,我自己也负担不起。”

△钟兴宏平时的编程环境

前进

“很多人抱怨客户端相比iOS客户端设计粗糙,网页版比手机版好用很多,其实我们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目前的困境和用户的反馈,导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投资者最清楚,但这些问题每个都有各自的原因。

早期,用户需要提供学号和密码,服务器再用账号和密码登录学校各个网站,并将获取的信息转发到用户的手机客户端,因此在纳入官方系统后,计算中心要求团队改用短信验证登录,并将服务器对接学校官方的API(注:全称是“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是数据平台向应用程序提供数据的通道),通过统一可靠的数据接口,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

发帖的网站_网站发帖子_在什么网站发帖影响力大

这一举措确实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但也耗费了开发人员大量的时间。他们大规模重写了早期的代码,以适应学校官方的API。结果,学校提供的API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直接导致近几年部分功能变得不稳定甚至失效。“很多学生向我们反映,目前的双学位课程表无法自动导入。但我们很无奈,因为当时学校的API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课程表数据。”钟兴宏说。

△北京大学数据共享开放服务平台()

另一方面,它是五年前设计的,这几年,学校的网站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版网页设计更加适合手机端,百疆购票、体测成绩查询等都搬到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一系列“替代品”的出现,让手机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再加上网关等诸多功能在接入学校官方API后变得无效,从最初功能齐全的北大学生必备APP,逐渐“降级”成为手机里“很少用到的软件”。

但开发团队还是坚持开发维护。2018年底,他们开始把老代码全部推翻,用更现代的编程语言重写前后端。“这些代码用的编程语言已经过时了,我们很难找到熟悉这些语言的学生。”陆云龙说,“另外老代码缺乏严谨的结构,不容易看懂,推翻重写会更有效率。”

钟兴宏还透露了新版本将带来的一些变化:除了努力恢复已久的门户等功能外,他们还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完善树洞、课程表等功能,使其更加实用。稍显遗憾的是,由于百讲购票功能涉及金钱交易,且与微信公众号“北大讲堂购票”功能相同,通过百讲购买演出门票将永远成为历史。

“单纯开发完善功能、增强应用稳定性显然是不够的,否则新版本就和学校信息门户没什么区别了。”钟兴宏发现,虽然现在的信息门户也能很方便地查成绩,但很多学生还是喜欢标明各科成绩的“色球”功能,还是习惯查成绩。他希望新版本中类似“色球”这样的新奇细节能在更多功能中呈现,通过差异化功能吸引更多用户。

△钟兴宏在新版iOS客户端中测试时间表功能;成绩查询中的“双色球”功能

“我们把新版定位为校园生活的工具,不仅功能丰富,设计上也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希望新版上线后,能让人们回归燕园生活的‘必备品’,‘软件+APP’的时代到来了!”钟兴宏说。

本文作者王小红为化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