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能否与苹果 App Store 分庭抗礼?未来发展拭目以待

2024-08-21
来源:网络整理

微信小程序目前只打通了苹果App的一小部分,目前还无法撼动苹果整体iOS生态,张小龙当初对小程序的“野心”未来能否实现,有朝一日能与苹果App一较高下,还有待观察。

本文由本杂志特约撰稿人袁洁撰写

近日,苹果官方在线商店悄然上线微信小程序,引发市场热议。曾经强烈抵制小程序的苹果为何要做微信小程序?微信小程序与苹果应用到底有何恩怨?

小程序,一项连苹果都心存疑虑的创新

早在2016年1月,“微信之父”张小龙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使用公众号来打造产品,但是脱离公众号而存在的服务号并不能很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微信在研究一种新的形式,也就是现在的小程序。

2017年1月9日,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上宣布微信小程序正式推出,有意思的是,原来的名字并非“小程序”,而是“应用号”。

相比于“小程序”,“应用号”更能体现产品的定位:一是区别于微信“订阅号”,与应用相关;二是针对苹果App App(“应用号”的英文名称为App)。

张小龙当时对小程序的设想: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让苹果非常警惕。如果小程序被广泛使用,那不就只是轻量级应用了吗?这难道不是对应用进行革命的明显尝试吗?

此后,微信更名为“小程序”,低调推出,可以说腾讯从此有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这是苹果或者微软应该做的事情。

微信小程序上线仅几个月,苹果与腾讯就因公众号“打赏功能”首次公开交锋。

苹果认为,打赏功能属于“虚拟支付”,苹果手机应用中的虚拟支付必须通过应用内购买进行,苹果从中抽取30%的分成,且不能使用第三方支付;而腾讯则称,打赏功能并未为其带来任何收益,所有奖励都归内容创作者所有,打赏功能只是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

尽管各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但最终还是实力占了上风。

2017年4月19日,微信团队宣布,在与苹果公司多次沟通未果后,单方面关闭iOS版微信公众平台打赏功能,坚决表达“我不要就不会给你”的坚定态度。

双方僵持了四个多月。2017年8月29日,腾讯官方微信公众号突然宣布微信支付正式登陆App,用户可以绑定微信支付,实现免密码支付。这意味着苹果似乎做出了一些妥协。

而就在几天后的9月1日,一张腾讯核心高管与苹果CEO库克的合照被泄露,虽然会议内容并未透露,但从随后发生的事情来看,应该与微信支付和小程序有关。

2018年1月16日,微信CEO张小龙在广州微信开发者大会上表示,腾讯与苹果已就应用内打赏功能达成和解,将恢复iOS版微信的打赏功能。

不久之后,公众号打赏功能升级为“点赞作者”(保留至今),不再支持公众号打赏,微信打赏会直接进入打赏账户的微信钱包,这意味着苹果将不再收取30%的平台费。

不过,苹果尚未对小程序作出让步,不允许其向iOS用户提供微信虚拟支付功能,这些必须通过苹果内购来实现。

腾讯也配合并在2018年5月发布了《关于规范公众账号虚拟支付行为的公告》,宣布目前微信小程序暂不支持iOS上的虚拟支付服务,以换取iOS上小程序的正常使用。

腾讯与苹果的首次交锋落下帷幕。

有趣的是,就在2017年8月29日腾讯微信官方宣布正式上线App微信支付之后,苹果也同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而六年后,也就是2023年7月11日,苹果官方在线商店在微信小程序上悄然上线,用户无需使用苹果官方APP,就能在小程序上购买全系列产品。

苹果为何对小程序持谨慎态度

苹果为何对小程序心存戒心?因为应用程序是苹果的命脉和摇钱树。而小程序威胁到应用程序的垄断地位。

随着App的成功推出,苹果不再是一家生产硬件的传统手机公司,而是一家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高科技公司。iPad等硬件与App(手机中唯一的APP分发渠道)形成的闭环商业模式成为苹果巨大的护城河,也为其带来了丰厚的“苹果税”佣金收入。

苹果2022财年显示,其全年营收3943.28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务营收781.3亿美元,占比接近20%,而App贡献又占了很大一部分,成为苹果业务重要的收入来源。

而且这种如同“过路费”一样的收入,毛利率远高于硬件产品,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称之为轻松赚到的钱也不为过。

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打开了iOS生态的缺口,让开发者可以绕过应用商店和各大安卓商店,直接通过微信为用户提供服务,微信小程序显然具备对应用商店构成威胁的能力。

小程序刚推出时,不少科技媒体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小程序是在iOS系统上再造的微信操作系统。有外媒甚至用“重新发明移动应用程序(简称“app”)”、“重新改造移动应用程序(apps)”等词汇来形容小程序。

从应用开发者角度看,微信小程序可以快速构建一款应用,相比APP,开发者的开发成本大大降低,获客成本也大大降低。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微信小程序让用户无需花太多时间下载APP,就能快速获得各种服务,同时节省手机内存和流量。

因此小程序的火爆必然会影响主流智能手机厂商APP应用商店的流量,对中国安卓手机厂商和苹果App的主导地位造成挑战,这也是苹果一直对小程序心存戒心的原因。

目前,小程序已经与公众号、企业微信一起成为很多商家的标配“三件套”,成为生活服务行业的主要流量领域。

腾讯2023年半年报披露,微信小程序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惊人的11亿,2022年交易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超40%。健康活跃的商业生态吸引了大量开发者,2022年小程序开发者数量同比增长23%,使用云开发的账户数突破300万。

2022年5月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披露全球开发者数量突破3000万,大中华区开发者总数突破500万,国内小程序开发者数量已达到大中华区苹果App开发者数量的五分之三。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官方在线商店近日悄然上线微信小程序的原因,主要就是被小程序带来的巨大流量所吸引。

但客观来说,小程序目前还没有成长为很多人期待的新兴多平台操作系统,也没有对苹果iOS生态构成巨大威胁,这对于苹果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微信小游戏蓬勃发展, 平台首当其冲

前段时间,国外某知名游戏咨询公司发布了一份2021年全球收入最高的十大游戏公司榜单,腾讯与索尼分列一二,不过苹果却排在了第三,游戏收入高达153亿美元,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对于苹果这家本身并不开发游戏的公司来说,通过对iOS平台上线的游戏公司征收“苹果税”,其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

由此可见游戏平台确实是一门好生意,腾讯在2018年初上线了首款微信小游戏《跳一跳》,便迅速蹿红,吸引了不少用户参与。

微信小游戏的定位很明确,不自主研发游戏,专注于搭建游戏平台。随后几年,小游戏在微信的扶持下发展迅速,平台业务蓬勃发展。

2023年6月16日的小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微信小游戏团队表示,微信小游戏开发者规模已突破30万,总用户数突破10亿,月活跃用户达4亿,创下历史新高。

腾讯在2023年半年报中披露,微信小游戏贡献显著,产生了高毛利率和平台经济效应的分发和广告收入。

在半年业绩会上,腾讯高管透露,微信小游戏已成为中国领先的休闲游戏平台,无论在收入规模还是用户规模上,都数倍领先第二名。

我在之前的腾讯半年报分析文章中也做过估算,微信小游戏预计年营收接近百亿,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小”游戏,而是一门大生意。

这主要得益于腾讯自2020年起针对微信小游戏推出虚拟支付分成计划,收取30%-40%的平台税。

当然,腾讯其实也是顺应市场的,因为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安卓手机厂商已经结成了共进退的“硬核联盟”,共同约定要与游戏厂商五五分成。

腾讯的分成比例已经降到30%-40%,而且在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下(把钱留在自己家内),还会给一定比例的“广告钱”,所以总体的佣金比例其实更低。同时,“广告钱”或许也是小游戏广告投入相对较大的原因之一。

由于小游戏的分成比例较低、买量成本较低以及微信的用户规模较大,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绕过安卓应用商店,直接开发自家游戏的小程序版本。吉比特、三七互娱、巨人网络等大型游戏厂商也纷纷进入小游戏领域,同步发布旗下重度游戏的小游戏版本。

未来轻中度休闲游戏上线必要性将大大降低,休闲游戏应用或将被小游戏平台吞噬。小游戏平台也将成为腾讯游戏增长的另一大动力,而众多国产安卓手机厂商将失去一大块肥肉。

小程序开始收“微信”税?

近日,微信小程序发布小程序虚拟支付新规,但并未引发市场关注:自2023年8月15日起,平台将对开发者通过虚拟支付功能产生的交易收取交易流量的20%作为技术服务费。

这是否意味着,除了小游戏,腾讯还将对其他类别的小程序征收“微信税”?而且,微信小程序已经有小程序支付了,为何还要接入小程序虚拟支付?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虚拟支付是相对于实体支付而言的。比如你去餐厅吃饭或者购物,可以用小程序扫码下单付款。微信向商家收取基础手续费(按行业0%-1%),但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小程序虚拟支付是微信平台针对游戏充值、音乐、视频会员、知识付费等指定虚拟场景提供的支付收款工具,也是微信平台的“税”收工具,即微信平台会向商家收取虚拟支付交易流量的20%作为手续费。

比如,此次腾讯只对“微剧”类的小程序收取“税”,其他产品或服务均不收费,这可以看作是腾讯的一次尝试。

微剧是指那些单集时长1-10分钟、剧情紧凑、反转快的小程序“爽剧”,能迅速调动观众情绪。吸金能力惊人。据媒体报道,小程序短剧《噢!女王来上班了》24小时用户充值突破1200万元,《闪婚后,傅先生的马甲再也藏不住了》24小时充值突破2000万元。经过媒体调查,被形容为“一周拍摄,一个月上线,一部让你暴富的电影”。

也难怪腾讯会首先选择对火爆的微剧小程序进行收费,而国家广电总局近期也要求各大平台加大对微剧的审核力度。

如果此次试点成功,不排除未来小程序将逐步对其他小程序类别收取技术服务费。

微信小程序与苹果之战还将继续

在微信发布的收取20%技术服务费的通知中,细心的投资者一定会注意到只针对安卓系统。那么,为何小程序虚拟支付只对安卓手机系统开放,而对苹果iOS系统却不开放呢?

对于苹果而言,微信小程序若在苹果iOS系统中开启虚拟支付功能,就必须遵守苹果的应用内购买规则,缴纳30%的“苹果税”。而对于腾讯而言,如果允许微信小程序开发者在苹果iOS系统中开启虚拟支付功能,缴纳“苹果税”后,腾讯如何收“税”?因此,腾讯的做法是先把安卓端拿下,iOS端暂时不管。

当然,近年来,随着苹果与开发者之间的对抗愈演愈烈,苹果因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涉嫌垄断等问题多次遭到起诉。这意味着未来iOS用户和开发者将不再受到App的严格约束,“苹果税”或将有所松动。

基于上述背景,不少游戏公司采取多端互通的形式规避“苹果税”,而苹果目前的规定是: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但不能在iOS游戏中提供,也不能通过iOS版游戏向玩家推广,在iOS生态之外招募玩家则没有任何限制。

国内游戏厂商包括米哈游、网易游戏、竞技世界、贪玩游戏等多家游戏公司,均在iOS版支付宝上线具备游戏充值功能的小程序,在游戏之外为玩家提供游戏充值服务,规避“苹果税”。

腾讯通过“心悦会”APP的iOS版为腾讯运营的手游和PC游戏充值,苹果是否从这部分充值中抽成以及佣金比例尚不得而知。据预估数据,2023年7月“心悦会”在iOS上的预计流水将达到3000万元以上。

此外,腾讯近年来也在微信内推出了购买虚拟物品的道具,“微信豆”不仅可以用来支付阅读文章、直播打赏等,支付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不过由于“苹果税”,苹果、安卓手机充值的微信豆是不互通的,安卓手机每充值1元可得10个微信豆,而苹果手机每充值1元只能得7个微信豆。

因此腾讯官方向iOS用户提供通过网页浏览器链接进行等额在线充值服务。

总体来说,微信小程序只是打开了苹果App的缺口,却无法撼动苹果iOS整体生态。张小龙当初对小程序的“野心”未来能否实现,有朝一日能与苹果App一较高下,还有待观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