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持单”直播被“封禁”!
近日,抖音电商宣布,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商家经营行为,新增《“违法行为:拖欠订单”实施细则》。
规则明确规定,自8月31日起,商家在直播带货时,禁止“持单”,严重违规者将直接被扣12分,让不少“持单”的直播团队措手不及。
截至目前,已有15个账户受到扣分处罚。
那么,直播带货“憋单”已经不行了,商家该如何应对?
“拘留令”紧急停止。
这些直播间都要“酷”起来了!
“999别买,今天只要9.9!321,快点链接!什么?这么快就卖光了?没抢到的扣1,马上给老板打电话!”
“你别多说了,今天我们直播间有超值优惠,大家可别错过哦!”
“各位家属请点小红心,点满10万颗,我们就会加库存。”
…
这样的场景,在抖音直播间屡见不鲜。
有些商家为了吸引用户在直播间长时间停留互动,用一些超低价的商品或者福利品作为噱头吸引流量,但发链接的速度很慢。
在磨灭了不少粉丝的耐心之后,再推出少量产品供大家购买,让不少消费者称之为“套路”。
但未来企业将不再能够这样做。
根据抖音电商发布的《“滞纳金违规行为”实施细则》,以下四种行为被明确纳入禁止范围。
一是假平仓。
指直播间内销售的商品并非真正的清仓甩卖,而是被虚构的降价信息吸引而来;
二、产品未上架。
即直播间展示或介绍的商品,并未实际上架销售;
三是货物订单减少。
是指卖家以某个性价比高、号召力强的商品作为“推广点”,但并不将商品上架,直到当前直播间的驻留人数、互动人数、关注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才将商品上架;
第四,不要对库存/产品设置特殊的采购条件。
意思是说这个商品已经上架,但是库存为0,并且给商品设置了特殊条件,比如只能在偏远地区购买、最低购买量为多件、达到xx人才把链接送给所有人、需要达到多少个赞才能触发福利等等。
这对于很多喜欢“憋单”吸引自然流量的商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直播间受到影响,轻微的被罚款违约金、增加押金,严重则被冻结押金、永久封禁账号。
抖音电商又有新规定了。
直播电商正在经历大变革!
直播电商销售合规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今年以来,抖音电商针对直播间一些不规范行为,出台了一系列新规,严格规范商家运营。
1. 禁止直播间虚假比价
今年3月9日,抖音电商发布公告,公布《抖音电商创作者价格推广行为准则》,其中明确规定,主播不得虚构商品比价。
《规范》规定,商品制作者在推广商品前,有义务核实商品售价、比价、价格保障服务等价格宣传信息,确保明码标价,保证宣传信息真实、客观、准确,不得作出虚假或者误导性描述。
例如宣传“所有商品59+”或“10本书10元”,而实际购物车里的商品价值为26元、83.9元等,均属违规。
此外,平台仅支持商品吊牌价、官网零售价、商品标价、厂商建议零售价作为直播间或视频展示中比价的依据。
若创作者宣传的对比价(插画中的零售价)与商品的参考价(插画中划掉的价格)不一致,则视为违规。
一旦创作者进行违规价格促销,抖音电商将视其违规严重程度,采取下架违规商品、扣除信用分、暂停或永久关闭商品分享功能等措施。
2.严禁无底线抢流量!多家商家被罚
“借热浪”吸引关注,一直是各平台创作者的“痼疾”之一。
今年5月,抖音电商发布公告称,拒绝和严厉打击借热点事件炒作的行为,并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包括但不限于:
严厉打击谣言、散布虚假信息等行为,全面整治冒充官方机构、新闻媒体、特定人员等不实人格以及通过炒作热点、贩卖苦难信息等手段获取流量的行为。
截至今年6月底,平台已对此类商家的产品进行检查,处置违规产品51件,清理违规商家12家。
3、“卖惨促销量”?平台出手严惩假公益、假慈善
“扮受害者”博取网民信任?打着公益旗号当骗子?
为了阻止无良假慈善机构继续欺骗消费者,抖音今年6月发布新规,要求“慈善账号不得从事直播打赏、电商销售等盈利行为”。
规定指出,账户在平台发起募捐活动的,其主体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并须按照规定事先进行认证。
不合格的账户持有者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集资,包括通过电商销售等变相集资。
同时强调,严禁借公益博取关注、欺骗粉丝和点赞、进行不正当盈利。
例如,发布摆拍照片、“贫困苦逼”、夸大社会家庭矛盾等虚假信息,或通过发布“助农”、“助老”、“助残”、“扶贫”等内容谋取商业变现。
据悉,自2023年4月至今,抖音已删除1131个相关视频,无限期封禁3518个账号,删除其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新粉丝,并撤销其货币化权限。
合规经营已成为大势所趋。
商家下一步该做什么?
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
当电商行业告别野蛮生长,步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各平台都开始默契地完善自身的操作系统,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好产品、好服务、好内容”,以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针对直播间发生的各类乱象,各平台更是频频出台针对性政策,治理决心可见一斑。
随着行业的悄然演进,企业也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经营之道,唯有合规发展,才能走得长久。
以抖音直播间暂停“持单”为例,商家如果还想通过清库存、“持单”等违规方式来增加自然流量,显然是行不通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紧跟平台规则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升级我们的玩法。
归纳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当然,对于商家来说,首要的还是提高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在甄选好商品、排名对商品的基础上,我们不断通过合适的商品展现节奏、优质的直播内容来吸引和留住粉丝。
未来,只有回归品质、回归内容的直播间,才能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