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定义与内容解析

2024-08-26
来源:网络整理

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定义及内容

1、安全文明施工费定义

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施工安全、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购置、更新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费用。

(二)安全文明施工收费内容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施工期间为满足文明施工、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健康生活等要求而产生的费用,其内容包括:

➤ 文明施工

(1)现场围栏:现场采用封闭式围栏,围栏材料可采用异型或彩色钢板、砖块、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

(2)安全警示标志:在可能发生伤亡(或危险)事故的部位,应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3)企业标识:出入口门应有公司标识或企业标志。

(4)标志、地图:在入口处悬挂五块标志牌:项目概况、监督电话、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名单、文明施工、消防、施工现场总体规划。

(5)材料堆放:材料、工具、构件等堆放时,应悬挂标志,标明种类、名称、规格。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应单独存放。

(6)场地外观:道路畅通、排水设施及排水沟畅通、地面硬化、绿化良好。

(7)垃圾清运:施工现场应设置封闭的垃圾站,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存放。

(8)现场防火:消防器材配置合理,满足消防要求。

➤ 安全生产

购置安全警示牌、编制安全资料、设置宣传牌的费用应当涵盖“三防”、“四开”、“五边”防护费用;

起重设备、外梯安全防护及检测费;施工期安全用电费;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通道、消防设施及电气防护、安全照明设施等费用。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存在的问题

1.措施费计算方法不科学

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对于安全文明设施投入,多数地区尚未建立有效的、动态的考核机制或专业评估机构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支付和使用进行跟踪管理,影响了此项费用测算办法的科学性。

2. 缺乏对收费措施重要性的认识

建筑业行业特点决定了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只有加强现场管理,文明规范施工,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生产。一些施工单位在招标时,虽然足额核算了安全文明措施费,但资金没有专款专用,实际投入很少,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3. 收费措施监管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各方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仍时有发生,降低了安全文明收费定价管理的实施效果。

(四)措施费使用范围不明确

措施费由临时设施费、脚手架费和其他措施项目费组成,且包含的内容存在重叠,如安全网、踢脚板、安全竹篱笆、洞口边缘防护、电气防护费和脚手架措施项目费没有区分。由于措施费与临时设施费、一般施工措施费具有非竞争性的本质区别,措施费使用范围的模糊将直接影响措施费的使用、计算和监督。

如何加强安全文明施工费用的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

1. 建筑业企业

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是否根据工程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安全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招投标时,安全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是否足额作为非竞争性费用报价;施工总承包、分包中,安全保护与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的管理责任是否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文明施工措施、施工设施是否按照标准、规范落实,费用是否专款专用。

(二)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在编制招标文件、工程投标价及预算时,是否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计提(收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是否在施工合同等中单独列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项目的支付计划、费用总额、使用要求;是否按照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及时向建设单位支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三)工程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制定的文明施工措施、安全防护、临时设施实施方案及其费用的使用是否经过审核、签字确认;是否对施工单位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是否收取任何费用等。

(四)中介机构

咨询公司编制的工程投标价格、招标文件是否列明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清单,是否将安全文明施工费用作为非竞争性费用单独列示,收费标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