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往往的人
相遇太短暂,来不及等茶凉
如果你住在北方
骑士将陪你度过这个游戏
走在大街上,人们很少会带钱包,购物、出行,只要掏出手机就可以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让很多人的生活变得十分便捷。
然而,很多人可能不记得,这样的场景,早在十多年前就由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中国移动——策划过。
2010年,时任中国移动董事长的王建宙说:“一个人出门不带任何东西,只带一部手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未来3G、LTE的使用,会加速它的实现。”
当时人们认为,手机、钱包、钥匙将成为人们出门必带的三样东西,而钱包和钥匙也会逐渐被手机取代。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钱包率先被智能手机取代。可惜,最先提出这一设想的中国移动,却不是赢家。
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全球消费与融合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全球66%的受访者愿意使用移动钱包服务,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4%。不过,在中国市场,支付宝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约为20%,中国移动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切的分水岭发生在2011-2012年。2011年10月,支付宝宣布推出二维码支付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二维码支付将业务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甚至在中国打造一个线下的虚拟市场。此时,已经在移动支付市场有所动作的中国移动正忙于内部整顿,王建宙也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最关键的发展关口退休。
根据易观国际《2013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总交易规模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率达800.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如手机钱包客户端、应用内支付、二维码支付等发展迅速,代表着未来移动支付发展的主要方向,而现有的短信支付方式占比则逐渐下降。中国移动错过了移动支付市场的黄金发展期,自此逐渐退出了主流舞台。
与中国移动不同,中国电信在获得移动业务牌照之后,迅速将重点放在了移动支付业务上,但后来易付支付发展得十分迅猛,成为电信运营商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重要代表。而中国银联成立时,易付支付是唯一股东,这也打消了电信运营商做不了支付的传言。
相比手机用户数量极其稀少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拥有8亿多实名用户,并在2011年至2014年智能手机发展初期占据应用领先地位,完全有能力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做大事,但却一事无成。
当然,中国移动在移动支付领域还是有决心的,也一直在努力。2016年,中国移动与银联在上海签署了《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就采用NFC-SWP技术标准达成共识,随后又推出了“和善付”。
例如,据媒体报道,2017年11月11日,中国移动合宝支付总交易金额突破70亿元,移动客户端UV突破50万,PV突破100万,双双创下新高,页面浏览量较平日增长16%,打破以往客户端纪录。据了解,合宝支付在11月11日推出“合聚宝双11预期年化收益11.11%”、“11.11元抢2000元以上黄金珠宝手表”等优惠活动,十余秒内全部售罄。说实话,这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5G物联网时代,随着更多人工智能应用、移动支付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电信运营商在NFC方面有着天然优势。如果具备拼死一搏的勇气和灵活变通的智慧,中国移动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不过,我们习惯了早起晚追,这一次我们能赶上好时候吗?
关于作者:马继华,公众号:北方骑士(),2008年度搜狐优秀博主;2009年度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人物;2010年度LBS最具影响力博主;2010年度通信行业十大博主;2010年度通信网络十大人物;2013年互联网百强自媒体;2015年腾讯科技最具影响力自媒体;2015年通信圈自媒体大神;百度百家首页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