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支付架构解析:支付骨架的组成与运作流程

2024-08-29
来源:网络整理

上一篇:开源内网高并发编程手册.pdf

前言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中国互联网支付总架构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想带大家来了解下一个从点到点,从端到端,从始到终的支付链路,最近三只松鼠的坚果不是挺火的嘛,那六六就以从京东买三只松鼠为例,带大家从整个宏观的角度来看看中国的互联网支付!

我们先来看一下京东支付的架构

事实上,在这几秒钟的时间里,整个支付链条经历了千险万险、险山险峻。

支付架构分析

我们先看上面的架构图,一个服务平台的支付架构一般是由图中相关的系统组成:面向用户的收银机、记录业务的订单系统、促成交易的交易系统、处理支付指令的支付系统、传输支付指令的支付通道子系统。

此外,支付成功后,还有另外一条清结算的线路:支付成功后,交易会将数据提交到清算中心,完成数据清算计算,再提交到会计系统完成记账;然后通知会计核心,完成内部账务记录;最后通知资金平台,将本次交易的款项结算给商户……

这样,一个服务平台的付费框架就建立起来了!

其实有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是这么做的,比如国内的京东支付,海外的微信支付等等。

支付系统架构

支付系统的主要职责是处理业务系统发起的所有交易请求,包括收银机、交易系统、支付核心等模块。根据各模块功能职责的不同,支付系统可以分为业务层和支付层两部分。

收银柜台

收银台是用户日常支付前选择渠道的页面,是支付平台提供的基础功能之一,主要职责是协助商户平台完成支付交易,为用户提供一致的交易体验。一般会根据不同的终端类型定制标准化收银台并对外调用,以保证各个终端的体验一致,并根据各个终端的具体需求和场景展示不同的支付方式。

收银员的业务场景(边界)一般分为支付和充值两部分:

支付系统架构_支付系统架构_架构支付系统有哪些

交易核心

交易系统本身是处理支付系统外业务逻辑的外围系统。由于支付核心系统本身不面向业务,且业务逻辑多变复杂,为了兼顾稳定性和为业务方提供灵活支持,需要为业务方建设一套交易系统来处理支付系统外的交易逻辑。交易系统在处理完业务方各类交易类型后,将业务信息转化为支付系统可以识别的支付订单并导入。

以保底交易为例,当C端用户在天猫购买商品时,商家付款成功后发货,用户确认收货后,平台将款项结算给商家。这里设计了“保底交易付款”和“确认收货”两个环节,分别对应支付体系内的支付和结算步骤:

用户支付成功后,相应交易的支付成功状态;

用户确认收到商品后,交易的成功状态。

从支付和收款的便捷性可以看出,担保收单交易是支付系统基础支付能力的打包产品,用于支持外部业务。

会员制度

会员系统是完整支付平台中最重要的基础模块之一,负责管理支付系统内的交易实体。会员系统保存了客户在支付系统中开户的实体信息,为客户建立了统一的以会员ID标识的会员基本信息及关系信息(会员与账户、会员与操作员、会员与银行卡)视图。

一般在支付体系中会员分为个人会员和企业会员(企业会员默认拥有商家权限),以电商平台为例,C端用户为个人会员,B端商家为企业会员:

支付核心

支付系统的职责是通过支付核心与后端结算、会计、记账系统的统一协同,使前端支付产品更加专注于产品本身的逻辑,减少对清算、对账、储值等后端服务的考虑和操作;同时通过标准化的支付指令定义,统一前端支付产品的支付请求接口,提供适用于各类产品的基础支付服务。

付款核心边界:

会计核心

会计的核心职能是根据前端业务系统的要求设计匹配的账户类型,管理各类账户,记录账户资金变动情况等,同时按照公司内部会计准则提供反映账户间交易资金变动情况的会计数据;并负责将自身记录的账户流量与支付渠道的结算资金、结算流量进行对账,并处理对账结果中出现的交易错误。

清算核心

清算核心负责维护客户参与交易时的清算结算规则,并按照配置的规则完成交易资金的清算结算操作。

结束

可见,如果要做第三方支付,可能要建大大小小几十个系统,所以,支付不简单!

结尾-

最后关注公众号互联网架构师并在后台回复:2T即可获得我整理的Java系列面试题及答案,非常全面。

正文结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