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时代来临,支付宝微信二维码呈攻城略地之势

2024-08-30
来源:网络整理

【中国智能制造网市场分析】在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和场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移动支付行业各方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2017年加大了对支付场景的争夺。移动支付场景的竞争愈发激烈,无论是在便利店、超市、餐厅、商场等诸多场合,以支付宝、微信为主的二维码支付方式依然在不断涌现。

移动支付之争持续,场景化体系建设将成趋势

快捷支付、余额宝、微信红包、扫码支付、敬业福、积分……回首过去五年,支付宝和微信这两款维持国内移动互联网高位的产品,共同贡献了许多普通人耳熟能详的精彩大戏,显然,移动支付的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62.47亿笔、金额54.558万亿元。其中,网上支付业务117.77亿笔、金额47.3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0%、金额同比下降0.14%;电话支付业务3959.63万笔、金额2.20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6.61%和25.02%;移动支付交易笔数、金额39.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51%和33.84%。

以Pay为代表的云快捷支付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初就备受期待。支付时只需在POS机附近按压指纹即可完成,无需唤醒手机屏幕,省去了传统二维码支付中唤醒手机、打开应用、查找支付码或扫描二维码等步骤。但在实际体验中,虽然全国有超过1000万台POS终端支持“云快捷支付”,但很多快捷支付仍需要输入密码、签名等步骤,影响了使用的便捷性。

营销方面,支付宝联手口碑推出大规模促销活动,吸引100万商户参与,消费者可享受随机即时折扣或全场5折优惠;微信支付也投入1亿元启动星火计划,鼓励服务商拓展市场,普通消费者也有即时支付折扣、激励奖金等福利。

移动支付场景建设方案_场景化支付_移动支付场景

在微信支付诞生之前,支付宝一直是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创新者。“快捷支付”这个名字,是支付宝在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刻下的非常浓重的印记。此后五年移动支付的发展,全都建立在这一发明之上。

另一方面,微信并非只专注于线下支付之战。作为今年以来国内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产品,微信小程序正悄然为微信带来突破支付宝电商支付优势的可能。自1月份上线以来,微信小程序经历了第二季度的低迷,终于在“无现金日”活动推动下,在第三季度迎来了快速增长。

如果放眼整个支付行业,微信的精妙之处其实就在于策略性地避开了电商支付应用的正面战场,在当时还未成型的关系链支付应用中开创了新风貌。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张利军表示,支付宝和微信具有很强的本地营销能力。从商业模式来看,互联网支付公司可以先花钱获取用户,再发展其他业务,而银联和商业银行很难在一个回报不明显的业务上投入太多资源。

摩拜与OFO在共享单车领域的竞争,正是因为阿里与腾讯以高频消费、大规模用户市场为切入点,打通了用户行为、消费等各个数据轨迹,进而在支付上实现产品闭环的逻辑。

相较于以往的银联支付渠道模式,支付宝和微信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技术与金融产业的发展、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优化、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零售生活服务的智能化。支付只是将用户日常需求与后端数据的聚合轻松对接的入口之一。因此,移动支付时代下半场的巨大变化不仅限于支付领域,而是整个产业的联动,未来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商业设施都将纳入移动支付的场景建设体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