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功能开通,哪些新药纳入?报销细则如何?国家医保局详细解答

2024-09-01
来源:网络整理

“医保目录上的药品哪里能买到?”“报销有调整吗?”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上线目录查询、药品供应机构查询功能半年多后,一些参保人员仍然不知道2023年版国家医保目录将新增哪些药品、具体报销规则等。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日给出了详细解答。

目录药品总数达3088个

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是什么?

答:为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使用管理,国家制定了医保药品目录。参保人员在符合医保药品目录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相关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

国家医保局建立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医保药品目录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将符合临床需要、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等基本条件的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

经过六轮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共增加744个药品,其中谈判增加446个,覆盖了目录内全部31个治疗领域。谈判准入的药品中,肿瘤类药品100个,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等慢性病类药品93个。谈判纳入目录的药品大多为近年来上市的新药,临床价值高,大量新机制、新靶点药物被纳入目录。2017年之前,医保目录中没有肿瘤靶向药物,2023版目录已经有74个肿瘤靶向药物,很多治疗领域实现了不同代靶向药物的多元化选择。同时,六年共剔除395个疗效不确定、易滥用、临床淘汰或即将退市的药品。目前,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已达3088个,其中西药1698个,中成药1390个,中药材892个。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信息可通过多渠道查询

问:医保药品的具体信息在哪里可以找到?如果患者先在三级医院就诊,开具了需要长期服用的国家医保协议药品,治疗一个疗程后想去社区医院拿处方,但不知道社区医院有没有,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信息?

完善意思微信支付信息怎么填_完善意思微信支付信息是什么_微信支付完善信息什么意思

答: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信息可通过国家医保局官网、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查询。例如使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查询,首先进入公众号,点击“微服务”,找到“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进入查询页面。输入具体药品名称点击搜索,即可查询该药品是否在目录中、所属药品类别、具体报销类别等详细信息。您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药品类别”或“医保报销类别”进行筛选。

至于哪些医疗机构配备了国家医保协议药品,大家可以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微服务”中的“协议期内全国医保协议药品配备机构查询”、国家医保局官网国家医保服务平台的“全国医保协议药品配备机构查询”中获取,也可以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的“全国医保协议药品配备机构名单查询”模块中查询。

滋补、保健、预防等类别不能报销

问:看病、购药缴费凭证上的“自费一”、“自费二”是什么意思?

答:收据上,有的药品只有“自费一号”,有的药品同时有“自费一号”和“自费二号”,区别在于药品功效类别不同: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只有“自费一号”的药品为甲类药品,同时有“自费一号”和“自费二号”的药品为乙类药品。

医保药品目录中,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品”是指临床治疗所必需的、应用广泛、疗效确切,在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参保人员使用此类药品时,可以全部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乙类药品”是指临床治疗可选用,疗效确切,在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于“甲类药品”的药品,参保人员使用此类药品时,需自付一定比例的钱,剩余部分纳入报销范围,按规定比例报销。

2023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3088个药品中,甲类西药395个,甲类中成药246个,其余为乙类药品。协议期内谈判药品按照乙类支付。

滋补、保健、预防等类别药品不属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需自费购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