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可怕的骗局
除了欺骗本身的巧妙之外
也正是它出现的时间
它会让你不假思索地跳进去
...
包裹已签收但未收到
正当我准备询问的时候,电话就打进来了。
小罗今年28岁,在浙江海宁打工3年。
7月24日,她在网上购买了一条皮带。第二天,也就是7月25日,她的手机显示包裹已签收。但当她去收发室取货时,却被告知包裹尚未到达。
于是她打电话给商店的客服,客服告诉她必须打电话给 Best 询问。
可就在肖罗准备打电话给快递公司询问的时候,又有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对方自称是物流售后服务
填写信息即可申请三倍赔偿
“我是快递售后,很遗憾的告诉你,您的包裹已经丢失,我们核实过了,您觉得我们应该赔偿您三倍还是退还原件给您?”
小罗选择了三比一的赔偿,随后按照对方的要求添加了售后服务微信。
随后对方给我发了支付宝理赔协议链接,但这次显示的理赔金额是电话里说的两倍,而不是三倍。
肖洛也没管是两倍还是三倍,立刻点了进去,界面提示需要实名认证,于是肖洛就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
最后一步填写验证码
她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对劲
可就在肖洛填写完相关信息,进入最后一步填写验证码的时候,她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
“对方为什么要我的验证码?我把验证码发过来,那我支付宝账户里的钱就被对方拿走了吧?”肖洛心想。
见小罗迟迟不提交申请,“售后”便多次打电话催促其提交,小罗开始拖延,称自己要上班,晚上再办,然而对方还是不停地通过微信给小罗发信息。
当她再次登录支付宝时,她震惊了
账户上近7万元没了!
这时,肖罗再次登录支付宝,发现100元余额没了!
肖洛吓坏了,她判断对方肯定是骗子,于是就屏蔽了对方,可很快又有一个陌生号码打进来,肖洛直接挂断电话,并立即拨打了社区警察的电话。
丢失的钱被转移到“小钱包”
对方还不断打电话骚扰
当时,朱国忠警官正在派出所执勤,接到电话后,他对小罗说道:“别着急,你马上来我们派出所!”
下午3点50分左右,小罗赶到派出所,民警了解情况后,判定这是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迅速启动止损机制。
“太可恶了,我到派出所,他们还不停的给我打电话,太猖獗了!”肖洛说道。
警方通过查看付款记录发现,小罗的钱被转移到了账户下的一个“小钱包”里并藏匿在那里,而且这些钱还未被犯罪分子转出!
随后,民警让小罗重置了支付宝密码,并将小钱包里的人民币转入余额,钱回来了!
27日上午,小罗的快递也到了。
虽然骗子的阴谋最后没有得逞
但他的犯罪方式,依然让人感到恐怖。
如果我没有多想
很有可能7万元被骗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小罗在填写一系列个人信息的时候,犯罪分子已经通过后台获取了小罗的部分支付宝个人信息,虽然他没有提交,但是他利用获取的密码登录了小罗的支付宝,开通了“小钱包”功能,将钱转入“小钱包”后藏匿起来。
由于犯罪分子还未获得小罗的支付宝支付密码和验证码,钱款无法转走,因此犯罪分子只能不断给小罗打电话、发短信,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诈骗行动。
如果肖罗没有意识到这个骗局的话,他的钱就真的被偷了!
诈骗者为何在这个“适当”的时间打电话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的“八个始终”和“六个始终”:
八总是
要小心了,无论你收到什么信息,只要涉及到以下“八个总是”,就是虚假信息骗局!
1.自称公安、检察、司法机关人员,要求汇款的;
2. 任何要求您将钱转入“安全账户”的人;
3.任何中奖或领取补贴的通知都要求您先付款;
4.所有接到事故通知的家属必须先汇款;
5、通过电话询问个人银行卡信息的;
6. 任何要求您开立网上银行账户以供检查的人;
7、凡自称是领导(老板)要求汇款的;
8.任何要求您注册银行卡信息的陌生网站(链接)。
六制服
警方提醒:在这个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用手机的世界,请您记住并告诉您的朋友和家人以下六个“无时无刻”:
1、接听电话时,如遇到陌生人,一提到银行卡话题,应立即挂断;
2、一谈到中奖,就应该挂断电话;
3.如电话转接到派出所或法院,应挂断电话;
4.删除所有要求我点击链接的短信;
5.不要点击任何陌生人在微信上发送的链接;
6. 任何提到“安全账户”的说法都是骗局!
任何个人信息请求
一定要多加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