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大代表议案:扫码支付推动无现金社会,便捷性远超信用卡

2024-09-0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者按】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无现金社会的建议,而二维码支付无疑是目前最流行的移动支付方式,也是推动无现金社会的积极举措。与信用卡不同,二维码支付不需要持卡人,只需一部手机,比信用卡更加便捷。围绕着小小的二维码,消费者、商家、服务商、第三方支付公司默契地形成了资金流通的闭环,各自唱响着自己的经营理念。

本文转载自好奇心日报,作者朱若淼、龚方懿,原标题为《移动支付已流行,每次扫码支付都收获新业务》,由亿欧编辑整理,供业内人士参考。

“现在用二维码收钱很方便,你只要扫一扫,钱就直接到你手里,不用找零。”在北京南部的一个社区水果摊前,店主正在向路人介绍摊位上印有二维码的塑料牌子。

如今,移动支付在中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大到星级酒店、连锁餐饮店,小到路边小吃店、煎饼摊,随处可见二维码、扫码支付的身影。

现在就连来收包裹的快递员都会问“你是用微信还是支付宝付?”

信用卡在中国少数地方使用已有20多年,但移动支付仅用两年时间就成为几乎与现金一样流行的支付方式。

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通过红包活动关联了2亿张银行卡,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已经成为线下支付的标杆,而不仅仅是腾讯和阿里巴巴的业务。

它们的受欢迎程度与柜台上等待您扫描的硬塑料二维码,或店员用来扫描您手机的支付机密不可分。

微信和支付宝可以让人们将银行卡与手机关联起来,但正是这些机器让移动支付成为了日常生活。

这些设备大多来自多啦A梦、千方百计、客来乐、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基本同时支持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很多还可以接收京东、QQ钱包、百度糯米的钱。

参与者可以分享交易费,但不能太多

无论消费者使用微信还是支付宝支付,商家都需要为这种便利支付一定的费用。

微信和支付宝均已向商户开放了各自的专用支付二维码,收费分别为0.6%和0.55%,但与服务商提供的费率相比,其收费仍然过高,且无法支持一码多付,因此商户更倾向于选择服务商提供的服务。

大部分服务商只向商户收取0.38%的手续费,也有少数向商户收取0.6%,也就是说,用户每支付1000元,商户要支付3.8元,服务商收到钱后,需要向支付宝支付0.2%,剩下的0.18%归自己所有。

与信用卡支付相比,此费率可使商家支付更少的手续费。

此外,支付宝和微信的0.2%手续费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支付宝要求所有服务商一个月的日均交易量必须达到1000单以上,而每天1000单已经不是一个很低的数字了,如果做不到,服务商就要向支付宝缴纳当月收入的0.3%,也就是每10万元要缴纳80元。

服务提供商之间也时常出现低价竞争。

北京建外SOHO楼下一家紫菜包子店的老板说,他用这个二维码收款有半年多了,换过一次二维码。最开始用支付宝的口碑,因为当时在打折,口碑不收手续费,后来口碑也开始收钱了,现在用考拉商圈提供的支付二维码,因为没有手续费。

“0.18%的佣金率其实是一笔不小的钱,但前提是你是唯一收这笔钱的人。现在大家都这么做,都想抢占市场份额。”这是朵拉宝CEO常大伟在谈及佣金收入情况时说的话。

同时他们也不认为微信和支付宝能靠支付赚钱。常大伟告诉记者,微信推广移动支付的目标不是赚那么多钱,微信做这个可能赚不了多少钱,甚至会亏钱。

微信和支付宝的钱也是哆啦宝和千房的收入来源。

去年4月,微信推出星火计划补贴服务商,共投入1亿元营销资金补贴合作服务商,每家服务商每月最高可获得50万元奖励。此外,微信支付团队还为服务商提供物资、技术支持。支付宝也在去年8月推出类似的激励计划,计划3年内投入10亿元现金,鼓励服务商为自己吸引更多店铺客户。

2016年也是他们获得补贴最多的一年。

去年双十二是支付宝最大的线下补贴大促,除了在餐厅、商超等常规场景打出双十二广告,支付宝还在游乐园、停车场、加油站、景区等场所推出当日随机立减优惠。

事实上,用户每次使用手机支付获得的5毛钱或1元优惠,都来自于微信、支付宝的补贴。

除了支付补贴外,微信和支付宝本身只能获得很小一部分佣金,如果用余额支付,可以拿到0.2%,但如果用户绑定信用卡进行快捷支付,支付宝和微信还需要和发卡银行分成。

本来有一条赚钱的路,现在被央行给堵住了。

如果这些服务商只是按照微信和支付宝留下的费率收费,肯定赚不了多少钱,但其实还有一条灰色的增收途径。

消费者在支付宝或微信上扫描二维码后,资金通常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到达商户的银行卡。因此,许多提供支付服务的公司会自行垫付资金,让商户更快拿到钱。他们向商户收取高于0.38%的手续费,并从中赚取差价。

这种行为被归类为“二次清算”,消费者的钱不是直接从支付宝或微信转到商户的银行卡上,而是先到服务商自己的账户上,再到商户的账户上。这样做的危险在于,如果垫付钱的公司卷款跑路,商户就会亏损。

此前,有大量企业采用传统的信用卡支付和现在的二维码支付开展业务。

但央行在年初发布《关于清理整顿非法“聚合支付”服务的通知》,要求这些作为外包收单机构的服务商不得直接参与商户账户资金的清结算,违反者将面临吊销支付许可证或者许可证到期不再续期的处罚。

一些公司已经被央行处以重罚,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去年7月,通联支付和银联商务合计被罚4800多万元。

服务商靠手续费赚不到多少钱,都在给店铺提供增值服务。

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你可能会时不时地发现,一些你并没有主动关注的账号被添加到了你的微信列表中,它们可能是餐厅的,可能是奶茶店的,也可能是微信或支付宝的服务商。

此外,每次扫码支付后,一些服务商如哆啦宝、乐惠等公众号都会弹窗告诉你花了多少钱,以显示你的存在。

扫码支付后自动关注公众号,其实是大部分服务商给各类店铺提供的服务,这也是各类服务商都在说的给店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的一部分。

“千方浩锦最终做的还是O2O,但相比于O2O为商家做流量生成器,我们更多想做的是通过给店铺提供这些企业服务,帮助他们留住回头客。”千方浩锦CEO李英浩这样解释目前为店铺提供增值服务的思路。

为了吸引顾客付费,他们现在专注于帮助商店带来顾客,增加收入。

三方支付平台有哪些_做三方支付违法吗_第三方支付怎么赚钱

为了帮助商店留住消费者,他们提供会员服务

例如,千房的服务为商户赋予专属扫码功能,用户扫码支付即可自动成为商户会员,将消费者与商户直接对接的渠道进行销售。

千方还推出了一款特色积分卡,类似奶茶店发的积分卡,集满十个章即可兑换一杯奶茶,消费达到一定次数后还能享受一定折扣。

此外,千方、多啦宝等服务商也提供储值卡服务,门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发行此类储值卡,这类储值卡在一些理发店、足浴店、美容院等比较常见。

可以帮助这些店铺积累存款,在销售的时候,朵拉宝的销售人员也会重点推荐这项服务,会直接推荐你花200元来试用一个月的会员卡服务,并反复强调这项服务能给店铺带来存款,增加店铺的收入。

这些服务的本质,是将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二维码建立的联系转售给商家。

为店铺提供便捷的内部管理工具

除了满足支付的便捷性,服务商还强调其易于管理的对账系统,让客户在一个APP中就能解决对账问题。门店员工只需要下载对应服务商的APP,登录其账号,就能看到门店的现金流,收款时还能收到付款信息。

这样,门店用户就不用在不同的支付工具之间来回奔波查看自己的收入状况,所有的收入状况和消费者到访频率都可以在App上直接查看。

这也是我们从小店学到的,他们认为这是最实用的服务功能。

让商店投放营销广告

这个服务是比较愿意讲的,它基于现有的消费者数据,为店铺提供广告推荐服务。

这些广告会以贴片广告的形式出现在支付页的底部,这些数据主要来自于消费者通过哆啦宝二维码扫描支付后产生的数据,包括消费金额、最常光顾的门店、最常消费的地点等。

这种服务其实就是服务商想利用消费者的行为数据来向商家换取收益。

他们还希望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不过这个服务目前并不是服务商主导的,哆啦宝和客来乐都说是做消费金融,但他们说的金融服务其实是跟一些金融机构合作,给平台上的门店客户推荐金融产品。

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比如拉卡拉,拥有相关牌照,可以销售金融产品或发放贷款赚取利息,其他公司只能宣传他人生产的金融产品。

让小企业支付服务费用并不容易。

一家在望京SOHO开业一年多的餐厅老板去年购买了千方好金提供的企业服务包,该服务包括给门店公众账户添加关注、积分、会员押金、发红包等一系列服务。

这项服务原本的价格是每年2499元,但老板称去年年底看到有9折促销,所以就以不到250元的价格买到了这项服务。

但服务费到期后他是否会续约还很难说。

在我们采访的商圈10家商户中,除了服务商提供的二维码,大部分商户几乎没有使用过其他增值服务。谈及这个二维码,建外SOHO楼下一家炸鸡店的店长饶有兴致地告诉我们,这种支付方式对他们来说有多方便,但当被问及是否会使用其会员服务时,他拿出手机查看了一下,说:“有这么一个功能,可以看到谁来得最频繁,但我们用不上,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会员体系。”

为了吸引客户,服务商还在尝试各种服务方式。千方浩锦提供帮助店铺运营公众号的服务,但店铺未必会买账。望京SOHO的这家咖啡店开业两年了,这家咖啡店的老板现在看重的是千方浩锦提供的扫码关注自己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但当千方浩锦的推广员介绍公众号运营服务时,对方并未回应。

当谈到增值服务时,服务商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投入的成本越来越大。

采访哆啦宝和客来乐时,其公司前台摆放的面试单上显示的是这几天的面试名单,大部分都是技术岗位。而根据极客公园去年发布的《2016中国程序员职业薪酬报告》,北京地区程序员的平均月薪达到了1.2万元。

服务提供商在这个市场上赚钱变得越来越困难。

现在美团和银联也加入抢占业务的行列

很快,除了微信和支付宝之外,商店中还会出现新的支付服务。

客来乐CEO王炜对好奇心日报表示,美团也准备大规模推广这个二维码支付,他担心美团入局会直接影响自己与餐饮商户的生意,因为这些商户大部分都是美团用户。

美团点评是餐饮行业重要的门户网站,美团和点评日活跃用户数合计3500万,2015年,点评还推出了一款名为闪付的移动支付产品,但这项业务并未起步。

去年9月,美团还收购了中国银联的合作伙伴钱袋宝,获得了互联网支付、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牌照,相比这些服务商资质齐全,面临的政策风险也较小。

而且,美团推广二​​维码支付,并不单单是为了赚取手续费收入。

它现在投资的项目实际上和服务商想要提供的增值服务存在直接竞争。

美团云是美团2013年推出的互联网服务,目前主推餐饮云、酒店云等服务,为这些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美团目前的投资大多是为商家提供服务的创业公司,比如餐饮收银系统灿星鉴。

美团已获得小额贷款许可证,可以向小企业提供贷款并收取利息。

这些都是服务商想要做的,但美团在各个方面都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

另一个曾经反应迟钝但影响力巨大的竞争对手——中国银联,也即将加入二维码业务。

过去银联主推信用卡,在支付宝、微信流行后,也曾大力推广云闪付、 Pay等NFC非接支付工具,力图夺回移动支付市场,但这些都需要特定手机硬件支持,并未普及。

现在银联也要搞二维码了,银行也开始跟银联合作,信用卡业务比较活跃的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数字支付服务。

根据以往经验,银联二维码支付很快会出现在各个可以使用信用卡的地方,银行参与进来,不需要像微信、支付宝那样与信用卡发卡机构分享利息,而是会收取更多的手续费。

但无论竞争结果如何,移动支付是一定会存在下去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