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等价交换”成为过去 海尔金控支付牌照易主
本报记者 李冰
近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商品城”)发布公告称,拟收购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尔金控”)持有的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海尔网络”)100%股权。记者注意到,海尔网络最为重要的资产就是快捷通支付,这也意味着,本次收购完成后,中国小商品城将拥有一张支付牌照。
“一张支付牌照的价值,不仅仅限于支付业务本身,更是构建互联网商业生态的重要基础设施。”零一研究院院长余百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海尔金控而言,云闪付在其生态圈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4.493亿元收购100%股权
公告显示,小商品城拟与海尔金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其持有的海尔网络100%股权,约定收购价格为4.493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海尔网络将成为小商品城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小商品城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数据显示,海尔网络2020年合并营业收入为8990.35万元,净亏损为1420.54万元。
公告称,海尔网络旗下仅有快捷通一家子公司,主要通过快捷通开展互联网支付业务。这也意味着小商品城将通过海尔网络正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记者发现,快捷通于2013年7月成功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经营资质以互联网支付为主,2018年7月成功续期,目前其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3年7月5日。
余百成认为,对于海尔金控来说,出售海尔网络可以产生更大的现金流,同时还可以砍掉亏损业务,有利于其未来集中精力于自身的优势业务。
易易小商品城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获得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的资质,可为易易小商品城平台打通支付渠道,降低支付成本,提升客户交易体验。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志认为,小商品城正朝着构建数字化贸易服务体系的方向迈进,作为构建线上体系的重要载体,支付牌照对小商品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对很多想发展线上业务的企业来说,支付牌照是一项战略资源,线上支付可以打通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
但需要指出的是,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变更主要出资人,应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方可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本次主要出资人变更是否能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尚存在不确定性,若本次主要出资人变更未能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则本次交易可能被取消。
支付许可证交易价格下降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行业角度来看,拟定的4.493亿元交易价格相对合理。
事实上,从近年来公布的多起支付牌照出售案例可以看出,支付牌照交易价格呈下降趋势,就连最热门的互联网支付业务资格交易价格也大幅缩水,此前30亿元的最高出价已不复当年,预付卡和固话支付业务资格也成为昨日黄花。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分析师王鹏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早年支付宝、微信支付“火爆”的时候,支付牌照交易市场普遍态度是“等价交换”,30多亿元的交易价格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而如今类似业务资质的交易价格可能仅在5亿元左右。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了近年来较为典型的支付牌照交易案例,从中可一窥支付牌照交易“江湖”的冰山一角。具体而言,2016年,海联金汇以30.39亿元收购联动优势91.56%股权,牌照经营资格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和银行卡收单业务;2016年,美团以13.5亿元收购钱袋宝100%股权,业务资格包括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2017年,国美电器以7.2亿元收购银盈通,业务资格包括互联网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2017年,滴滴出行以3亿元收购易久福100%股权,业务资格仅包括互联网支付业务; 2018年,盒子科技收购了拼多多,2020年,拼多多以2.36亿元收购了上海飞付通26.82%的股权,业务资质包括互联网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等。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支付许可证的交易价格普遍低于2015年、2016年。王鹏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支付许可证交易市场在逐步回归理性,只有有交易场景的时候,支付许可证才会更有需求。
余百成指出,支付牌照的交易价格近几年确实呈现“缩水”趋势,但支付业务对于生态互联网巨头来说非常重要,基于支付的高频度、金融属性,支付牌照本身的商业价值、数据价值、用户价值还是很高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